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
(新疆藝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9)
《歌劇舞劇音樂劇鑒賞》課程創新型教學方法探析
李 婷
(新疆藝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9)
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歌劇舞劇音樂劇鑒賞》課程需要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這種新變化,本文從互動式、情境式體驗式、“三創”式,以及藝術媒介教育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對創新型教學方法做出了探索。
互動式;情境式體驗式;“三創”式;藝術媒介教育
在高校美育的教學過程中,《歌劇舞劇音樂劇鑒賞》課程并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藝術鑒賞的綜合審美能力。學生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教師對教學方法的不斷探索與研究。
《歌劇舞劇音樂劇鑒賞》課程,能豐富學生的綜合藝術知識,尤其是對音樂戲劇和舞蹈戲劇的認識能力,對藝術美的感知能力、欣賞能力、鑒賞能力及創造和表現能力,培養學生崇高的審美理想、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從而能夠按照美的規律來美化自身,提高學生的整體藝術素質,拓展藝術視野,更好的認識藝術和學習藝術。
互動式教學法不僅僅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以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而是轉變角色,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想象能力的教學方法。互動式教學法對于構建和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很重要的作用,師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對知識的運用都達到一個很好的提升。例如,采用“反轉課堂”的方式。在音樂劇《貓》的教學中就充分運用了這一方法。首先,在課前給學生們布置和分配教學任務,每個人挑選一只自己喜歡的“貓”,在課堂上講述和表演每只貓的故事、每只貓的性格特點和喜怒哀樂,在學生上講臺表演完之后,再組織學生們進行分小組討論與評比,并對評比出的表現較為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的興趣被積極的調動起來,例如演唱主題曲《MEMORY》、惟妙惟肖的模仿表演等,學生們有的跟著演唱,有的鼓掌、發表感想,參與度和共鳴效果得到了提升。這時,教師可再加入一些關于《貓》的背景知識的講解,啟發學生們進行更深一步的思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互動式教學法的教學過程里,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投入充足的感情來參與其中,可進一步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產生情感升華和共鳴,進而對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情境式教學法是指教師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氛圍和場景,使學生能夠更深一步了解教學內容,進一步感受和體驗歌劇舞劇音樂劇的美,培養審美意識。情境式教學法也是促進師生間深入溝通的重要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脫離于教材,利用現代化互聯網的教學工具充分展示教學內容。首先,熟練運用各種多媒體技術,包括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音像、動畫作品等。例如在對舞劇《紅色娘子軍》的教學中,除了對舞劇本體的藝術欣賞部分,還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與時代背景,故事主線,人物角色內涵以及時代創作背景下的審美規律等,使學生除了學到與舞劇本身有關的知識外,還能夠增長人文知識,感染課堂氣氛,更能夠深切體會到舞劇作品所表達的感情。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創造性思維來豐富情境式教學法。在當今互聯網+與大數據的時代,如何更好的運用這些新技術,大膽創新,勇于探索是我們面臨的新問題。轉變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方式,真正的培養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是我們不斷努力的目標。
“三創”教學法即創作、創新、創業教學法。在教改的新要求中,藝術鑒賞類課程的內容已不僅僅局限于教學大綱里的規定,更多是與“新”俱進,以激發學生的三創能力為教學目的。例如在對音樂劇《雪狼湖》的教學中,可給學生們介紹目前國內音樂劇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存在問題以及對策,引導學生從學習型到創作型的轉變,發現音樂劇在市場營銷及藝術推廣中的規律,鼓勵大學生的創業創業意識,幫助學生成立工作室、公司,嘗試自己制作和營銷好的藝術作品,目前,這一創新創業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些學生已經有了創新創業的意識,提高了三創的積極性,同時也促進了學以致用,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三創教育的實質是實踐教育。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手機、自媒體等為代表的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信息傳播的重要途徑。藝術教育如何能夠更好的與新媒體、互聯網結合是我們面臨的新問題。隨之而來,也為《歌劇舞劇音樂劇鑒賞》課程帶來了新的思考角度。媒介教育運用在《歌劇舞劇音樂劇鑒賞》的教學中,包括三個階段:1、準備階段。例如在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教學中,要求學生熟悉各種類型的媒介語言,并會做出簡單分析,包括印刷媒介、唱片、樂譜等傳統媒介語言。2、甄選階段。甄選階段是指以初級階段為基礎,根據不同的媒介需求來選擇與作品相對應的媒介語言,并在此過程中學會運用、發現異同。3、實用階段。實用階段體現在實踐運用與全面能力的提升,立足舞劇發展的大背景下,探討如何制作舞劇、面向市場。
總而言之,對《歌劇舞劇音樂劇鑒賞》課程創新型教學方法的探索任重而道遠。構建一個動態的、充滿活力的和諧創新課堂,作為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不斷努力與勤奮探索,時刻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李婷(1986-),江蘇徐州人,新疆藝術學院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