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麗華
摘 要: 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促進他們數學思維的發展。作者就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做了闡述。
關鍵詞: 初中數學課堂 教學效率 提高策略
一、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課堂是學生探究知識的主要場所。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他們思維的活躍性,促進他們積極思考,能夠讓學生加快對數學概念和定義的理解,促使他們將新舊知識建立起聯系。在活躍的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他們用積極的心態探究教師布置的課堂學習任務,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堂氛圍良好,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有最直接的作用。在良好、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充分發揮他們學習主體的作用,運用多種方法進行知識探究,能夠讓他們深刻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定義。要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把學生放到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處于平等的位置,讓他們敢于大膽說出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看法,并敢和教師針對不同的意見進行討論。通過積極討論,學生的思路更清晰,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和教師是活動中的雙方,要使教學順利高效地進行,教師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時,教師要對他們的學習起到組織和引導的作用,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對知識進行分析和理解,使他們全面綜合地掌握所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深入把握知識的本質,提高學習效率。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強制性的灌輸式教學,讓學生在被動狀態下學習,不能有效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使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遇到的思維障礙太多,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探究中獲得的進步和成就感體驗作為激勵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動力。在學生的積極探究過程中,能夠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
三、加強師生互動,提高探究效率
在對課堂教學進行創新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中掌握更多數學知識,促進他們數學思維的發展。在高效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和學生進行積極互動,利用教師的教學經驗對他們進行引導,讓學生提高對知識的認識,促進他們探究能力的提高。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學生和教師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有利于課堂教學順利進行。通過互動教學,教師能夠從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及時收集到他們的學習信息,把這些信息作為課堂調整的依據,使學生在遇到思維障礙時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受到啟發,從而深刻理解學習內容。師生積極互動能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擺脫面對教師的壓力,輕松進行思考和分析。在學生進行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對他們的學習進行指導,讓學生能夠把握探究的正確方向,提高學習效率。在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中,學生能夠從各個方面對知識進行分析,從本質上理解和把握數學概念和定義,使他們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不斷提高。
四、運用電教手段,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教學效率的提高,即意味著一個教師用較少的時間和精力使學生掌握較多的知識、技能,更好地發展各種能力,有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應用電教手段可以發揮其優勢,提高教學效率。如教師編寫教案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確定教學方法。課前精心設計問題,設計課堂練習,讓學生在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再用幻燈片顯示出課堂練習題,讓學生在課堂上做,并及時反饋,變系統分析為隨機點撥,優化課堂教學。
五、結合生活情境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高效進行教學,需要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讓他們在教師引導下集中精力地進行知識探究,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作為一節好課的幕后策劃者,其主要任務之一便是創設富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讓每位學習者身臨其中,觸景生情,因為它關系到學生是否集中精力聽課及本堂課能否順利進行。
總之,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和途徑很多,從創設趣味情境,陶冶樂學情感;運用電教手段,優化課堂教學;要多練而且要練在關鍵處;要講究實效,不要追求形式;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等五個方面闡述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力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規律,掌握知識,使學生能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從而真正體現新課程理念,做到“老師教得開心,學生學得愉快;課業負擔減輕,學習質量提高”,達到“減負提質”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