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省蘭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主體參與型教學受到各學科教師的青睞。學生主體參與型教學主要是以調動學生參與為主要目的,在學生參與的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程知識。主要以學生主體參與型教學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關鍵詞:主體參與;初中物理;設計
在初中學習階段,由于課程設置的難度不斷加大,物理學科的深度趨向于增加,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點變得比較復雜,所以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方面應該找到新的突破點,不要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呆板式教學,著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效果才會明顯增加,教學質量才會得到保證。我們從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及課后復習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課前預習的設計
課前預習對于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學生在課前對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學習,學生對教師所講解的知識會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在這一環節教師應該予以科學的指導。
(一)對預習的知識有效篩選
初中物理教師在安排學生進行課堂預習之前,自己首先應該對安排的任務進行有效的篩選,因為有些章節所包含的知識和內容比較多,學生不容易在短時間內理解和掌握。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這一環節要幫助學生篩選預習的重點,只有最重要的知識內容才能幫助學生提高預習效率。
(二)安排適量的預習題
除了幫助學生篩選重要的知識,初中物理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安排適量的預習題。預習題主要的作用是在學生預習完重點知識內容后,能夠幫助學生對預習的知識進行鞏固,同時在練習預習題的過程中,也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課堂教學的設計
(一)注重課堂導入環境
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是現階段教師的基本目標,例如,在學習小孔成像這部分時,老師可以通過展示小孔成像的幻燈片,然后提問小孔成像產生的原因,從而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除此之外,在課堂導入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時,這時教師的注意力應該轉移到幫助學生進行問題探討,同時初中物理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小組合作學習或者是發表自己想法的機會,例如,讓學生親身做實驗來證明實驗的結論,學生會因為自身的參與而更加深入地研究這部分知識,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師所教授的課程。
(二)精講多練
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把所講解的知識濃縮,就是要精講,而不是泛泛的講解,精講能幫助學生把握核心知識點。與此同時,再針對相關的課程知識,設置較多的練習題,鞏固學生所學的物理知識,除此之外,初中物理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創造能力。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比較開闊,每個學生的思考方式都是不同的,初中物理老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創造能力,同時要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比如,開展物理課外實驗,在現實條件的允許下,保證學生自身的安全,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課外物理實驗。例如,聲音的傳播、簡單的機械和功、物體的運動等這幾部分的學習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驗活動。這樣的話,不但會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同時也能讓學生對學習物理產生熱情,不斷樹立他們學習物理的自信心。
三、課后復習的設計
大部分的教師都比較注重課堂預習和課堂教學的環節,對于課后復習環節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而課后復習恰恰是檢驗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學生不能進行課后復習,那么時間久了,對所學的知識會逐漸遺忘,以至于學過的知識等于“白學”。因此,為了克服這一弊端,初中物理教師必須對課后復習進行有效的設計,對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幫助學生加深印象。而對于學生來講,身為參與主體,就必須進行角色轉化,在課堂授課前,積極配合老師安排和交代的任務,對課程知識進行有效預習;在授課過程中,學生應該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老師的講課中,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或是提問自己不懂不會的知識點;課后,學生應該善于總結老師所講解的知識點,把重點和難點歸納總結,并且可以與之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聯系,以便更好地知道自己學習的漏洞,及時進行修補。只有教師與學生兩者之間進行合理的配合,才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保證教學的質量,優化教學效果,完善教學結構,從而推動物理教學的快速發展。
綜上所述,在當今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活躍課堂氣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他們熱愛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的興趣。除此之外,初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物理實驗教學的方式,完善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習的效果也會遠遠超出老師單純講課的方式,并加以指導和訓練,只有在師生雙方共同努力的前提下,學生的主體性才會充分地展露出來,而我們初中的物理課堂教學才會更加有聲有色,才會實現質的突破。
參考文獻:
[1]賈麗彩.初中物理學生主體參與型教學模式探究[J].學周刊,2015(8):94.
[2]汪皓月.初中物理學生主體參與型教學模式的建構[J]. 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8):53-5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