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先明
(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實驗小學)
小學教育是學生開始接受系統教育和學習的起始階段,也是孩子們行為習慣、學習能看培養的奠基時期。這一階段集體生活是學生們學習、成長的主旋律,因此,在這一時期通過在班級生活中正確的引導和管理,能夠幫助學生們養成良好的習慣,為未來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班級風氣影響著班級的凝聚力、學習氛圍等,甚至會影響每一名學生的性格。作為班主任教師來說,要在入學伊始就要明確班級長遠的發展目標,給班級一個整體的規劃,結合孩子學習、成長的需求來引導學生們,給學生傳遞正能量,引導班級形成正能量。這樣在具體的班級工作中才會有正確的輿論導向,學生們才能夠在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逐漸形成良好的品格。
具體來說,班主任要結合所面對的學生們的整體特點,結合學習教育管理的要求,重視思想的引導。要特別注意班會課的引導和教育作用。結合學生的認知予以引導,形成是非、對錯的基本認識,這樣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就要了較為明確的解決方案,孩子們也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參照的標準,就能夠較為容易的解決自己所面對的問題,這比我們強制性的要求要有效得多,學生們也更容易接受。在學習方面,教師要正視學生們個體的差異,學生們因為家庭環境、個人習慣、素質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在學習過程中肯定會表現出一定的層次性,切不可以“分數論英雄”,要更關注學生努力的過程。對于學生們做的好的方面要及時鼓勵、肯定;對于問題更要重視,一定要把危害性、嚴峻性講透。這樣整個班級就逐漸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學生們也會有正確的努力方向,班級也就能夠形成有正能量的班級,才能夠水漲船高推動班級每一名學生的進步。
小學階段的孩子還沒有接受較為規范的管理,所以在行為習慣方面難免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特別是現在的學生自我約束力比較差,自我意識很強,如稍有松懈可能學生會出現一堆問題。但是,從方法的有效性來看,一直特別嚴厲的約束有可能疏遠師生距離,導致班主任工作難以下手;同時,有些學生可能為了討好老師慢慢的會出現表里不一的問題,這對于孩子的品格來說是巨大的危害。所以,班主任要在常規管理下注意節點(就是管理的關鍵時期),這樣才能夠防微杜漸,消除不穩定因素。
例如,一些重要節點包括開學初,學生假期狀態必須要收心;大型活動后,如聯歡會、運動會后,進行總結和目標引導;家長會后,一些孩子可能會有一定的想法和目標,要順勢引導。這樣,就能夠有利于他們日常學習、生活一直在正軌上,管理起來也就會更方便。
從班主任工作經歷來看,最終使我們頭疼的問題是有些問題嚴重了我們才發現,總是在亡羊補牢,這往往導致工作的被動低效。所以班主任工作提升的有效的原則之一就是關注細節,這個可以通過勤觀察、多進班來落實,也要注意和學生之間有效的溝通、和家長之間保持溝通,這樣我們對于學生的了解才不至于單一甚至片面化。
當發現問題時,要教師要有正常的心態,孩子們這一階段出現問題時正常的,所以要注意方式方法,切不可一時沖動,發一頓脾氣就了事,一定要本著標本兼治的目標來處理問題,這樣才能夠提高我們工作的時效性,才能夠使班級越來越好。
教育最大的特殊性之一就是我們面對的是在社會大環境下生活的一個個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維,又受時代發展的影響,所以教育管理班級不應該一成不變,靈活才可能會高效。很多老師都清楚,現在的學生較幾年前的學生已經又有了巨大的變化,而且個體的差異性更加顯著。我們總的目標是希望他們能夠成人成才,但是學生家庭的差異、性格的差異意味著處理問題切不可一刀切,必須要因人而異、就事論事。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班級管理工作更是如此。班主任要爭取家長配合。家長的言談舉止,文化情趣,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作為教師,必須根據學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時地向家長作宣傳,把家長看成班級管理的生力軍,充分調動家長教育子女的積極性,不斷總結、推廣家長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經驗。主要方式有家庭訪問,召開家長會,開展一日對外開放活動,電話聯絡,聘請班級校外輔導員等等。在這方面,教師的積極主動,更能贏得家長的陪護、支持,達到事半功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是為了培養人、教育人。家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補充,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產生1+1>2的教育效果。
[1]鐘琴.班刊——班級成長的有效載體[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