程建民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不僅要關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還要關注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即——課堂高效。但是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還存在著教師不能準確定位、學生學習無目的性、忽視以課本為"本"、缺少引導性思維、課堂教學模式固定化等諸多問題,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升。本文主要以調查分析為主要手段,分析了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諸多問題,提出明確教師"高效課堂"教學定位、突出"高效課堂"教學重點、強化主體意識提高課堂參與、設計精妙的高效提問、創新"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等完善途徑,為相關問題的解決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提升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28-01
引言:當前,初中語文教育面臨十分尷尬的境地,一方面,以素質教育為代表的綜合性教育在全國上下風風火火地推進,但另一方面初中語文教育也面對著巨大的升學壓力,不得不圍繞著中考的指揮棒,不斷調整課堂組織,以適應中考升學的需要。如何在保障課堂教學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拓寬初中語文的教學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與能力成為眾多語文專家與學者共同研究的課題。雖然研究方式不同,在某些問題的看法上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形成一個共識:必須不斷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高效水平。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理由展開研究。
1.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概念
什么是"高效課堂"?在本人看來"高效課堂"是相對于"低效"、"無效"課堂而言,主要是指學生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達到的學習效果最大化。其衡量標準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量的方面,它是指語文教師與其學生在教學課堂中,達到發費時間與精力的最小化,又能使教學與學習內容最大化;另外,還包括質的方面,指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真正理解課堂所教,并真正掌握、靈活應用相關知識。"高效課堂"有兩個高效主體:教師與學生;"高效課堂"有兩個高效過程:高效教學過程及高效學習過程。
2.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情況抽樣調查
當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主要采取抽樣調查分析法,以本人所教晉江市**中學的初二(2)班和初二(3)班為抽樣調查對象,進行分析。
2.1調查對象。本人所教的初二(2)班:男生23人,女生29人 ;初二(3)班:男生31人,女生 21人 。
圖1 所教晉江市**中學的初二(2)班和初二(3)班男女生比例構成圖
2.2調查方法。采用《晉江市**中學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相關問題調查問卷》對本人所教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取得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歸納分析出晉江市**中學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存在的突出問題,追溯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并探究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為晉江市**中學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提供理論和實踐上的支持。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4份,收回104份,有效問卷98份。
3.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問題調查分析
根據調查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當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3.1教師不能準確定位。在問卷調查中,我們設置了一個問題:"你是否每節課都清楚地知道老師即將開始教學的主要內容與相關重點",根據問卷分析,還有23%左右的同學對教師的教學內容與重點不是十分明確,由此可以得出,即使已經有多年的教學經驗,本人在教學中的教學定位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其存在原因分析:首先,還不能完全樹立學生是初中語文課堂主體的意識,過分注重教師的傳授;其次是教師在課堂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滿堂灌"教學模式;再次,教師的知識構成與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通過這次問卷調查,本人深刻意識到自己身上還存在的問題,并正逐步采取措施有效解決相關問題。
3.2學生學習無目的性。"高效課堂"必須是學習目的十分確定的課堂組織形式,它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十分明確課堂教學的內容與重點。在課堂前,進行充分的預習并提出自己對課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其中不理解的部分留待課堂中通過教師教學或者課后提問的方式加以解決。但是通過該問卷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在有效的98份問卷中,有34份問卷調查顯示學生不能準確把握學習內容與重點。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在"高效課堂"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以提高其學習效率。如在《愚公移山》的教學中,重點是要讓學生體會愚公的意志與品質,在《孔乙己》的教學中,重點是要讓學生體會封建體制的毒害作用等。
3.3忽視以課本為"本"。"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強調以課本為本。在此次的問卷調查中設置了一個有針對性的問題:"你在課后自己去通讀課本的次數是?",有14%的同學選擇0次,23%選擇1次,26%的人選擇2次,19%的人選擇3次,11%的人選擇4次,7%的同學選擇5次以上,說明學生"以本為本"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因為,我們的語文教科書是通過科學的篩選、比較、論證得來的,其可讀性要大于其他教材或讀物。具體如下圖所示:
圖2所教學生自主通讀課本比例構成圖
4.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提升的具體途徑
針對以上具體問題,應當有針對性地提出措施,促進初中語文課堂的高效化,具體如下:
4.1明確教師"高效課堂"教學定位。首先,必須準確定位教師在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中的定位,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定位,著重對其進行重點引導,更多地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比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課堂組織的高效化。一是學生自讀課文,讓其自己對文章有個大概的認識;二是重點標注,對于一些自己認為的重點與難點應該做上記號;三是引導學生談論交流;最后是教師進行有技巧地點播。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并大大提高學習效果。
4.2突出"高效課堂"教學重點。既要注重課本的學習,又要有所側重。學習不能一刀切,眉毛胡子一把抓,既要能夠在整體上對課本有個重要的了解,又要明確文章的重點與難點,做到有的放矢。比如說,在記述文的閱讀時,要明確敘述的時間、地點、人物與事件,在具體事件中要清楚事件的具體原因、發展及其結果。議論文要突出論點、論據及具體論證過程等,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與學習的效率。
4.3創新"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教有所法,但無定法,在教學中一定要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激發學生不同的學習熱情,例如小說的學習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詩歌的學習可以通過朗誦的方式進行、議論文可以通過答辯會等形式進行。一定要避免教學模式固定化、陳舊化,每天以一種新的面貌面對學生,學生也一定會以不同的面貌回饋教師。教師"喚起"的是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的是學生的學習熱情。
綜上,本文結合了自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在調查分析語文課堂高效教學現狀及其原因的基礎上,有針對地提出了初中語文課堂高效教學策略的具體措施,為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當然,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些問題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深入探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