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軍
摘 要:數學作為小學階段最為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程,其教學質量的高低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有效性的提升,而且對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也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因此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成為目前最為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困境入手,分析了影響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的因素,并針對性的總結了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高效課堂 困境 因素 策略
前 言
高效課堂是針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效率而言的,所謂高效課堂指的是在單位時間所達到的教學效果遠遠超過了預期的標準和目標。具體而言指的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完成的教學任務和達成的教學目標的效率比較高,教學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是小學階段面臨的非常重要的一件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課堂效率的最優化和最大化,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接受最優化的數學教育,最大化的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最終目標。
一、小學數學教學困境
(一)教學理念落后。教學理念落后是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面臨的最為重要的教學困境之一。傳統的教學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比較注重的是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并沒有關注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因此教學效果也非常一般。
(二)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方式單一是傳統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中面臨的又一個主要困境。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教師比較偏向于講說式的教學,認為講說式教學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傳授較多的基礎知識,但是忽略了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理解和接受能力;教師苦口婆心的講解,效果卻不是特別明顯,直接影響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教學內容局限。教學內容局限也是數學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困境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是單純的按照數學教材進行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講解,沒有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也沒有進行適當的數學知識的拓展;教學脫離了學生生活,缺乏一定的實踐性,這也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影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影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因素比較復雜,一方面與教師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如教學方式的選擇、課堂氛圍的營造以及教學內容的豐富性等因素,都會對課堂教學的效率產生一些影響;另一方面,是從學生自身的角度講,學生本身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數學學習習慣等都對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第三方面,從作業設計方面講,小學階段課業負擔過重也是影響數學教學效率的一個關鍵因素,過重、過量的作業不僅影響了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建立,還影響了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以及數學學習自信心的建立,這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也產生了十分消極的影響。
三、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分析
(一)新理念創新課堂。新理念創新課堂,指的是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認真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相關理念,指出小學數學教學的總體目標是為了讓學生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體驗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同時學習會運用數學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等。
從這些方面對數學課堂進行改革和創新,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等幾個方面進行數學教學目標的制定,從根源上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奠定基礎。
(二)新方式建新思維。新方式建新思維,指的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用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讓學生更加清楚明確的認識到數學學習的意義和價值。
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比較》一章節的教學為例,我們首先明確這一章節的教學目標;作為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課程,其基本目標就是為了讓小學生明確基本的數量關系,如大小、多少、長短、輕重等,這些內容是小學數學學習的基礎內容,也是未來數學學習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直觀的比較出物體間的數量關系。
如在學生個子高矮比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數學課堂采用生活化的方式展現出來;讓小朋友們兩個人一組,然后比較身高,其他小學生進行結果的分析,雖然很簡單,但是對于沒有接觸過數量關系的小朋友來說,這樣的高矮比較就會比較直觀,學生能夠通過兩個學生的比較,非常簡單的得出身高關系,如一樣高、誰比誰高或矮等。這樣的比較方式就會直觀形象,學生對數量關系的確定也會比較輕松。
再比如針對長短的比較,教師除了采用生活化的方式比較之外,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用色彩鮮艷的圖片將數量關系形象直觀的表達出來,如:“比一比誰走的路程較長?!睆囊曈X上看,兩個小朋友起點和終點是一樣的,因此有一些同學就會得出走的路程一樣長的結果。但是經過仔細的觀察,我們會發現兩個小朋友走的路線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其中藍衣服的走了9個格子的長度,而紅衣服的小朋友走了8個格子的長度。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得出正確的答案。
(三)新內容塑新形象。新內容塑新形象指的是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以數學教材內容為基礎,進行數學知識的拓展,保證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接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拓展學生的眼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重視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高效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減輕學生常規的課下作業的負擔,讓學生高效的利用課堂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四、結論
總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是綜合性的數學教學活動,教師要正視數學教學困境,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改善問題,提高效率,為構建高效數學課堂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 鄒興穩.課程教育研究.2014(06)
[2] 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分析[J]. 曹學蓮.中國校外教育.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