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元
【摘 要】新課程高中物理的高效課堂應該是學生學會學習的課堂,是樸實、簡易的課堂,是做到“放手學生認真自學,給予學生充分獨立的思考,相互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的障礙,引導解決”的課堂。高中物理的高效課堂讓學生在自主嘗試、質(zhì)疑問難、討論合作、自我展示、問題解決、實踐活動中探究學習,突出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
新課程標準把“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作為新的基本理念,新課程高中物理的高效課堂應該是學生學會學習的課堂,是樸實、簡易的課堂,是做到“放手學生認真自學,給予學生充分獨立的思考,相互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的障礙,引導解決”的課堂。高中物理的高效課堂讓學生在自主嘗試、質(zhì)疑問難、討論合作、自我展示、問題解決、實踐活動中探究學習,突出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語言平鋪直敘
不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教學導人無懸念、無疑惑、無問題、無情景,簡單直接,很少關注學生的興趣、需要、個體經(jīng)驗、新舊知識銜接等。有的教師語言欠推敲,以致造成語言不嚴密、隨意和廢話多,對學生理解知識造成一定的干擾。
2、教師獨霸課堂
學生活動空間少,教師上課即講,課堂教學多是以教師“滔滔不絕”的講、學生“綿綿無期”的聽、課后“永無休止”的練為主的“填鴨式”教學,使學生缺乏思考問題、整理習題、歸納規(guī)律的時間。學生沒有感知的過程,對教師講的內(nèi)容理解不透,囫圇吞棗,導致教師所講知識鞏固率很低,不得不依靠布置大量的課后作業(yè)進行強化訓練和重復演練來加以鞏固,使學生長期處于疲憊狀態(tài),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3、假問題充斥課堂
不能啟迪學生的思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雖然關注了師生互動,但往往以預設的教學問題把學生納入自己預先搭好的教學框架(是“演課”而不是“上課”)。教師提問的要么是答案為“是”與“不是”、“對”與“不對”、“好”與“不好”這類不動腦筋的假問題;要么就是事實性的、學生閱讀課本就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這類問題沒有啟發(fā)性,沒有問在關鍵處,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高智力的參與教學活動。難度大的問題提出后又不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學生回答不出來立刻換人回答等。
4、教學方式單一
不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一些教師對所教的物理概念、規(guī)律理解不透,導致對知識的講解方法單一,對學生理解知識造成較大的障礙。有些教師雖然能夠使用多媒體教學,但大多將多媒體當作了板書投影(板書內(nèi)容雖然大大增加,但無法起到畫龍點睛、引起記憶和思考的作用);或者過多地使用多媒體模擬實驗代替?zhèn)鹘y(tǒng)的物理實驗,忽視真實實驗的教學作用。這樣均不能營造良好的教學、學習氛圍。
二、新課程創(chuàng)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策略
為了更好的實施新課程,促進新課程的實施由“邊緣”到“核心”,我們必須加強對課堂的研究和探索,著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打造高中物理高效優(yōu)質(zhì)的課堂教學。
1、合理設計備課預案,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很大程度體現(xiàn)在備課預案上,好的教學預案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備課時,教師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物理思維是模糊的,對學生而言是陌生的、難懂的,所以教師要找準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點、切入點、重難點,以便把握知識脈絡,理清教學思路,設計出適合學生的課堂流程。
第二,切記備課是為學生備的,所有的課程設計必須圍繞學生進行,符合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特征,使學生感悟到物理其實沒有那么難,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的語言描述、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銜接、教學節(jié)奏的快慢、對時間的把握、例題的設置等,都決定著教學質(zhì)量。物理教師除了鉆研教材,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增加物理課堂的人文色彩,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課堂不斷注入生機,形式自己特色風格的講解方式。
2、利用情感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方法
高中物理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以情感策略為主線,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首先,教師要在學習過程中多給予學生肯定、信任和鼓勵,因勢利導打開學生的思維,做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其次,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新,以情景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究與思考。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巧設懸念的趣味問題和游戲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探索心理。在進行圓周運動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在一個透明的錐形瓶中放入一個塑料小球,若要把錐形瓶倒置,但又不能讓小球落出瓶口,其方法有哪些呢?引導學生就此問題展開討論。對于各種方法的可行性,教師先不做評判,而是讓提出方案的學生親自到講臺上來為大家演示,在成功的方案中,有一種便是讓小球沿著錐形瓶的瓶壁做圓周運動,然后漸漸的把瓶子倒置過來。這樣的教學方式,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具有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3、加強實驗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高中物理學本身是一門實驗科學,它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同時,實驗的直觀性也可以用一種更為直接的方式解釋枯燥的理論知識。實驗能力也是高考重點考察的五大能力之一,要求考生能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會使用儀器、觀察分析實驗現(xiàn)象、記錄并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并且能夠靈活地運用已學過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去處理問題。由于操作性要求的限制,高考實驗能力的考察方式不同于奧賽,只能是“紙上談兵”。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如何使實驗能力得到更好的考察,就要依賴實驗命題的方向及方式。如果能激發(fā)學生投入到對物理實驗的觀察,從認識物理現(xiàn)象,到領會物理規(guī)律原理,最終能應用物理知識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那么高中的物理教學就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對物理科的學習也達到目的了。例如:在“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學時,設計“鐵球碰鼻”的實驗,將大鐵球用繩子懸掛在教室天花板上,將鐵球拉離平衡位置,讓鐵球剛好碰到鼻子,然后釋放鐵球,鐵球擺過去,又擺回向?qū)W生“打”來時,學生一齊驚喊起來,但鐵球卻在“千鈞一發(fā)”之際“蕩”回去了,學生順利“脫險”。這一實驗把自然界的機械能守恒定律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啟發(fā)著學生去思考和探索客觀世界。
4、教學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
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離不開多媒體技術(shù)的支持,適當運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化微觀為宏觀,化抽象為具體,提高物理教學效果。例如在引入“萬有引力定律”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牛頓的一些小故事視頻,講“自由落體運動”時,讓學生看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的實驗等等。以這種現(xiàn)代的光影、色形的動態(tài)教學手段做輔助,能夠帶給學生直觀、鮮明的感官效果,從而激發(fā)其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致和積極性,真正做到寓學于樂。
總之,新課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要把知識的形成過程放在首位,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思維過程和思維方式的展露,多讓學生“自己下水游泳”,要在每一節(jié)課都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突發(fā)奇想,暢發(fā)疑問,或由教師提出帶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激情、帶著懸念”走向課外。教師要敢于讓學生親手試一試,變教師的演示實驗為學生親自動手實驗,變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志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