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水彬
[摘 要]作為高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也是教師進行語文教學的綜合表現。所以,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必須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將自主性學習有機合理地融入高中寫作教學中,對學生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有著積極的正面影響。
[關鍵詞]自主性學習 高中語文 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330011
現如今,不管在高考語文中所占的分數比例,還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寫作都在高中語文中占據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利用正確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顯得尤其突出。采用自主性學習的方式進行寫作教學,不僅符合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和要求,也是符合素質教育改革和教學觀念轉變的重要教學方法體現。
一、自主性學習的定義
自主性學習,是指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在完全自主的狀態下進行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的自我掌握的一種學習方式。一般而言,學生在進行自主性學習的過程中會表現在三個方面:
(1)學生可以提前接觸課堂學習中所涉及的知識,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這些內容進行計劃。
(2)學生通過對自己的個人學習安排,可以實現有計劃的學習時間和順序設定,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獨立處理知識,并掌握科學安排時間的方法。
(3)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知識體系的重新編排和構建,并能夠從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
二、自主性學習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價值
通過自主性學習,教師可以充分確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有助于學生激發思維,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讓學生提升語文綜合素質,對于落實當前新課改的基本理念也有著推動的作用。
針對學科性質而言,高中語文寫作的過程是學生展示自我特點、抒發自我情感、表達觀點態度的過程,具有較強的主觀特征。通過自主性學習,學生可以在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培養自身性格,提高寫作興趣,在輕松和愉悅的情緒中完成寫作,從而改變傳統寫作過程中無話可說、千篇一律的狀況。
三、自主性學習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傳統高中寫作教學質量較低,最集中的體現就在于學生缺乏參與的積極性,從而無法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開展自主性學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轉這個現狀。而具體的措施,筆者認為應當主要關注以下三點。
1.課內外閱讀相結合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行,高中語文教師不能單純依靠課內的教材教學滿足學生對于寫作學習和素材積累的要求。因此,教師必須結合教材內容和寫作教學的要求,通過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增加學生閱讀和文學素養的積累,從而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增加寫作素材,掌握寫作手法和技巧,進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舉例而言,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在課外進行經典的文學著作或綜合性報紙雜志閱讀,諸如《圍城》《麥田的守望者》《白鹿原》等名著,以及《青年文摘》《讀者》《演講與口才》等雜志。教師還可以將這些期刊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和學生進行探討,讓學生在對文章的自主探究之中積累素材,形成屬于自己的思想。
2.培養學生日常寫作習慣
寫作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方式不同,需要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積累和大量的訓練達到能力的提高,而絕非幾篇課堂練習和幾場考試作文就能實現。針對這一點,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日常寫作習慣,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多種形式的自主性寫作來完成日常的訓練和積累。
舉例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日記、隨筆、讀書心得甚至博客和朋友圈等方式寫出自己的故事和思想,并以此來表達心情,記錄生活。教師不需要限制寫作的內容、字數和文體,讓學生在這種無拘無束的感情抒發和自我揮灑中實現真正獨立自主的寫作,并由此激發對于寫作的興趣和熱情,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寫作的歡樂和喜悅,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提高寫作水平。
3.注重寫作自主評價
一般而言,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學習小組的方式,充分實現學生的寫作自主評價。傳統的作文批改模式,大多是教師在作文中給學生寫上一些無關痛癢的評語和批改分數便草草了事。這不僅無益于通過評價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讓師生之間缺乏情感交流,長此以往,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寫作欲望。
通過小組合作評價,學生可以在培養主動探究和交流溝通能力的同時,掌握批改作文的主動權,在互評互改的過程中實現寫作方法和經驗的交流與積累。通過這種方法,學生既實現了自主學習,也獲得了能力的提高,并且對于他們的寫作興趣激發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大大調動他們的寫作熱情和動力。
總之,運用自主性學習進行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也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自主性學習是高中階段符合與實現新課標理念和素質教育要求的科學且合理的寫作教學方法。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