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桂周
[摘要]目的研究NIBP(NIK-IKKB支架蛋白)和NF-KB p65(NF-KB核轉錄因子p65)在胃癌中表達的臨床價值。方法回顧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2015年5月以來實施手術切除治療的87例胃癌患者臨床資料,對胃癌標本、癌旁組織、正常組織進行免疫組化染色,分別以熒光PCR定量法、Western blot法檢測NIBP、NF-KB p65的表達情況。結果胃癌組織NIBP、NF-KB p65 mRNA表達、蛋白表達、免疫組化表達陽性率與癌旁組織、正常組織對比,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胃癌組織中NIBP、NF-K B p65均呈高表達狀態,減少NF-KB p65轉導途徑的激活、抑制NIBP表達,可作為治療胃癌切入點的依據,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關鍵詞]NIK-IKKB;支架蛋白;核轉錄因子;胃癌;表達;臨床意義
NIBP(NIK-IKKB支架蛋白)是一種自人腦細胞中新發現的特異性轉錄蛋白,能夠與IKKB(I-kB蛋白激酶)、NIK(NF-kB誘導激酶)結合而發揮作用。研究顯示,NIBP屬于TRAPPC9基因編碼,為1246個氨基酸所組成的一條多肽鏈,保守性極高。目前,腫瘤形成、發展、轉歸與NIBP的相關性報道并不多見。但近年來有研究指出,結腸癌組織可見NIBP表達增高,并且與NF-KB的活化具有密切關系。本研究回顧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2015年5月以來實施手術切除治療的87例胃癌患者臨床資料,旨在研究NIBP(NIK-IKK B支架蛋白)和NF-K B p65(NF-K B核轉錄因子p65)在胃癌中表達的臨床價值,以期尋找胃癌合理化、規范化治療方案的新切入點,為臨床提供進一步理論依據,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2年5月~2015年5月以來實施手術切除治療的87例胃癌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81例,女6例,年齡最大81歲,最小32歲,平均(58.3±4.2)歲。入選患者均簽署治療、臨床研究知情同意書,標本均通過病理證實確診系胃癌,且取標本前均未進行放化療治療。其中距癌灶邊緣10em以上切取胃組織標本為正常組織,距癌灶邊緣5cm以上、10cm以內切取胃組織標本為癌旁組織。胃組織標本切去后將一部采用多聚甲醛(4.0%)固定、脫水,經透明及浸蠟包埋后,制成連續切片(厚4um)分別予以免疫組化、HE染色。其余標本置于-70℃液氮內保存,分別完成熒光PCR定量及Western blot檢測。
1.2材料與試劑
NIBP兔抗人多克隆抗體(德國拜耳),NF-kBp65兔抗人多克隆抗體(德國拜耳),HRP(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IgG2005山羊抗鼠(德國拜耳)、HRP標記IgG2004山羊抗兔(德國拜耳);SYBREX Premix TaqⅡ、反轉錄試劑盒、RNAiso Plus(美國輝瑞);免疫組化DAB顯色劑、sP即用型試劑盒(北京泰諾);ECL試劑盒(北京泰諾);蛋白BCA測定、提取試劑盒(北京泰諾)。
1.3免疫組化染色
SP免疫組化染色采用檸檬酸(0.01mol/L)先予5min熱修復,以正常的山羊血清進行封閉后,再滴加抗NF-KBp65及抗NIBP一抗,于37℃環境下1h孵育,之后步驟參考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陰性對照以PBS來代替一抗,陽性對照均系試劑盒的廠家所提供。如胞核、胞質有藍褐色、藍色顆粒出現判定為染色陽性(如圖1~6所示),對陽性細胞數、染色強度予半定量分析。陽性細胞70%以上計3分、41.0%-70.0%計2分、10.0%~40.0%計1分、10.0%以下計0分。染色強度藍褐色計3分、深藍色計2分、藍色計1分、不著色計0分。上述兩項評分2分以上為陽性、2分以下為陰性。
1.4熒光PCR定量
分別切取正常胃組織、癌旁組織、胃癌組織各50mg,以TRIzol法進行總RNA抽提,依據試劑盒說明操作。將反轉錄RNAlug合成eDNA,再予實時熒光定量PCR擴增。NF-KBp65及NIBP反應條件相同,先于95℃環境下進行30s預變性,分別于95℃環境下5s及60℃環境下30s,循環40次。各反應管內到達熒光信號的域值循環數35以上為陰性表達,35以下、15以上即陽性表達。各基因樣品均設置重復擴增管3個,內參GAPDH,雙Delta ct定量分析。見表1。
1.5Western blot法檢測
以常規方法完成組織蛋白的提取后,以BCA法進行蛋白濃度測定。將變性后蛋白60ug予聚丙烯酰胺10%凝膠內電泳,于冰浴下進行恒流電轉,獲得PVDF(聚偏氟乙烯)膜后,以脫脂奶粉(5.0%)對非特異性抗原進行封閉。分別將NIBP兔抗人多克隆抗體、NF-kc B p65兔抗人單克隆抗體一抗加入,于4℃環境下孵育過夜。以含TBST(Tween20、0.1%)進行洗膜,再加入二抗(被HRP標記),于室溫下進行1h孵育。完成洗膜后,再加入ECL Plus化學發光增強底物,于x線曝光下常規顯影。以凝膠成像系統進行圖像分析。
1.6統計學處理
選擇SPSS19.0軟件對數據予以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f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胃癌組織及周圍組織NIBP、NF-KB p65 mRNA表達情況
胃癌組織NIBP、NF-K B p65 mRNA表達水平與癌旁組織、正常組織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胃癌組織及周圍組織NIBP、NF-KB p65蛋白表達情況
胃癌組織NIBP、NF-K B p65蛋白表達水平與癌旁組織、正常組織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胃癌組織及周圍組織NIBP、NF-KB p65免疫組化表達陽性率
胃癌組織NIBP、NF-K B p65免疫組化表達陽性率與癌旁組織、正常組織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NF-kB(核轉錄因子)是廣泛存在于哺乳動物機體細胞核內的一種轉錄因子,能夠影響腫瘤細胞增殖、分化,對腫瘤患者病程進展、預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文獻報道,胃癌細胞及其病變組織中NF-kB被異常激活,經經典、非經典信號轉導通路調節,可以使NF-K B關鍵酶NIK、IKK B形成三聚體結構的支架蛋白。另據研究顯示,NIBP能夠使TNF-a(腫瘤壞死因子)所誘導經典NF-K B轉導途經激活。因此,NF-K B轉導通路激活的NF-K B p65表達、NIBP表達與胃癌的關系,可能對胃癌治療切入點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已有文獻報道NIBP在結腸癌中的表達,與結腸癌臨床分期、浸潤深度及遠處轉移均有密切關系,其中遠處轉移者或晚期姑息治療者,NIBP表達陽性率顯著增高。而在本文結果中,胃癌組織NIBP表達與癌旁組織、正常胃組織對比,均有明顯差異,呈增高表現。這說明胃癌發生可能與NIBP水平具有密切關聯,對胃癌治療切人點具有重要意義。
靜息時NF-kB可呈無活性前體狀態于細胞胞質中存在,如被激活則可引發存活蛋白、細胞周期D1蛋白、金屬基質蛋白酶、bcl-2等靶基因轉錄,對腫瘤細胞產生抑制凋亡作用,加速正常細胞向腫瘤細胞轉化,促進腫瘤血管的生成甚至腫瘤遠處轉移等,對惡性腫瘤病程進展、預后都有較大影響。據文獻報道,人胃正常組、胃癌旁組織、胃癌組織中NF-kB p65表達呈遞減趨勢,并且胃癌病理分期、腫瘤直徑、浸潤深度、轉移情況與NF-kB p65表達均有密切關系。在本文結果中,NF-K B p65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較正常胃組織、癌旁組織均有明顯差異,呈高表達狀態,說明胃癌發生、病程進展與NF-kB p65表達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對胃癌治療切入點也具有重要意義。
據文獻報道,NIBP呈高表達狀態,能夠使IKK B、NF-K B p65的磷酸化加速,對NF-K B轉導途徑起到激活劑效果。盡管IKKa表達增強能夠抑制IKKB的磷酸化,但NIBP呈高表達狀態下,NF-K B p65的磷酸化也隨之加速,說明IKK B功能在此由NIBP補充,所以NIBP是通過對NF-kB轉導通路進行調節,干預胞內蛋白質的轉運過程。另據研究顯示,小鼠腸道NIBP表達增加后,NF-K Bp65轉錄隨即被激活,主要是NIBP表達受shRNA抑制,從而使NF-KB p65的激活受到抑制。所以,NF-KB轉導通路中NIBP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胃癌組織中NIBP、NF-KB p65均呈高表達狀態,而減少NF-kB p65轉導途徑的激活、抑制NIBP表達,可作為治療胃癌切入點的依據,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