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克霞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水泉鎮東堌城小學)
教師應該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性格愛好,針對學生的問題然后對癥下藥。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多的是起到了一個知心朋友的作用。新時代的班主任作為道德素質教育的主導者,其實也充當了心理醫生的角色。只有充分發現中小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發展變化,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才能為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單單依靠家長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更需要班主任的心理素質教育。中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社會人際的拓展、思維想法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他們在學習中、生活中、社會人際交往中可能都承受這來自家長和老師的雙重壓力,最后造成心理困擾叛逆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一)與學習有關的心理問題
1.學習疲勞。中小學生各方面都處于一個發展成長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跟不上,課程程度的增長接收能力跟不上造成學習緊張程度,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給學生報各種輔導班導致學習時間太長,不管是來自家庭的原因還是學校生活的因素周圍的環境都很重要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問題,都會造成學習疲勞的后果。學習就是快樂輕松的完成學業目標,所以為了預防這種現象的出現,班主任要與各科老師商量溝通出一種科學愉悅的課程,教師的教學方法也要不斷創新靈活多變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減少學生的學習疲勞,能課上解決絕不留到課下完成。給學生留有自己支配的時間。
2.學業不良。學生學習成績不好在學校都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他們可能會受到家長、學校、同學的批評和討厭。這樣很容易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甚至是討厭學習、逃課。對于這樣的學生,班主任要找出問題的所在,教師要避免不分情況原因亂就批評訓斥,要對每一位學生不離不棄,要抓住問題原因對癥下藥。耐心認真的教育學生解決學生心理的問題。
3.厭學。厭學可能是對學習喪失了興趣也可能是生活問題方面的困擾,他們在課堂上搗亂影響秩序、無精打采、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不服從老師的管理、跟老師有對抗心理甚至逃課撒謊。針對這樣的情況,班主任首先不能放棄他們,而應該是抓住機會針對不同的同學出現的不同情況進行耐心認真的教育指導。定期和和學生進行談話交流。及時發現問題。中小學生是祖國的棟梁人才,必須努力讓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增長知識,給予學生平等的教育的機會。
(二)人際關系失調問題
人際關系不僅局限與親人之間的關系、師生的關系還有來自生活中其他方面的關系。在學校最主要的是師生之間的關系、同學之間的關系,中小學生現在處于一個非常時期,會出現叛逆心理,會跟老師對抗、不服從老師,同學之間可能會因為一點小事起爭執甚至是打架。人的性格方面的缺陷可能導致其在人際交往中變得交際困難、沒有自己朋友圈、自我封閉。最終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所以班主任必須認識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它決定的不僅是在學生學習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今后學生走向社會、融入社會的問題。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學生放到主體位置,班主任從培養學生的品格、端正學生的人際認識、培養學生的技能開始,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建立一個健康的心理環境。
(三)青春期性發展中的心理問題
中小學生心理生理發展變化都處于一個重要的階段,可能會有一些心理變化,可能對某些事很困擾和恐懼,又不好意思表達自己心里的想法,壓抑在自己心里造成心理障礙。比如早戀問題,班主任針對這樣的問題有必要開展青春期性教育,同時中小學生這一時期又出現叛逆心理所以對早戀這樣的學生要進行耐心、認真、有目的的進行疏導教育。幫他們建立一個健康的心理環境。
(四)不良人格的問題
很多學生因為周圍環境的影響可能會導致自身問題出現孤僻、嫉妒心強、太好勝、依賴、暴躁、膽小的人物性格。這些性格的體現都在警告我們,中小學生是國家的棟梁、國家的未來。新時期的班主任肩負了很重要的責任,這是作為一個班主任的使命和責任。所以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作為日常的主要工作計劃??茖W的看待每一位學生的問題,不放棄每一位學生,對他們的教育要持之以恒、堅持到底。班主任必須要想方法找對策為學生排解心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正確引導學生健康成長,要定期開展班級活動,通過相關的方式方法加強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開展健康教育話題活動
新時代的班主任要利用學生喜歡的樂于參加的方式來開展心理教育活動,要利用好心靈的塑造。班主任熱愛學生,創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班主任對學生無私、寬厚、高尚的愛,是激勵學生追求真理和社會進步事業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學生思想品德最為直觀的教科書。
其次,班主任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班主任對于學生不認真學習,不遵守紀律的行為,表現出不適應、煩惱、氣憤等情緒,對學生“恨鐵不成鋼”,這是很正常的,也是班主任對工作認真負責的表現。但是對學生的缺點和錯誤,班主任盡量不要大發脾氣,要控制自己,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采取“冷處理”的方法。學會控制自己是成熟的標志,是良好修養的表現。學生由此也會模仿老師,調節自己的情緒和情感,節制自己的欲求,專心致力于學習,促進智力的提高和社會性的成熟。
班主任授課的過程,也是師生不斷溝通思想感情的過程。班主任對學生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往往直接影響學生的聽課情緒。班主任真誠熱愛學生,渴望每一個學生學好知識,早日成才,那么,他對學生每個智慧火花的贊許,對學生上進表現的鼓勵,深沉的態度。親善的目光,都能成為激發學生努力吸取知識的動因。
葉圣陶先生也曾告誡班主任:“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都是為人師表”。他指出:“一個學校的班主任能為人師表,有良好的品德,就會影響學生,帶動學生,有利于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對學生的成長大有益處?!边@就是說,班主任決不是單純的口頭說教者,而應當以全部的人格為學生提供榜樣和表率。總之,教育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