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


【摘 要】本文在探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設計和利用一些開放型數學題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在重視數學“雙基”的傳統教學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從而給嚴謹的數學課堂帶來生機和活力,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本文結合《二次函數復習課》,淺談如何利用開放型問題,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關鍵詞】開放型問題;初中數學課堂;數學思維能力
函數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是實際生活中數學建模的重要工具,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界定的“數與代數”方面的基礎內容。二次函數的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一次函數和反比例函數。這些知識是學習二次函數的基礎。
一、運用條件開放型問題,提升學生思維積極性
開放型問題是相對有明確條件和明確結論的封閉式習題而言的,題目的條件不完備或結論不確定的問題。此類問題的最大特點就是限制條件少。
如圖,該函數圖像是我們學習過的哪種函數的圖像?如何判斷?
若右圖是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像,觀察圖像,能得到哪些信息?
利用圖像情景導入,激發興趣。從圖形出發,讓學生由圖像聯系到函數,初步建立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來研究二次函數的思想。問題引導,回顧梳理。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從二次函數圖像的開口確定a的符號,對稱軸的位置確定a、b的符號關系,與y軸交點確定c的符號,與x軸交點個數確定b2-4ac的符號。
條件開放型問題,給學生提供多種考慮方向,鼓勵學生從角度思維,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寬敞性和機動性。
二、運用條件擴展型開放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度
條件擴展型開放題,是在同一題目的基礎上,不斷增加條件,逐步加深題目難度,引導學生縱橫聯想,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通過回顧知識,解決問題,進一步組織知識網絡圖,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度。
如圖②,當圖像添加對稱軸,又可以得到哪些結論?
在圖中引入對稱軸,目的是讓學生結合圖像進一步經歷回顧二次函數增減性。還可以鼓勵學生關注函數圖像的特殊點,比如將x=1代入函數解析式,從而得到a+b+c>1。
如圖③,當圖像增加定點縱坐標,還能得到哪些結論?能求出函數表達式嗎?若二次函數圖像與y軸交點坐標為(0,3),能求出函數表達式嗎?
函數圖像進一步引入頂點坐標,目的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圖像的能力。在給出頂點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回顧頂點式:y=a(x-h)2+k(a≠0)并利用頂點式求函數表達式。
在問題條件發生變化的同時,學生的思維度隨著條件的添加而逐漸加深。這是一種幫助學生建立知識聯系的發散思維,對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創造力有著重要作用。
三、運用合作討論型開放題,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討論型開放題,條件限制比較少??梢詮牟煌嵌热ニ伎?。這類題目中條件之間有隱含的內在聯系,一題多解,一題多思,“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非常具有挑戰性,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討論中,訓練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廣闊性和創造性。
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由于題目的開放型,導致沒有現成的解題模式,需要學生從多個不同角度進行考慮和深索。總之,開放性的題目給了學生更廣闊的討論空間和思維空間,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也是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思維力。
四、運用隱藏型開放題,培養學生思維的縝密性
在解題時既要考慮問題及明確的條件,又要思考與問題有關的隱藏著的條件。這樣的題目有利于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審題習慣和思維的縝密性。通過此類題的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靈活解題的能力。
在二次函數y=ax2﹢bx﹢c中,函數y與x的部分對應值如下表:
(1)觀察表格,你能獲得什么信息?
(2)猜想這個二次函數的圖像具有哪些特征?
(3)該二次函數中,當x=3時,y=_____。
(4)當x滿足什么條件時,y<0?
(5)你還能設計一個與上面不同的問題嗎?
本題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現,表格中的數據隱含了眾多條件。學生通過“由數想形”,體會“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通過觀察表格,結合二次函數圖像的軸對稱性得到函數對稱軸和頂點坐標;通過函數對稱軸兩邊的增減性來判斷圖像開口;關注特殊點獲得與坐標軸的交點坐標等。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回顧函數的三種表達方式,圖像、表格、解析式。同時經歷了通過表格、解析式來探索函數圖像的過程。解此類題時要引導學生認真分析題意,找出題中的隱藏條件,使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 思維的縝密性。
五、小結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一方面能有效克服學生因長期受傳統題封閉造成的思維定勢,激發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也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和思維能力。《課標(2011)年版》指出“數學教學活動,特別是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此,教師應設計恰當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話可講”。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教學課程標準(2011版)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