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鑫
(江蘇省演藝集團歌劇團,江蘇 南京 210000)
淺談聲樂作品的二度創作
趙 鑫
(江蘇省演藝集團歌劇團,江蘇 南京 210000)
聲樂作品的二度創作是聯結一度創作和三度創作的橋梁,通過對聲樂作品的詞曲進行領會和把握,將經由自我加工和詮釋的作品展現給觀眾,實現藝術創作從曲譜到呈現的完整過程。二度創作是聲樂作品呈現的精髓所在,全方位的展現了創作者的藝術功底和人生閱歷,是聲樂作品藝術成果的最直觀展現形式,也是聲樂作品的觀眾進行主觀評價的首要依據。聲樂作品的二度創作,要實現對一度創作者理念和思想的保持,同時又要兼顧聽眾之需求。
聲樂作品;二度創作;藝術表現
聲樂作品的完整呈現路徑基本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聲樂作品的詞曲作者根據現實情節或是虛擬靈感,經由自我的加工和處理,進行曲譜上的創作,我們稱之為“一度創作”;聲樂作品創作的第二個階段,是歌者根據詞曲作者的曲譜,領會詞曲家的創作內涵,把握其基本的意境,結合自身的閱歷和體驗,用自己的表現形式將靜止的曲譜進行生動的展現,我們稱之為“二度創作”;第三階段則是觀眾層面,聽眾將歌者呈現出的作品進行自我加工,形成對于聲樂作品的欣賞。
二度創作是實現詞曲作者和聽眾感情互動的橋梁,也是展現歌者個人功底的主要環節,是聲樂作品創作和呈現過程中的核心部分。由此而言,歌者如何實現更好的二度創作,賦予聽眾以感同身受的聲樂體驗,便尤為重要。
對于聲樂作品理解是歌者進行后續加工和展現的首要前提,也是關乎二度創作質量的重要因素,只有對作品的時代背景、創作內涵和情感投入有準確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實現對于聲樂作品最合理的展現。
對于作品的理解體現在多個方面,其一在于對于詞曲家其本人的理解,詞曲家的不同性格特征直接影響了一度創作過程中的詞曲風格,充分了解詞曲家的性格特征和一度創作過程中的具體過程,將會對演唱家理解詞曲內涵大有裨益,比如充分把握光未然先生身患痛病卻依然投身革命運動的堅韌和頑強,定會對《黃河大合唱》所體現的斗志和情懷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其二在于對作品時代背景的理解,每一個具體的聲樂作品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鑲嵌和融入進特定時代背景的成果,也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比如《長城謠》等抗日戰爭時期的作品賦予了保家衛國、救亡圖存的時代情感,《春天的故事》等改革開放初期的作品充滿著煥發新生、斗志昂揚的時代特色等等,任何單一的作品都具有特定的時代內涵和時代所賦予的價值觀念。
其三在于歌者對作品特定故事情節和隱藏情節的理解,聲樂藝術的耐人品味之處在于其情感表達的靈活性,可以直白也可隱晦,對于表達隱晦的作品,則需要歌者在呈現時充分把握隱藏的故事情節,體會其故事之后的情感,充分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情節,將會對聲樂作品的二度創作注入更多活力。
最后則是對于作品風格的理解,作品的風格深受區域特色的影響,比如我國西北地區,其聲樂作品風格極為渾然厚實,同時情感的表露和展現尤其淳樸,作品的詞曲通俗且具有西北特色,因此歌者進行二度創作之時,需要將咬字、情感甚至著裝等因素拿捏到位;美國黑人地區的聲樂表現隨性,風格不羈,其詞曲創作中所關注的內容也往往生活化,因此在歌者的二度表現上,需要切合隨性的情感表露方式。
聲樂作品的展現離不開歌者自身對于演唱技巧的選擇和運用,同一首聲樂作品,不同的歌者會有不同的呈現形式,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個人技巧和能力的差異。
技巧的運用首先在于演唱聲音的運用,二度創作的呈現畢竟還是聲音層面的呈現,因此歌者聲音的運用技巧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受眾的代入感和切身體驗。比如對于風格較為激進的進行曲,歌者在聲音的運用上就應該格外重視雄壯聲音的展現,此時選擇輕柔緩慢的聲音表現則會對作品的最終呈現大打折扣。而對于節奏緩慢、意境較為溫和的搖籃曲等形式,溫柔、甜蜜的聲音運用形式就格外重要。
技巧的運用其次體現在歌者語氣和力度的運用,對于抒情性質極為強烈的聲樂作品,就不能用傳統戲劇的演唱力度和節奏,否則就會使受眾產生認知偏差,破壞聲樂作品的抒情意圖。比如,由著名作詞人易茗作詞、趙季平譜曲的聲樂作品《遠情》,歌者譚晶在進行二度創作時便充分運用了語氣和力度的變化,《遠情》在開始演唱之時,營造宛在耳邊緩緩訴說的意境,因此譚晶在進行作品處理的時候,此處憑借氣息的變化,將音樂先送出去而后再緩慢收回,通過節奏和氣息的變化便完美營造了訴說的意境,讓聽眾腦海中臆想出耳畔傾訴的情節。此外,選用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為詞,經由青主譜曲的《大江東去》作品,再莫華倫進行演唱之時,巧妙地對“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一句進行節奏的變化,將“人道是”此句節奏放緩,稍微延長,便完美營造了物是人非的惋惜之感,將觀眾僅僅拉入歌者營造的氛圍之中。
聲樂作品的二度創作,歸根結底是要將創作成果展現給聽眾,賦予聽眾良好的體驗,因此歌者在二度創作過程中,必須將聽眾的感受考量在內。關注受眾的考量首先是在于歌者創作過程中,需要根據特定的演出情況合理選擇創作方式,比如小規模的授課、交流互動和幾百人的專場演出,同一首歌曲的創作形式絕對天壤地別。同一個場合,在不同的時間背景下,也具有完全不同的呈現需求,這需要歌者對癥下藥。其次在于演唱過程中,達到“忘我”的境地,切忌演唱過程中畏首畏尾,將觀眾的體驗置之不顧,需要歌者純粹地進行作品詮釋,賦予聽眾完美、獨一無二地現場體驗。
總體來講,二度創作作為聲樂藝術創作過程中的中樞環節,在聯結詞曲作者和受眾之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二度創作需要格外謹慎,只有做到對于聲樂作品內涵和情感的充分理解和把握,配合以自身豐富的創作和演唱技巧,同時深度關注聽眾對于聲樂作品的期待,才能達到對于聲樂作品的優質創作。■
[1] 李雷.淺談聲樂作品二度創作的實現途徑[J].北方音樂,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