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光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占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不僅僅對于小學生語言知識的掌握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有著顯著的影響,同時還影響著小學生對于閱讀情感的培養。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是采用分析式的教學方法進行閱讀教學,為學生講解課本中的內容以及意義,而忽視了學生對于感性體驗的訓練,這種情況對于小學生日后的閱讀學習有著很深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對于教學的要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體驗式教學,增加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的情感體驗。針對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及其建構作了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建構
一、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的內涵
在體驗式閱讀教學中,最為核心和關鍵的是體驗,通過讓學生去體驗來感受作者的文本,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置身在作者所處的環境下,做到與作者、文本的融合,從而增加自己的情感體驗,對于某一文本形成自己的認識。
二、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的建構策略
體驗式閱讀教學,憑借著其具有心理學、教育學的教學思想,是我們目前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所推崇的一種閱讀和學習的方式。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發展尚未成熟,還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小學語文教師可能就是小學生學習語文道路上的啟蒙教師,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作用便顯得很重要,為了提升小學生閱讀教學的水平,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體驗式教學,主要的策略如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教學中,加入情境教學法的元素,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有限,因此,為了提高體驗式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質量,教師首先需要在課堂上為小學生創設一些符合學生發展特點、易于學生接受且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和水平的情境,學生在這些常見的情境中,能夠充分地發揮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積極地與教師進行互動和交流,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通過體驗這一過程產生積極的閱讀需要和情緒反應,從而提高體驗式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效率。
此外,教師在設置情境時應當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差異性原則。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對于閱讀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況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法,應當對學生因材施教,在創設情境時要做到因文而異,根據每篇文章的特點設置適合的情境;(2)直觀性原則。教師在設置情境時要考慮到學生自身的發展特點,由于他們的認知水平有限,教師在設置情境時要做到較為直觀、形象,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進行切身體驗;(3)生活化原則。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教育中越來越注重教學內容的生活化,這樣學生才能不斷地去發現自己課堂上所學的內容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感受到學習對于他們的生活而言是有用的,因此,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盡可能地選取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便于學生接受。
2.品味語言,豐富體驗
教師在為學生創設了相應的富有生活化的情境之后,就應當引導學生通過體驗文本、感受文本語言來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來品味文本的語言,這個“讀”包括泛讀、朗讀、默讀等各種方式;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聯想和想象來品味文本的語言,通過想象,對過去已經形成的某些暫時聯系重新組合,教師通過挖掘文本中的生動形象的描述,對學生提出問題,促使學生進行創造想象。
3.組織對話,深化體驗
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僅僅要加強學生、教師及編者之間的對話,同時還要幫助學生培養其組織語言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上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首先要傾聽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進行個性體驗表達,巧妙地設置一些設問,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
4.協商評價,升華體驗
經過師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持續對話,能夠引發學生進行反思,學生通過反思這一過程可以使自己的體驗得到升華。在學生反思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發揮學生評價主體的作用,讓學生能夠有機會在接受別人評價的同時也能夠評價別人,經過相互之間的評價,學生可以使自己的表達能力得以鍛煉,了解別人的想法,從而在日后的學習中也能夠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和進行評價,勇于提出質疑,同時也要勇于接受別人對自己的一些負面的評價。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自身情況,從學生的立場和角度上去思考問題,并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通過體驗式教學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表達自己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靳立芳.如何建構小學語文閱讀的體驗性教學[J].新疆教育,2013.
[2]顏軍.“感受—升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體驗模式建構[J].考試周刊,2015.
[3]包開忠.淺議農村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方法初探[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
[4]李淑霞.如何建構初中語文的體驗性閱讀教學[J].新疆教育,2013.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