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森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
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學方式的構建與創新
石 森*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只有對現階段的羽毛球教授情況有著清晰的認知,才能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找出相適應的解決措施。現階段各大高等院校羽毛球教授的情況有如下特征:
(一)考試評測重成績輕過程。學??荚囎⒅爻煽兘Y果,忽略了對學習態度及身體綜合素質的綜合考量,以致于打擊到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設備尚不齊全。學校配備的場地及相應器材不夠完善,無法達到學生的心理預期,如球拍的網線損壞后沒有相應修理措施,羽毛球損壞后無法得到及時的補充,部分高等院校缺少室內球場,而羽毛球活動又受天氣因素的影響較大,一遇到不良天氣就無法順利開展。
(三)訓練方式枯燥。羽毛球訓練方式單一,羽毛球的訓練只有簡單的幾種動作,有時需要不斷重復的訓練某個動作,這容易引起學生的厭惡情緒,不利于課程的進行。
(四)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在進入高等院校之前,每個學生接受到的關于羽毛球的教學天差地別,每個人的能力也高低不同,甚至有的人從未打過羽毛球,所以在教學的時候無法兼顧到所有學生,導致教學存在片面性。
(五)重教輕學。在羽毛球課程的教授過程中,過于看重老師在其中所起到的引領作用,而忽視了學生的自我學習。學生才是整個教育的主體,部分老師為了追求成績,肆意增大運動量,給學生造成負擔,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新羽毛球運動,構建新型羽毛球教育模式具有兩個層面的積極意義,一個層面是能增加羽毛球教學的趣味性,進而增加廣大學生的學習鍛煉興趣,最后達到增強身體素質,樹立終身鍛煉觀點這一目標,并且在組織比賽是還能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另一層面,進行改革和創新后更加適合對人才的培養。只有進行改革和創新,才能使羽毛球課程發揮出它應有的價值。不僅如此,這種改革還符合體育教育大綱的要求,符合現代大學生的根本需求,符合時代進步的要求。
(一)加強羽毛球室內場地及配套設施的建設
高等院校應該在發展中不斷完善自身的基礎設施建設,在發展初期也要有一個合理的規劃,規劃各個場地的建設地點及用途。對于羽毛球運動室內場地要進行合理的規劃,加強羽毛球運動室內場地及配套設施的建設。與此同時,除了授課時間開放外,還應該設立課余開放時間,合理的對場地進行運用,避免造成浪費,當然,還應當對場地加強管理,避免出現人為破壞情況的發生。另外還可以對場地進行有償租賃,簽訂租賃合同。羽毛球室內場地建設以后應帶動教學方法及內容的改變,樹立以素質教育為主的教育觀念。在教學方法上,應當發揮出此項運動的娛樂性,充分引起學生的興趣,老師再根據教育大綱及學生興趣靈活設置課程內容,避免出現學生興趣缺失的情況,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二)提高體育老師專業技術水平
若想取得羽毛球項目的長足發展,首要條件就是必須擁有具有專業素養的老師,這類老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與教授能力,還得擁有豐富的賽場經驗,這樣才能開展針對性的教學。要擁有高素質高水準的老師隊伍,需要各級主管部門以及大學內部深入開展相關培訓,通過培訓提高老師的相關能力水平。與此同時,各個高等院校之間也有互通有無,經常舉辦交流活動,例如開展交流性比賽,舉行交流性質的聚會活動。最后還要加強老師對國外教學視頻及報告的研究,學習國外成功教學的經驗及教訓,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與內容。而在教授方法上面要充分發揮出羽毛球的趣味性與娛樂性,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熱情。設置的課程要針對學生的水平設置相適宜的困難度、合適的熱身運動,設置的訓練要符合學生身體素質所能承受的負荷,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從內到外的全方位發展,進一步讓學生對羽毛球產生濃厚的興趣。羽毛球運動具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具有競爭的性質,而競爭的性質對學生擁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學生能在比賽中展現自己,在比賽中感受到羽毛球運動的樂趣。所以,我們要增加羽毛球選修課的數量,在時間上可以與早操、課外活動的時間結合,將羽毛球穿插在早操和課外活動中。
綜上所述,高等院校要開展羽毛球教學一定要符合大學生的心理需求,了解大學生的所思所想。為了達到加強大學生身體素質并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終身鍛煉觀念這一目標,高等院校老師需要在教學方法上具有靈活性,不能死板,否則可能讓大學生對此項目產生抵觸情緒。同時,我們還需認識到羽毛球運動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及專業性,此項體育運動不僅僅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還必須有扎實的基本功與過硬的專業技術。各大高校體育老師在羽毛球課程教授過程中要持續總結過往的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方法與內容。通過對學生上課過程中實際情況的觀察,以體育教育大綱為基礎,對羽毛球教育教學的課程內容與教授方法不斷進行構建與創新,使學生通過羽毛球課程的學習能切實的學到羽毛球的技能要點,打下扎實的羽毛球基礎。學生經過對羽毛球輔修課程的學習亦能培養出終身體育、終身鍛煉的思想,還能讓學生以后成為社會中的一份子時擁有強健體魄與自我開展體育鍛煉能力的雙重基礎。
[1]張勁松,李國龍.高校羽毛球教學的實效性分析[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
[2]周曉鵬.領會教學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
[3]王文.高職院校羽毛球教學分析[J].青年文學家,2009(8).
石森(1989-),男,漢族,河南鄭州人,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體育藝術系,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G
A
1006-0049-(2017)08-01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