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步青 (博羅縣博羅中學 516100)
新媒體視覺文化時代的初中美術教育研究
蔡步青 (博羅縣博羅中學 516100)
新媒體的發展帶動了視覺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初中美術教育不能脫離時代和生活,因此在新媒體視覺文化背景下,初中美術教育應更加重視對學生視覺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本文首先探討了新媒體視覺文化對初中美術教育的新要求,而后從多個方面提出了新媒體視覺文化時代下的初中美術教育策略,以期促進初中美術教育發展,促進學生發展與社會發展同步。
新媒體;視覺文化;初中美術;教育
視覺文化時代的到來和傳播媒介的不斷發展息息相關,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的發展讓大眾文化正在形成一種視覺文化。視覺文化時代的迅速發展源于新媒體的發展,而基于新媒體的視覺文化時代的到來也對初中美術教育有一定的影響。在初中美術教育中,應考慮到時代的特殊性,與時俱進,提高學生的視覺能力、讀圖能力,促進學生發展與社會發展同步。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讓視覺文化更加普遍和廣泛,每個人都面對社會信息的變化,必須形成一定的視覺能力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初中美術教育主要是培養初中生在圖形、色彩、結構等方面感知和應用的能力,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因此初中美術教育是義務教育階段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新媒體視覺文化時代的到來給初中美術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美術教育必須在這樣的語境下來完善教學。
(一)視覺感知能力
基于新媒體的發展,視覺文化時代便有了新媒體的特點。比如視覺文化是依托互聯網,呈現于計算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上的,而這些設備和人們的關系十分密切。很多人也已經形成了對這些設備的依賴,許多信息都需要通過互聯網來獲取,并且為了獲取更多的信息,人們必須具備相應的視覺感知能力。在初中美術教育中,除了進行傳統的繪畫教育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視覺感知能力,讓學生對視覺圖像有更敏銳、更直觀、更深入的理解。這種視覺感知能力的培養對初中生來說需要循序漸進,可以先從對傳統的美術作品的視覺感知開始,教會學生對圖像做出一定的判斷和審美,而后再結合一些新媒體時代的圖像,展開與生活接軌的視覺感知教育。
(二)視覺表達能力
視覺表達能力一方面是在看到圖像之后的表達能力,一方面是利用圖像來進行自我表達的能力。在新媒體的影響下,視覺文化時代更加重視人們的自我圖像創作,出現了很多新穎的圖形圖像設計。結合初中美術教育來看,應加強對學生創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了解美術也可以作為一種語言來傳達信息、表達情感。因此初中教學中應拓展美術教育的理念,將讓美術教育更加符合視覺文化時代的要求,在教學中,完全可以加入一些新媒體的元素,讓學生更早學會利用新媒體手段來進行美術創作。
新媒體視覺文化時代對初中美術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初中美術教育應重視新媒體視覺文化時代的影響,要在現有教學的基礎上加以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一)結合新要求,拓展初中美術教學內容
初中美術教育是在既定教育大綱的基礎上,結合現有教材實施教學。在初中美術教學中,以人教版美術教材為例,實際上已經加入了一些視覺文化的教學內容,比如視覺傳達設計作品的欣賞教學,還加入了很多關于欣賞、評述、觀察方面的教學內容,這些內容和視覺文化時代的要求趨于一致。但是基于新媒體發展而生的視覺文化時代更多的作品是具有新媒體屬性的,呈現在新媒體設備上的。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還需要進一步結合新媒體的發展現狀,結合教學大綱,來設置一些新的教學內容。比如在學習“形象直觀的表現與交流語言”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新媒體時代下的一些網絡宣傳海報作為案例,讓學生觀察不同類型的海報是如何直觀地進行內容宣傳的,從而提升學生的視覺感知能力。
(二)探索新技術,形成美術和計算機課程的融合
傳統的美術課程需要利用傳統的美術學習材料進行教學。但是基于新媒體所形成的視覺文化時代背景下,初中美術教育中也應該開設一些具有新時期視覺文化特色的課程內容,同時將初中的計算機課程和美術課程形成一定的融合,形成電腦美術課程分支,豐富學生的美術認知。比如在初中計算機課程中,會學到一些簡單的PPT、Flash、電腦繪圖的方法,學習一些類似的簡單軟件,但是想要做出優秀的作品,不僅需要對軟件有所了解,還需要一定的美術設計思維。因此這兩類課程結合在一起恰恰是適應新媒體視覺文化發展的新趨勢。例如在學習初中美術中的設計與應用類的課程時,有做賀卡這一任務,傳統的美術課中會讓學生制作紙質賀卡,在融合了新媒體視覺文化時代的要求后,可以讓學生嘗試制作電子賀卡,突出對學生視覺表達能力的培養。而且在教學中,要進一步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讓教學的形式和內容更加豐富。
(三)拓展新資源,豐富與新媒體相關的美術教學實踐
當前,在新媒體發展的影響下,視覺文化時代不僅包含靜態視覺文化,也包含動態的視覺文化,比如新媒體廣告、動畫、交互藝術等。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還應重視對教學資源的拓展,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實踐,促進學生的美術學習和時代發展接軌。在新媒體的環境下,教師應打破傳統的美術教育的邊界,為學生尋找一些新的視覺形式感強的教學資源,這些資源帶有很強的時代性,代表著視覺文化發展的新趨勢,學生學習這些美術相關的內容可以形成更為健全的“現代視覺文化心態”。比如在講解“美術可以表現主觀情感”的“造型與表現”相關的課程時,可以將教學資源拓展到新媒體中所見到的一些視覺藝術作品上,如涂鴉字、動畫角色設計、攝影作品、影視空間塑造、時裝設計、產品包裝等,這些不同的作品都可以豐富中學生的視覺感受。
(四)開展新活動,形成校園視覺文化作品交流
在新媒體影響下,校園文化的建設也應該與時俱進,構建與新媒體視覺文化發展相一致的文化氛圍。在校園活動開展方面,學校與美術教師應積極轉變思路,形成一些新的活動方式和活動內容,拓展學生對美術的認識和理解,增強視覺感知和表達能力。例如,學??梢蚤_展一些校園畫展、攝影展、DV錄像展、創意設計展等,讓學生可以多進行一些作品創作,利用多種形式來發揮自己的視覺表達能力。與此同時,這些新型的活動,還可以鏈接到新媒體的發展中,利用校園新媒體平臺進行推廣,進一步引導中學生認識新媒體視覺文化時代的內涵。
[1]姜兆元.視覺文化時代背景下美術教育的新選擇[J].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15(4).
[2]楊冰瑩.視覺文化時代的美術教育與藝術研究——由第九屆全國藝術院校美術學報年會引發的思考[J].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11(4).
[3]胡庚申,唐串.芻議視覺文化背景下美術教育觀念的轉變[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