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 要】小學生在低年級對數學知識的認知,會對其未來的數學學習、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也會影響到對其它學科的學習。而在學習起點就讓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直都是家長們的期望,也是低年級數學教師一直在努力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起點;相關研究
前言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為了全面滿足學生的認知發展需求,促進小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數學學習起點,并在此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度,充分明確各個教學階段的重難點內容,從而選擇更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積極創新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升,才能夠從整體上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結合學生學習起點制定教學目標
教材設置的教學起點往往都比較注重知識的內在邏輯順序,倡導要重視知識結構的循序漸進和完整性,以及小學生身心發展、實際生活存在的普遍性。對于學生個體來講,由于受到生活環境、認知能力和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影響,小學生的學習起點通常都具備一定的特殊性,一般都會高于或是低于教材設置的教學起點。對此,為了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認知發展需求,教師應結合學生學習起點制定出更科學、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教學目標,充分保障學習的實效性,若學生的學習起點比教材設置的低,那么則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適當降低,若學生的學習起點比教材設置的高,則可恰當的制定出相對較高的教學目標。
二、結合學生學習起點完善學習內容
新課程教學理念強調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做出全面分析,并對教材實施再加工,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設計出更符合的教學活動。為此,教師應結合學生學習起點對其學習內容進行不斷優化。
(一)注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利用,優化其認知結構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應不斷加強學習內容與學生現有知識經驗的科學整合。在日常教學中,應針對學生的學習起點,盡量選擇與現有知識、實際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的學習、探究內容。
比如:在講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相關內容時,某位教師為學生提供了這樣的學習探究內容:四種蘋果的價格分別是國產紅蘋果每筐43元,綠蘋果每筐36元,而進口的紅蘋果每筐47元,而綠蘋果每筐則是39元,若某位媽媽想為自己孩子挑選其中兩個品種各買一筐,大家幫這位家長想想對策,應該怎樣購買呢?通過為學生提供這種與其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習內容,不僅能夠全面激發其學習興趣,不同的購買方法不僅包括學生已學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也涉及到了即將要學習的進位加法。在學習、探究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采用不進位加法來解決其問題,然后再鼓勵其嘗試運用進位加法來解決,從而在利用學生現有知識經驗的同時,更好的進行新知識的學習。
(二)注重學習素材的思考性
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當前的學習起點來分析、理解學習素材具有的思考性。比如:在講解9+3的習題時,教材講解通常都是指導學生運用9根火柴棍與3根火柴棍去進行算法的探究,通常情況下,大多數學生都是將這些火柴棍整合在一起進行計算,而湊十作為整數計算的基礎方法,其蘊含著滿十進一的思想,并且能夠為后期的多位數加法奠定良好基礎。
對此,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湊十的方法進行自主思考探究,結合學生當前的學習起點,對學習素材進行不斷優化,可以做出這樣的改變,將教材指導中的火柴棍改為學生相對較為熟悉的十只裝的鉛筆盒與鉛筆,在鉛筆盒內九支鉛筆,再在盒子外面放三支鉛筆,以此來啟發學生探究合理的解決方法。這樣的學習探究過程,不僅有助于激活學生數學思維,也能夠鍛煉、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促進其數學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
三、注重新舊知識的恰當銜接
(一)準確把握新舊知識的契合點
同化、順應是學生學習中的兩種基本認知方式。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很多知識都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將其合理納入到現有的認知結構中,也就是同化過程。比如:在講解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時,其基礎是整十數乘一位數,以及一位數乘一位數,而教師的主要任務則是指導學生加強整十數乘一位數與兩位數乘一位數之間的聯系,從而使得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現有知識對新知識做出進一步探究學習。
(二)充分利用學生的現有知識經驗
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講,現有知識、生活經驗就是新知識的成長點,學生的自主發展基礎也是其學習起點的關鍵組成部分。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現有學習、生活經驗,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在已有經驗和所學知識之間建立緊密聯系,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全面、深入的理解探究數學知識。比如:在講解長度單位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開展立定跳遠等游戲來與長度單位之間建立相關練習,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引導學生對比每位學生跳出的不同距離來加深其對長度單位的理解,增強其學習效率。
四、結語
總之,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應正確認識到,尊重學生學習起點,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方法、策略創新研究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中,為了全面激活學生數學思維,引導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并對其學習、探究過程中產生濃厚興趣,應積極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起點,并結合起點來設計、組織數學教學活動,不斷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周永艷.關注學習起點,構建高效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J].新課程導學,2015(20):68-68
[2]曹秋芹.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學習起點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5
[3]余曉琴.淺談小學數學中的低年級教學[J].小作家選刊,2016(2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