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興旺
【摘要】師生互動是一種語言輸入與輸出的信息反饋過程,也是一種思想的交流、轉換和融合的過程。在英語課堂上,通過互動,教師的信息的傳遞效果可以得到反饋,而學生從教師的再次信息傳遞中可以得到信息接收的強化。然而互動的形成,是依靠環境。英語教學的環境無疑就是課堂。如何才能夠讓課堂環境更利于師生的互動是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問題。根據實踐經驗,筆者提出了通過生動化的課文組合以及注重過程的反饋性的互動課堂營造的觀點。
【關鍵詞】初中英語 互動課堂 信息反饋
一、互動課堂的特點
互動課堂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多元化的學習指導、學生的合作探究以及良好的評價機制。多元化學習指導是指學生得到知識的傳授及能力的提升不僅在于教師的傳授,也可以從同學中獲取一定的信息。以合作探究則是指不僅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共同探索、共同協商而獲取的知識,同時也從中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而良好的評價機制則是指在教師在接受學生的反饋之后,給予學生中肯的評價,讓學生增強信心,并懂得努力的方向。當然,評價不僅是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也有學生之間的評價。
二、初中英語教學特點
1.趣味性。初中英語教學內容多為以日常生活、人與自然的關系為主要內容。因為其接近生活,同時也有鮮明的動畫意趣,因而很多學生對課本內容都有著很大的興趣。眾所周知,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在注意力的廣度以及深度方面逐漸形成穩定狀態,但是因為其青春的萌動而又有著鮮明的個性心理。要讓學生能夠長期保持對英語的興趣,就必須要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才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
2.基礎性。初中英語的學習是為了掌握基本的日常交流,也是為了能夠到更高學府的學習打下基礎。而這個基礎,既可以是指興趣培養的基礎,也是英語的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的基礎。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英語基礎能力培養。
三、基于初中英語教學特點的互動課堂的營造
課堂是英語學習的主陣地,其環境影響著學生的心情以及意向。為了能夠讓學生保持對英語的興趣,能夠更好地依據學生的輸入效果來調整課堂讓課堂產生更大的學習效果,教師就需要采用互動的形式,教師必須要注重課堂的氣氛,也就是注重互動課堂環境的營造。
1.基于趣味性教學的互動課堂營造的需要?;拥幕A是學生對話題的饒有興趣。因此,要營造互動課堂,興趣是第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
(1)生動化的課文整合。初中英語課文是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點的主要資源。傳統上的照本宣科的單向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應在互聯網環境下長大而能夠自動獲取信息的孩子的需要。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在課文教學的設計上需要進行優化整合,才能夠收到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譯林版七年級上冊Unit 7 Shopping Part B 部分,內容比較簡單,學生一看文章就知道內容,而且有些Can I help you 之類的語用句子已經很熟悉。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就可以將how much,how about 等比較新穎的詞塊抽取出來讓學生進行任務式的造句、對話操練,拓展他們的知識面。
(2)學習過程的交互性。交互性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借助語言或者肢體動作來進行交流、協商的過程。語言是存在于生活之中的,因此,在課堂設計中,需要通過各種方式來增加課堂的感染力,例如通過視頻播放,讓學生有感而發,產生與教師或者同學進行話語交流和商討的欲望,從而達到交互的目的。例如,在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 中Part B這一環節,把各種食物一一以英文進行展示后,將書本圖片以動物形象視頻化,通過動感的畫面來感染學生,點燃學生的激情,因而就能夠有效地打開他們的話匣子,有效地為學習的交互創設了環境。
2.基于基礎性教學的互動課堂營造的需要。初中英語是加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以及加強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基礎。基礎性教學就必須要從信息傳遞的簡潔化以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合作探究空間以及從注重學習效果的反饋性以讓老師本身更好地調整教學設計這兩面來進行。
(1)語言信息傳遞的簡潔化。在英語課堂中,同一個專題的內容,尤其是相近短語的信息內容過多,效果就比較差。因為內容太多,學生在難以辨別,而難以辨別就會給學生制造麻煩,因此學生就會產生倦怠感,于是注意力就容易發生轉移,因此,課堂內容的呈現需要簡潔化。例如在初三總復習的時候,就不能夠以大量的相近的詞匯及短語同時呈現,而只是需要將各類詞進行典型的總結并且給出鮮明的譯解。
(2)學習效果的反饋性。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在更高的學校的英語學習打基礎,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就必須要扎實基礎知識。為了能夠盡可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打下良好的英語學習基礎,在進行課堂設計的時候,需要注重反饋環節的設計以便于后期進行知識的補救。反饋環節的設計主要體現在通過小測試或者口頭回答問題來進行。
四、小結
語言是來自生活,語言又應用于生活。因此,英語的學習對于將來社會的各種交際交流起到很大的作用。初中生正處于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在初中階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將課文學習語言化、生活化,并且通過小組合作、正確評價等方式促進學生的語言技能,就可以使得語言教學收到更大的效果,促進英語課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左斌.師生互動—課堂師生互動的心理學研究[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梁磊.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研究[D].河北大學.2011.
[3]張瑞芳.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運用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