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元曦
【摘 要】消防隊伍建設關系到人們群眾經濟財產和生命健康安全,但是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消防警力嚴重不足,尤其是專業消防隊伍,在編人員數量相對較少,很難滿足新形勢下消防工作的需要。多種形式消防隊伍是近年來新出現的消防模式,通過結合社會企業力量,對于進一步保障城市消防安全有積極推動作用。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尚處于初級階段,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問題,探尋隊伍建設的優化措施顯得十分關鍵。
【關鍵詞】多種形式 消防隊伍 建設現狀 優化措施
多種形式消防隊伍能夠有效解決專職消防力量不足的問題,尤其適用于像我國這樣人口基數大、人口密度高的國家。但是由于缺乏現成的可借鑒經驗,我國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的建設尚處于“摸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文章結合工作實際,首先分析了我國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的主要形式,隨后指出了其建設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最后就如何優化隊伍建設提出了幾點可行性建議。
1 我國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的主要形式
1.1 政府專職消防隊
政府專職消防隊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市政府財政劃撥,消防隊日常所用的車輛、消防設備、訓練費用都有專項撥款進行支付,并且任職消防員與公安現役部隊成員享受同等待遇。政府專職消防隊的領導干部由同級的的公干消防機構派遣,基層消防隊員通過常規事業單位招聘形式選拔,對于具備任職資格的消防員,簽訂用工合同,并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實習訓練。集訓工作結束后,將這批消防隊員安排到市區各個消防隊,實施軍事化管理。在事業單位體制改革后,政府專職消防隊人員由“選拔制”轉變為“聘任制”,激發了在職消防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具有較高的推廣借鑒價值。
1.2 企、事業單位專職消防隊
企事業單位專職消防隊的資金來源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企業、事業單位自籌,即將企業、單位日常盈利的一部分劃撥到專項資金中,用于消防隊設備更新、維護;另一部分有當地政府劃撥資金,但是根據企事業單位性質的不同,資金劃分額度也會有所差別。企事業單位消防隊主要負責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在一些規模較大、包含家屬住宅區的單位,還應承擔其日常的消防安全宣傳工作,提高居民的消防意識。
1.3 企業(政企)聯合消防隊
通過企業之間聯合出資,或是當地政府與相關企業之間聯合出資組建的消防隊,其主要負責區域大多數是市區周邊企業的消防安全工作。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建設不斷推進,城市郊區和鄉鎮逐漸向城市化靠攏,由于這些地區地租相對便宜,因此許多企業都建立在城鄉結合處。企業(政企)聯合消防隊的主要職能就是做好企業日常的消防設備檢查,定期開展企業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教育,從根本行杜絕企業火災隱患。此外,這些企業大多從事化工生產、重工業生產以及農藥化肥生產等,一旦發生火災,不僅會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而且還會產生生態污染。因此,企業(政企)聯合消防隊的責任重大。
2 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明確管理標準,監督機制運行不暢
目前,無論是政府直接負責的消防隊伍還是企業聯合出資的專職消防隊伍,其本質上都是遵循“誰受益、誰出資”的組建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的人員選拔標準難以得到統一,具體的隊伍管理標準也不夠明確,很容易出現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專業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這種隊伍不僅很難完成日常的標準化消防演練,消防能力難以得到補充和提升,而且難以做到令行禁止,對于消防工作質量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2.2 法律上有許多空白點,責任、權限等方面的規定都不明確
我國《消防法》第三十三條對公安消防隊在滅火中的緊急處置權作了明確規定,而對其他消防隊卻沒有規定,其他消防隊只有服從公安消防隊調動指揮的義務。那么,非公安消防隊在撲救火災時,有沒有緊急處置權呢?如果公安消防隊不在場,又需要處置,怎么辦?不處置后果誰承擔,處置后出現問題后果誰又承擔?非兵役制消防隊伍的消防車輛掛免費牌問題也沒有妥善解決。國家并沒有相關對非兵役制消防隊免征費用的規定。雖然它們承擔著同樣的任務,但享受不到同樣的待遇,致使它們本來經費來源都無法保證情況,又增加了不合理的支出。
3 優化多種消防隊伍建設的具體措施
3.1 采取有效措施保證隊伍的經費來源
地方專職消防隊由當地政府組建,所需經費由當地政府負責。同時對合同制人員的工資、服裝、福利、醫療、勞動保險等費用要納入預算管理,按月撥付。對一些經濟欠發達、經濟較為貧困的縣,縣級財政負擔不足的,市財政應補助一部分,列入預算。例如山東省此類專職消防隊由鄉鎮政府出資籌建并購置消防裝備,專職消防隊員在退伍軍人和民兵中招聘,業務經費和消防隊員工資由當地政府撥款或由政府出面協調籌集解決。
3.2 完善評價考核機制,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
(1)以考促訓,保障各項訓練內容的落實。建立以工作實績為導向,由品德、知識、技能等要素構成的評價考核制度,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消防員;建立與崗位貢獻緊密相連,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的激勵機制,激發隊員的積極性、創新性;不定期進行目標考評,實行獎優罰劣,優勝劣汰。(2)通過各種渠道開展人員培訓建立系統培訓、專項培訓和上崗培訓、在職培訓相結合的培訓機制。通過在崗培訓,即邀請公安消防部隊、消防院校或其他相關單位的專業人員深入到新建隊中,協助建立起正規的工作、生活、學習、執勤、訓練等各項制度;接受專業院校的教育,即通過委培、代培等形式,把素質好、有發展前途的隊員送入消防院校進行專業培訓;定期到公安消防部隊輪訓;是以會代訓,通過邀請專家短期授課、召開現場會、經驗交流會等形式,推廣先進經驗,相互學習,以提高業務素質。
4 結語
不可否認的是,現階段國內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仍然存在諸多亟待改進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單位和人們群眾的工作、生活安全。這就要求相關政府部門、企業單位加強重視,適當做出財政傾斜,確保各種形式消防隊伍都能夠與時俱進的完成設備更新和技術培訓,從而不斷提升消防安全能力。
參考文獻:
[1]郭鐵男,張志才.在發展與規范以地方政府消防力量為主體的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座談會上的講話[J].消防周刊,2015(10):142-144.
[2]楊千文,李文才.淺談新形勢下如何提高專職消防隊滅火救援能力[J].時代消防,2011(10):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