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嘉琪++袁毅
摘 要2016年陜西省高考取消了自主命題,英語科目增加了聽力考試。為了幫助我省考生更好地適應高中聽力的學習,本文將結合我省英語教學條件的硬實力和軟實力,簡要地分析我省在英語聽力教學上的不足及原因,并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法。
【關鍵詞】英語“全國卷”;高中英語;英語聽力教學
高考,一般指高等教育入學考試。高考是考生選擇大學和進入大學的資格標準,也是國家教育考試之一。近年來,高考的形式和內容一直發生著變化。那么,陜西省今年的英語高考具體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考生和老師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又該如何調整學習計劃呢?
1 高考英語取消自主命題,增加聽力考試,參加全國統考。
自2006年起,陜西省高考英語開始實行自主命題,并先后經歷了“大綱卷”、“新課標卷”兩個階段。而從2016年開始,陜西省高考不再實行自主命題,開始使用教育部統一命制的試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全國卷”。這給陜西省的英語高考帶來了很大的變化。
“全國卷”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英語科目含有聽力測試,且聽力測試成績要記入高考外語總分。通過對近三年高考英語聽力試題的分析可以看出,普通高考英語聽力測試題的命題原則和題型設計相對比較穩定;選材通常為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對話,一般不會超過大綱規定的日常交際用語的范疇。要求考生根據所聽到的內容,在規定的時間內從三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回答試卷上的問題。
從2005年開始,陜西省高考已經取消了英語聽力。這次恢復停考了10年的聽力考試,無疑是對考生、老師和管理部門提出的相當大的挑戰。為了確保恢復聽力考試的平穩順利進行,省教育廳對各市、縣提出要求,要求加強對轄區內普通高中的外語教學管理,盡快部署普通高中學校組織外語教學活動,培養和提高高中學生外語聽說讀寫能力。
2 為什么現在的英語教學開始慢慢重視聽力教育?
在這次的高考改革中不難發現,英語學習正趨于實用化。為什么這兩年開始重視英語聽力教育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1)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以及“地球村”的出現,使全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同時加大了國人與外國人接觸的機會。聽力作為交際技能的基礎,需要得到足夠的重視。
(2)語言是用來交流的,而聽力則是將有聲語言轉變為意義并接受信息的過程。聽說是人類交際活動中最基本、最活躍的一種形式, “聽”是為了更好的“說”,聽力水平提高了,口語水平才有可能提高。缺乏聽的能力,學生就不能全面學習語言,因此也會減緩學習過程。在“聽、說、讀、寫”中,聽力是排在第一位的,由此可見它的重要性。
(3)在國內的高校中,無論學習什么專業,都會進行大學英語和英語聽力的學習。雖然很多大學生抱著“及格萬歲”的想法,但是高中三年不接觸英語聽力,上了大學再不多加練習,最終連及格線都達不到。因此,我們對高中英語聽力的重視,可以為大學以至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礎,在需要使用的時候不會太措手不及。
3 現在我省的聽力教學中主要存在哪些問題,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又有哪些?
3.1 社會原因
在高考這根指揮棒下,學校更注重的是語法和寫作的教學。高中的英語學習主要是為了應付高考,而不是為了使用。這樣就導致了“聾子英語”、“啞巴英語”、“高分低能”等等情況的出現。學生學英語,卻不會用英語的情況也普遍存在。進十年來,我省的英語高考不對聽力技能進行測試,因此沒有引起老師和學生的足夠重視。
3.2 教師主導作用的缺失
近十年來,我省的高考英語不包含聽力部分,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對于學生聽力學習的引導就會有所缺失。在我國,最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灌輸為主,老師灌輸,學生輸入。很多老師認為聽力課是一門不必過多研究教學法的課程,甚至不需要備課,只需要在上課的時候放幾遍錄音,再念一下答案,便萬事大吉。老師放什么材料學生就聽什么材料,忽視對主動思維的培養。學生靠著外界的逼促來學習,久而久之,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就逐漸被泯滅了。
3.3 學生自身問題較多
3.3.1 語音語調不標準
標準的語音語調是學好英語的基礎條件。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最初階段,由于自身原因或老師的原因沒有模仿標準的語音和語調,為今后的聽力學習設下了許多的障礙;
3.3.2 語言知識不充分
詞匯量是學習一門語言的基礎,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詞匯量的大小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聽力水平。詞匯量大的同學,聽力水平自然較高,而詞匯量小的同學,在對聽力材料的理解上就有了很大的難度,亦或是會誤解原文的含義,聽力效果大打折扣;
3.3.3 對習語以及文化背景知識的儲備不足
有了標準的語音語調、大量的詞匯之后,還需要對外國的文化有所了解。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對于文化知識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這一方面的知識,同樣會對聽力效果產生影響;
3.3.4 思維方式無法轉變
很多學生在聽英語的時候依舊保持著母語的思維方式,從接收到轉換的過程很長,不能在腦海中形成情景,因此會影響對全文的理解。
3.4 缺乏聽說的語言環境
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也不是我們的第二語言,因此學生每天接觸英語的時間基本上只有課堂時間。然而因為班級較大,實踐機會少,學生可以聽英語以及說英語的機會少之又少。
3.5 教材偏難,教學過程單一。
陜西省高中階段英語聽力采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而人教版的教材在難度上比冀教版的要大,因此對于我省的考生而言可能難度過大。在平時的課堂上,老師進行聽力練習的方式僅僅是播放錄音、訂正答案這樣簡單的幾個步驟,時間久了學生就會覺得枯燥,因此上課會經常思想不集中。
3.6 聽力技能與其它技能脫節
一般來說,40分鐘的課堂只能滿足聽力練習及答案訂正這兩個環節,訂正結束后一節課基本上也就結束了,不會再對其它的技能————如通過朗讀培養語感等技能進行練習。
4 針對這些問題,可以提出哪些解決方法?
4.1 激發學生對于英語聽力學習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英語學習有了興趣,那么不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督促,學生也會自己認真學。那么怎么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穿插有趣的活動,例如使用角色扮演、播放英文歌曲等活動來激發學生對于英語聽力學習的興趣。英文歌曲不宜選擇難度較大的,應該選擇學生能聽得懂但又有一定難度的材料,太難的話學生容易失去信心,太簡單的話學生又容易失去興趣;
(2) 老師在課堂上應該適當的給學生講一些西方的文化、習語等。例如"狗(dog)"一詞在中西方文化中就有不同的含義。中國成語中有“狗仗人勢”、“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等帶有貶義的成語或習語,而在西方文化中則有"Love me, live my dog(愛屋及烏)"等等。從生活中尋找學生比較熟悉的事物當做材料,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習興趣。
4.2 對學生的詞匯量提出要求
對于學生而言,應該夯實語言基礎,擴大自己的詞匯量。一直以來,單詞都在英語學習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不管是聽力水平、口語水平、閱讀水平還是寫作水平想要提高,都離不開大的詞匯量。老師應該在課堂上定期抽查學生的單詞記憶狀況,這樣才能為聽力做好準備。
4.3 老師應該做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選用不同的聽力教材。
學校統一購買的聽力教材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學生,因此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層次選用不同的教材。這就需要家長的配合。老師可以將學生的聽力水平分為不同的等級,指導家長下載適合每一個學生聽力水平的聽力材料,并讓學生在課后定期進行聽力練習。例如在一些英語學習軟件中,有針對各個年級聽力課本的材料和字幕,也有適合高中水平的如VOA慢速、新概念二冊的材料,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分層布置作業。同時也應該注意,在材料的選擇上應多種多樣,否則學生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學習聽力的渠道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而不應該是單一枯燥的。
5 結語
英語聽力在當今社會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技能,它會為今后的生活以及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但同樣,它也是一項需要持之以恒才可以訓練好的技能,這就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老師發揮主導作用,學生發揮主體作用,達到聽力教學的最好效果。
參考文獻
[1]魯子問.英語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2).
[2]任慶梅,程曉堂.英語聽力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08).
[3]王艷.英語聽力教學與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10).
[4]淺談英語聽力的創新教學[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27(07):267-269.
作者簡介
1.郝嘉琪(1996-),山東省德州市人。在校本科生,就讀于陜西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2.袁毅(1975-),女,陜西省咸陽市人。現為陜西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
作者單位
陜西理工大學 陜西省漢中市 7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