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雅芳
【摘要】小學生心智還處于發展階段,上課注意力也難以長時間集中,且對知識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比較差,需要教師從學生興趣入手,通過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對此,本文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了語文課堂教學中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影響學生智力發揮的重要因素。教師要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和激發,通過靈活運用教學策略,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思考問題。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語文學科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很多問題都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更需要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來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培養良好的思維能力。
一、將繪畫與語文教學相結合
小學生年齡小,思維十分活躍,對于新鮮的或是特征突出之事物、色澤鮮艷的畫面等皆十分感興趣,且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邏輯思維能力更強,對于繪畫等具有創造性的藝術興趣極大,也喜歡進行繪畫創造,因而語文教師應充分把握好學生的這個特征,在課堂教學中尋找教學與繪畫的有機結合點,通過融繪畫創作于文本教學中,實現文字符號的圖像轉換,以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繪畫創作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加強知識記憶,進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描寫與贊美深秋山林美景的七言絕句,為人們展現了一幅生動的山林秋色圖,作者通過將極其平常的自然景象寫入詩中,構成了一幅唯美和諧的圖畫,極其令人賞心悅目。在教學完這首詩后,為使學生能夠完全融入詩人描繪的景色之中,體會詩人沉醉于景,欣賞和贊美秋景的情感,我讓學生結合對詩文的理解來想象詩中描寫之景,并重點注意“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人家”“楓林晚”“霜葉紅”等重要場景,并從自我解讀的角度描繪出詩中的畫面,以繪畫的手法解讀古詩,體會詩中意境,理解詩人情感。這樣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將晦澀難懂的詩文教學變為一件好玩之事,學習主動性大大增強了,教學效果也有了極大提升。
二、融表演于課堂教學之中
活潑好動、愛表現是小學生的天性,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盡量滿足學生的這一天性,可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激發起學習興趣,使之主動學習。在眾多的課堂活動中,讓學生通過角色表演的方式來詮釋和解讀課文,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能夠促進學生在表演時認真鉆研文本,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丑小鴨》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感受丑小鴨不同時期的心理變化,理解文章的寓意和情感,我讓學生根據文本進行角色表演。學生的表演熱情極高,并根據我的提示認真研讀文中描寫丑小鴨外貌、動作、表情的語句,有的學生還特意制作了表演道具,根據文本內容自說自演,力求表演得更像、更精彩。這種將表演和閱讀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極大地滿足了小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內心需求,還有效破解了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在表演中有所領悟,更加全面、準確地理解文本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
三、運用故事教學法進行教學
故事教學法,即在課堂教學中插入富有啟發性或趣味性的小故事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其在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上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小學生的好奇心強,喜歡聽故事,容易跟隨故事情節的發展而展開聯想和想象,進入故事情境之中,進而對于相關課文的學習興趣更高。另一方面,通過故事來輔助教學也能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得學習更為輕松,興趣也會隨之增加。
以《雷鋒叔叔,你在哪里》的教學為例,由于雷鋒是一位歷史人物,學生對其不太了解,因而學習興趣不大。為了讓學生對雷鋒產生好奇心,激發起學習興趣,我在課堂的導入環節繪聲繪色地為學生們講解了雷鋒樂于助人的小故事,使得學生對雷鋒這一人物形象肅然起敬。隨后,我巧妙地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本上來,學生在故事的感染下對課文的學習更加主動積極了,學習情緒高漲,教學氛圍異常熱烈。
四、整合課外知識開展語文教學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較弱,且小學語文教材涉及范圍極廣,學生難以一一理解,這會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低下,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通過豐富教學內容,整合課外知識來幫助學生理解教材,進而提高其學習興趣,實現教學的高效開展。
以科普類課文《蝙蝠和雷達》的教學為例,由于學生沒有見過雷達,對蝙蝠的了解也有限,因而在學習這篇文章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習興趣也難以提高。為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弄懂蝙蝠與雷達之間的關系,我利用網絡搜集了一些與雷達有關的知識,并在課堂上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學生知曉何為雷達,其作用是什么,常用于哪些方面,其工作原理又是什么,如此一來,學生對于雷達的研究興趣高漲,對于蝙蝠與雷達之間的關系也更為好奇了。此外,為了使學生能夠明白三次科學試驗的過程,弄懂雷達的工作原理,我還搜集了網絡上的相關試驗再現解說視頻,以知識直觀呈現的方式開展教學,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學生思維,破解了教學重難點。可見,整合課外知識亦是提高學生興趣、有效開展教學的重要方法。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保證學生以積極的狀態參與到教學活動,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任務。小學語文教師應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使課堂保持積極活力,促進學生主動求知,提升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王美芬.淺談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J].科學咨詢,2017(2).
[2]關欣.小學語文學習興趣缺失的成因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6(1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