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厲志宣
【摘要】在全縣中小學讀寫結合課題的引導倡議下,我校語文組確定了“依據學段目標進行讀寫結合訓練”的教學方向。我們明確課標要求,針對低、中、高不同學段的目標,分別從課內和課外兩個方面,對閱讀寫作進行了有序的拓展和延伸。讀寫訓練卓有成效,我們期待并深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才露尖尖角”的孩子們,必定是春色滿園。
【關鍵詞】閱讀;寫作;結合訓練;課內;課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對于閱讀和寫作,葉圣陶先生曾經有過一段經典的表述,“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讀與寫,兩種方式既互為承接,又互為補充,只有將兩者緊密結合起來,才能扎實而充分地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素養。
在全縣中小學讀寫結合課題的引導倡議下,我校語文組確定了“依據學段目標進行讀寫結合訓練”的教學方向。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明確課標要求,針對低、中、高不同學段的目標,分別從課內和課外兩個方面,對閱讀寫作進行了有序的拓展和延伸,通過不同層次的讀、寫訓練,有效激發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整體提高。
一、課內:經典引領,讀寫互補
閱讀點的選擇利用,對于讀寫結合的訓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細節,它直接關系到之后的閱讀質量和效果。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把握每篇課文的特點,利用經典引路,進行閱讀和寫作練習。
在課堂上,要仔細把握課內的時間,牢牢抓住閱讀和寫作這兩個要素,力求高速且高效地實現讀寫結合的目標。具體方法如下:
(一)精讀課文,以讀帶寫
課堂內的讀寫結合,離不開對教材的深度挖掘,要精準找到讀寫訓練點,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由此捕捉學生的真實感受,拓展至寫的空間,調動學生動筆的興趣。那么,興趣點何在?需要注意課文中的動情描寫處、優美詞句處、生動處、創新處……這些都可以成為讀寫過程中重要的訓練點。
閱讀課文時,要學會找到精讀、巧讀的規律,這樣才能有效指導學生如何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指導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根據閱讀中獲取的感受和方法,練習描述某一件事或某一處景物。根據事物的特點,按照一定的結構順序,展開自己的想象,表達出真摯的內心感情,從而實現以讀帶寫的教學目的。
(二)以寫促讀,深入閱讀
寫是讀的延續,是表達與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寫的時候,學生對于詞語使用、結構安排等,都會受到之前所讀文章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從中尋求啟發和借鑒,然后進行創造和寫作。
值得一提的是,仿寫也是寫作中一種有效的方式。所謂仿寫,就是寫作者模仿某篇例文的主題立意、布局構思、表現手法等,進行寫作的一種訓練方法。在仿寫訓練時,需要幫助學生詳細解析原文寫作的規律,使學生有規可依、有法可循、有例可參。
例如在學習《山中訪友》之后,可以仿寫《雨中訪友》《林中訪友》《雪中訪友》,類似習作應運而生;學習《草蟲的村落》后,在孩子豐富的想象中,《螞蟻的村落》《甲蟲的游歷》《誤闖教室的不速之客》等篇章也將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
從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在如此的循環訓練中,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造思維將得到明顯鍛煉,并形成習慣。閱讀的初衷,也在寫作的表達中得以體現。
二、課外:拓展閱讀,讀寫延續
如果說課堂上的閱讀與寫作,還僅僅屬于必要的學習要求,那么,課堂之外讀寫訓練的延伸與拓展,則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更為豐富的視野和表達。
(一)夯實基礎,趕超課標
課本是學生閱讀的重要載體,但如果僅僅局限于課本,對語文的學習來說,顯然太狹窄,容量過小。只有進行大量的閱讀,才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對于一個希望學有所成的人來說,讀書、寫作無疑是重要的法寶。而從小培養孩子愛讀書、讀好書的學習習慣,將會使孩子終身受益。基于這樣的因素,我們除了以課本為主的“課內”閱讀,還大力拓展“課外”閱讀,讓學生進行大量閱讀,與優秀書籍相伴,在讀中感受,在寫中交流,把學生帶入更為廣闊的讀寫世界。
針對《語文》課本的主題、進度和廣度,可以大范圍地擴展課外閱讀與寫作練習,讓學生按己所需隨時閱讀。比如在學《少年閏土》時,要引領學生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社戲》等回憶魯迅的有關文章,熟悉魯迅踢鬼、賣書等故事,從而使學生對魯迅產生更加客觀、全面的認識。同時,讓學生在寫作中進行體會:由中年閏土想到的,我所認識的魯迅,等等。將讀寫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讀中有思、思中常寫的學習習慣,讓學生的讀寫能力在閱讀中不斷提高。
在教學中,我們還嘗試師生共讀、親子共讀等方法,對經典讀物中的故事進行演繹、傳遞,探討故事中的文化內涵和道德意蘊,通過這些人類文明史中積淀的經典兒童讀物,拓寬并提升孩子們的認知視野、語言素養、精神面貌。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讀寫訓練,大部分學生都能很好地達到《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目標,即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
(二)個性讀寫,豐富表達
課外對閱讀和寫作的拓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讀寫水平與質量。在讀寫訓練的過程中,在班中采用“讀書匯報會”“好書推薦”“辯論會”“寫作比賽”“寫作交流會”等活動,則充分展示了學生的讀寫訓練成果,并再次激發了他們讀寫的積極性。
在“上下五千年”的讀書交流會上,孩子們暢談“我眼中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個性突出,見解獨特。此時,讀書對于他們已經不再是被動的接受,雖然他們的看法還不甚完整、成熟,筆觸還很稚嫩,但是他們的觀察與思考已經初步形成,內心已經開始逐步豐富起來。閱讀和寫作訓練,讓他們的思維不再單薄,生命逐漸豐盈。他們在閱讀和寫作的道路上,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營養和能量,如同蜜蜂采擷著芳香的花蜜。
讀寫訓練卓有成效,我們期待并深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才露尖尖角”的孩子們,必定是春色滿園。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