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懿萱
摘要:本文擬從溫州發行小微企業服務券實踐經驗入手,在深入分析此項政策的價值基礎上,詳細論證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券的可行性,為優化財政資金補助小微企業方式,幫助小微企業健康成長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小微企業; 企業融資; 服務券
一、小微企業服務券在溫州的實踐
小微企業服務券是財政資金用于補助小微企業購買相關專業服務的有價支付憑證。該服務券發放范圍為溫州市區范圍內2013年新上規企業及2014年上規培育對象,服務券的使用范圍是經認定的服務機構,主要包括員工培訓、法律咨詢、財務診斷等服務領域。截至目前,小微企業服務券在溫州試行取得了良好效果并積累了寶貴經驗。
二、服務券制度的政策價值
(一)服務券能提高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
在傳統公共服務提供模式下,政府提供形式單一,補償機制不健全,缺乏競爭性及費用制約機制。其中,政府對小微企業的扶持主要采取直接提供服務、直接給部分企業發放補助、通過扶持中介機構服務小微企業三種方式,弊端是使絕大部分投入經費都流入到了無實際服務需求、但有一定公關能力的企業,而真正有需求的企業,卻因種種原因,得不到政府資金的扶持,導致專項資金使用效率大打折扣。小微企業服務券則是把財政資金直接向企業需方投入,改變了經費投入方式,解決了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資金浪費,降低了經費在流轉過程中的實際消耗,讓同等數量的財政資金在競爭機制的激勵下可能轉化出更高的效益。
(二)服務券能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
通過服務券方式,政府角色在發生變化,政府已不再是單純的服務提供者,而是更好地承擔起管理職能。在服務券制度中,首先,小微企業可根據自己實際需求,選擇中介服務機構和服務內容,自主性更強,真正發揮了市場主體作用。其次,服務機構根據小微企業實際需求來提供服務,實現了需求與供給的精準對接,政府、中介機構、企業三者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變化,因此政府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職能和手段也發生了轉變。最后,政府在服務券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通過平臺操作,進一步實現流程簡潔清晰,數據公開透明,這易于政府進行監督管理,也方便社會公眾對政府履職進行監督。
(三)服務券能鼓勵小微企業規范化管理
小微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管理層家族化、朋友化,導致企業經營不規范,科技投入明顯不足。目前盡管市場上有不少的企業管理咨詢公司、財務、稅務外包公司等機構,但存在收費高、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小微企業很難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公司。這造成小微企業是在自發演化的狀態下生存發展,規范化管理的“基因”很難在小微企業中生成,并導致部分小微企業發展成中型企業后仍然處于非規范狀態。針對上述情況,政府通過服務券制度把服務能力強、企業評價高的專業服務機構推薦給企業,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企業享受專業服務的成本,刺激了企業引進專業機構服務的意愿,最終將推動小微企業規范經營和管理。
三、全省實行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券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在資金緊縮、成本上升、小微企業發展陷入困境的背景下,融資服務券推行是小微企業融資制度的一種創新,是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減少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相對于大型企業來說,由于小微企業固定資產較少、擔保抵押物不達標、財務制度不完善以及整體信用度不高等,金融機構為補償額外無法預測的風險,對申請貸款的小微企業,其利率一般會較基準利率上浮,而且還會有一些附加費用,如財務咨詢費、管理費等,導致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顯著升高。據調查數據顯示,52.81%的企業表示融資綜合成本折合成年利率達到了6%-10%,在銀行貸款中,49.26%的企業被收取利息以外的保險費等其他費用,20.28%的企業被附加以貸轉存等條件。在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券制度中,小微企業可通過在線申領,在企業發生融資時,按照事前規定的比例進行相應費用抵扣,一定程度上可縮短小微企業的融資時間,減少其資金成本。
(二)改變財政資金的使用方式
目前,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政府建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金制度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貸款風險補償保障,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缺陷。一是貸款風險補償模式單一。二是貸款風險補償資金來源和時效受限。三是貸款風險分擔機制不完善。銀行和擔保機構之間貸款風險分擔機制不健全,彼此無法形成互利共贏的局面。這種創新方式確保了小微企業獲得融資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并促進了金融機構之間的公平競爭。
(三)增強小微企業尋求融資服務的主動權
在以往尋求融資過程中,從自身原因看,小微企業普遍存在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弱、財務制度不完善、信用記錄不完整以及對融資信用的重視程度不夠等問題,從而導致企業與金融機構及其中介的談判能力較弱。從外部環境看,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逐步加快的,銀行貸款定價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對單個的小微企業極為不利。而融資服務券項目可以通過捆綁談判,為小微企業爭取利率優惠,并幫助小微企業從中選擇適合的金融機構。此外,良好的信用是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政府通過嚴格設定持券條件來篩選企業,無疑幫助小微企業樹立了良好的信用形象,也有力增強了小微企業尋求融資服務的主動權。
(四)提升融資機構的服務水平
目前,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是小微企業較為理想的融資渠道。但由于信貸風險過大、交易成本高以及資金量不足等問題,銀行等金融機構普遍存在惜貸現象。通過融資服務券,一方面,服務機構可零門檻進入平臺提供服務,無形中引入了競爭機制。另一方面,政府可利用平臺對服務機構提供的服務費用、內容、質量等進行監督管理,尤其是小微企業對服務的評價反饋進行評估分析,引導各金融機構逐步開發適合小微企業需求的產品及服務,幫助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