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娟
摘 要:賞識教育是一種教育理念,也可以是一種教育手段,它的激勵作用具有顯著性和多樣性,在班級管理中,有效運用賞識教育能對學生的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詳細闡述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如何運用賞識教育來進行班級管理,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班級管理;賞識教育;激勵作用
賞識教育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是以尊重學生人格為前提,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用欣賞的眼光發現學生的可貴之處,并給予充分肯定,以實現對學生有效激勵的作用。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如何做好新時期的班級管理工作已成為廣大班主任所面臨的重點課題。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的多樣化,學生接觸到的事物越來越多,思想逐漸獨立,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有了很大的難度。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運用賞識教育來對學生進行肯定與贊賞,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來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使班級管理方式符合學生的思維和發展,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筆者根據多年的班級管理經驗,談談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如何進行賞識教育。
一、善于發現,及時進行賞識教育
了解并尊重學生是進行賞識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廣泛接觸學生,細心觀察學生的行為,從而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實事求是對學生進行表揚和肯定。因此,班主任在接受一個班級后,首先要花大量的時間來了解和分析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把握每個學生自身實際的基礎上努力挖掘學生潛在的閃光點,使學生了解自身的優點和長處并在學習中努力培養和發展。
班上有一名女學生,她經常違紀,同學對她敬而遠之。從學籍檔案里我了解到該生年齡較大,而且學習態度不端正,由于經常打架,曾轉過好幾所學校。對此,我有意識地走近這位學生,多和她溝通,了解她內心的想法,在充分了解她的想法之后進行針對性開導,列舉了一些她的優點和長處,如運動會長跑為班級加分,班級大掃除不怕臟和累等等,并根據她的具體表現在班級進行表揚和肯定,這樣她的各方面表現也得到逐步改善,學習成績逐漸
提高。
二、營造氛圍,創設共賞情境
創設群體賞識情境,發揮學生的主體優勢,使學生參與到賞識教育的工作中,是進行賞識教育的有效途徑。每個學生都渴望被關注,不僅僅是好學生才需要賞識,性格內向孤僻的學生更渴望得到關注。對此,賞識教育如果只靠教師進行單純肯定和鼓勵,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這就需要教師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體優勢,群策群力,努力創設良好的群體賞識情境,以賞識的力量去創建情感相融,心靈交匯,充滿愛的班集體,從而使賞識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筆者會在班會上對那些表現較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鼓勵學生做好事,去更好地表現,從而為班級榮譽做出貢獻,讓全班學生都感受到班集體里眾多的好人好事,從而激發學生對班集體的熱愛,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這樣學生會自覺主動地去表現更好,從而為班集體贏得榮譽。可見,賞識教育不僅能幫助學生發現并改正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還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正能量,使學生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走出“只要表揚,不要批評”的誤區
賞識教育不僅僅意味著表揚和鼓勵,還有批評的概念。因此,在賞識教育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還要適當地對學生的不良行為做出批評。但現在的學生在家里都是獨生子女,受到過多呵護和關愛,適應能力和耐挫折力較低。再加上現在許多老師都認為學生自尊心較強,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盡量對學生少批評,甚至不批評。那么,在賞識教育過程中是不是可以對學生進行批評呢?不僅可以批評,還要大膽批評。但是在對學生批評時要注意適度原則,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適當批評和糾正,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不能因為學生做錯了一件事就把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全部否定,這也是教師在賞識教育中最容易犯的錯誤。因此,在賞識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將批評和表揚結合在一起,對學生的良好表現進行表揚和鼓勵,對所犯錯誤進行批評和改正,使學生成功了不驕傲,失敗了不氣餒,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綜上所述,賞識教育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幫助學生認識并改正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還能使學生在表揚和鼓勵中獲得巨大滿足感,從而更加積極努力地學習,養成良好的行為
習慣。
參考文獻:
[1]陳霞.賞識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2(33).
[2]肖華英.賞識教育在中學班主任工作中的運用[J].廣西教育,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