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江
摘 要:高職院校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是高職院校整體文化建設的基礎部件,作為宿舍管理的精神指導,有著自己的屬性與特點,一定要積極應對,探索這一視角下的宿舍文化建設路徑,為高職文化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宿舍文化 建設路徑
宿舍作為學生的主要活動區域,在學生學習、生活與娛樂中具有多重功能。這里他們可以最大限度張揚個性,展現自己特點,這恰恰為宿舍管理帶來難度。其中張弛程度很難把握,伴隨著目標與行為,宿舍文化建設責任與義務彰顯出來。
一、高職院校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現狀
1.網絡文化充斥,價值選擇迷茫。
網絡文化已經成為宿舍文化的主旋律,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宿舍再也不是高談闊論的場所,人人都成為低頭一族,相比較于同宿舍幾位同學,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網絡似乎更吸引人的注意力。網絡是一個開放的環境,其中傳達出的價值也是多元的,不能否認的是,網絡的確可以幫助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但是網絡內容五花八門,網民們的素質良莠不齊,對缺乏家長監管,自我意識又完全不成熟,缺乏分辨真偽、善惡能力的高職生來說,網絡可謂陷阱重重。而且網絡管理十分困難,宿舍網絡管理系統不成形、不成熟,無論是報修、請假、調換、申請,經常出現無人管理的局面,即使有人管理,管理人也并不在宿舍區域辦公,接受信息、處理信息往往不能同步,有的事情還需要輔導員處理,這就會造成信息處理得嚴重滯后,甚至未等到處理就已經中斷,久而久之,造成一種實質上的無人監督,整體宿舍管理呈現出無效化。
2.集體意識淡薄,養成教育缺失。
目前高職學生都是“90后”,這一代人個性張揚,都希望顯示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很難在日常交往中達成融合與統一,誰也不愿意接受和自己不一樣的價值觀,不愿意遷就別人的生活習慣,在全部是優秀生或全部是后進生的宿舍里表現得更為明顯。另外,后進生宿舍中彌漫著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的風氣,成為宿舍集體惡性事件的苗頭,最終釀成惡性社會事件。每一所學校都強調宿舍安全的重要性,但是日常積累下的惡因得不到重視,即使重視了,也很難有積極的對策。暴露出養成教育在整個這一代人中的缺失,受到耳濡目染的影響,學生已經形成自己的思維定式,要想通過集體文化單方面的熏陶加以改變,是非常非常難的。
3.文化建設固守成規,缺乏創意。
高職院校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和其他高校并沒有什么不同,針對高職院校特點進行活動組織與開展的情況比較少見,學校管理層更多的是從大局上對安全文明檢查、考勤制度檢查進行管理,日常精神性文化建設因為不具備明顯的政績作用,所以在學校管理層面并沒有得到重視。偶爾出現的文化建設活動常常因為“組織單位雖然不同,內容卻高度相似”而造成參與人疲憊與無識,大量重復建設,使高職院校宿舍文化建設始終像是一潭死水,沒有創新。
二、高職院校宿舍文化建設路徑
1.深化“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
宿舍作為學生休息的場所,人人都在此有自己的空間,宿舍文化質量決定了學生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首先要確定的是宿舍為學生服務的這一性質。作為學生宿舍的管理者,其要認識到這一屬性,圍繞這一屬性做工作,主動發現學生在宿舍中的實際需要,體驗學生的住宿感覺,站在學生立場思考自己需要什么樣的宿舍環境,平日將工作做到細處,不能等到問題出現了再被動應對。如果提前做出宿舍完善改進方案,將學生個體化感受放在第一位,就不會出現宿舍惡性事件,偶爾發生的小事也會得到積極解決,學生感受到人文關懷,感受到宿舍的溫暖,自然就會規范與完善自己的行為。
2.建立宿舍網絡服務系統。
互聯網領域的先進性常常在教育教學中使用,實際上,宿舍作為學生個人生活的空間,其利用率與心理歸屬感遠遠超過課堂,因此應該將互聯網技術引入宿舍管理系統中,在完善宿舍功能、提高宿舍服務水平等方面有效使用。如學生進出宿舍的門禁系統可以增強宿舍管理的安全性,局域網的建立、APP的開發等可以幫助學生在第一時間和管理員取得聯系,處理好宿舍的突發性事件。另外,利用互聯網進行管理,可以大大減少中間環節對時間的浪費,減輕輔導員的工作負擔,提高宿舍管理與服務效率與質量。
3.挖掘文化內涵,拓寬傳播途徑。
宿舍要想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文化,應該適當舉辦一些活動,這些活動要有明確的目的,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所以要做到保質保量,重點打造主體活動。如組織學生宿舍裝飾大賽,將學生的創意發揮到生活空間中,打造屬于自己學校的校園風景,當宿舍裝飾大賽成熟后,還可以將這項活動引申到宿舍樓層裝飾大賽、宿舍樓體裝飾大賽中。這樣一來,就能促進學生宿舍樓層、樓棟甚至公寓內全體同學的交流,充分發揮學生創造美的能力,陶冶審美情操。通過美化宿舍“小家”,熱愛學?!按蠹摇?,升華個人情感。另外,還可以舉辦宿舍創意攝影大賽,將學生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捕捉下來,做成攝影聯展,進行宿舍文化的二次傳播,有利于文化創造與升值。
與之配套的是,文化建設必須有相應的宣傳,加大宣傳力度,傳遞校園文化的正面形象,可以利用校園微博、校園微信、校園廣播站進行校內校外宣傳,有助于及時了解師生動態,建立社會公眾形象,讓師生參與其中,增強主人翁意識。
參考文獻:
[1]朱軍.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研究[D].湖南大學,2009.
[2]崔大勇.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9.
[3]李向東.大學生寢室文化現狀與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07.
[4]黃麗瑾,王美玲.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新探[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04).
[5]張柏齡.大學生宿舍文化尋蹤與探微[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