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萍
(江蘇蘇州市吳中區臨湖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江蘇蘇州 215105)
戶外寫生課堂 讓幼兒美術教學更有意義
陸 萍
(江蘇蘇州市吳中區臨湖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江蘇蘇州 215105)
為打造高效課堂,賦予幼兒美術教學更多意義,美術教師應轉變觀念和教學方法。對幼兒美術而言,戶外寫生的價值和作用非常大。本文先論述了戶外寫生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的意義,然后從原則、方法和評價三大方面切入,分析了如何有效地開展戶外寫生課堂。
戶外寫生;幼兒美術教學;創新;體驗感悟
戶外寫生是一種常用的繪畫方法,也是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對開拓學生視野、培養美術技能和提高審美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但在傳統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課堂理論,忽視戶外寫生,以至于整體教學水平不高。素質教育對學生的創新意識、理論實踐結合程度更為重視,所以為了使幼兒美術教學更有意義,給學習增添趣味性,有必要開展戶外寫生課堂。
美術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培養興趣非常重要。傳統課堂更適合理論教研,雖然也能進行寫生,但是面對準備好的靜物,學生很容易感覺到死板和乏味,久而久之,可能會失去對美術的興趣。幼兒活潑好動,好奇心重,求知欲強,對感興趣的事物能夠投入全部精力。戶外寫生即走出課堂,走入生活和大自然。面對多媒體中的河流動態圖與大自然真實的河流,哪個教學效果更好一目了然。
受年齡限制,幼童的眼界和見識都比較狹隘,平時的繪畫更擅長記憶畫,即觀看某物體后進行作畫,也有示范臨摹的教法。但這些方法太過機械化,容易限制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對小學美術教學而言,想象力和創造力異常關鍵,而觀察和素材積累則是前提條件。戶外寫生可以擴大學生與生活、與社會的接觸面,見識更多的人和事,能夠拓展視野,提升其創造力。
戶外寫生包括風景、人物等,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入畫。不管畫的對象如何,每個學生必須具備基本功。幼兒美術課多為簡筆畫,教學大致可分為“觀察—思考—記憶—加工—表現”幾個步驟。因為年齡太小,幼兒在8歲之前其實很難真正掌握寫實能力,所以戶外寫生重在拓展思維方式,最大限度地由他們自己發揮想象去畫,在比例、形狀等上面不做過多的嚴格要求。隨著幼兒眼界的開闊和創新思維的形成,發展其他能力的難度會明顯降低。
很多幼兒覺得美術課枯燥,因為沒有東西可畫,沒有體會到創造的樂趣。究其根源,是因為其閱歷不足。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如果沒有一定的生活積累,很難有優秀的作品誕生。戶外寫生主張走向生活,體驗生活,感覺周圍人的喜怒哀樂,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細節,然后進行藝術提煉和加工。可見,多開展戶外寫生課程,能夠幫助幼兒養成觀察和體驗生活的習慣。
第一,循序漸進原則。相比于教室的悶躁,戶外視野開闊,風景千變萬化,按照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對戶外寫生多半是持迫不及待的態度。雖然激情燃起,但其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控力較弱,一方面會感覺面對風景無從下手,另一方面可能會陷入游玩嬉戲的誤區。這就要求教師加以引導,從簡單、細微的事物做起,比如畫一朵白云、畫一只鳥、畫一座房子。隨著對戶外寫生模式的適應力增強,基礎技能得以提升,可適當增加難度,鼓勵幼兒給房子添上其他景物,或者畫飛鳥時勾勒出天空。如此鍛煉幾次之后,可布置一項綜合作業,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見識畫出一幅大自然風景圖。有的學生畫山水,有的學生畫小房子,還有的學生能夠增添動物。總之,戶外寫生需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由易到難,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體,步步開展。
第二,體驗感悟原則。戶外寫生的本質是一種實踐性、綜合性活動,需要幼兒觀察思考、聯想記憶、布局構思,直至最后畫成。素質教育提倡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學生必須全體主動參與,深入生活和大自然,增加情感體驗和感悟。這是戶外寫生的途徑,也是目標,教師應控制好秩序,以免部分幼兒趁此時機交頭接耳,做些與課堂無關的事。
(1)準備階段
教師選擇寫生地點時,需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綜合教學內容具體而定。一般來說,日常生活中見過的次數越少,學生的好奇心越濃,可選擇與他們的生活環境差異較大的地點。為提高教學檔次,賦予課堂更深刻的寓意,盡量選擇擁有深厚文化積淀的地點,比如歷史遺跡、自然山水等。寫生應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出發之前要對寫生地點和本節內容有所了解,教師需提供一定的信息,把精彩之處說一半、留一半,既能吸引幼兒興趣,又能保持神秘感,在幼兒疲倦時可為其提供創作激情和內驅力。
(2)寫生階段
教師應轉變觀念,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標準去要求兒童,應把握他們的年齡特點。寓教于樂無疑是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師可將游戲融入其中,通過做游戲的方式,鍛煉他們的寫生技能。比如,組織幼兒到歷史名城參觀,可讓他們帶著任務自由活動,引導他們去尋找自己最感興趣的風景,并把它的特點、外形、由來等都弄清楚。綜合運用多個器官,除了眼睛觀察,幼兒還要學會聆聽、感觸、思考。在觀看完某物體后,可輕輕撫摸,感受其質地;或輕輕敲打,聽其聲音。經典的美術作品不僅給人以美的視覺享受,還能夠調動讀者的各個器官,將全部精力投入其中。
教師需科學引導,增加與幼兒的交流互動,確保集體都能積極參與。教師要鼓勵幼兒發揚個性,展現個人魅力,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增強其自信力;培養其自主思考的能力,大膽發揮想象,莫拘泥于已有事物,敢于把自己心中的觀點畫出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隨著年齡增長,他們需要自己思考,把自己的感受轉化成線條和顏色。
寫生課結束后,學生需要及時上交作業,教師應以寬容的態度和長遠的眼光看他們的作品。成年人和兒童的世界大不一樣,很多新穎的想法都來自兒童獨特的視角,教師要予以包容和鼓勵。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教師的評價應該客觀真實,點明學生的亮點,增強其自豪感。重視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兼顧,根據他們在寫生過程中的表現,以及最終作品進行評價。也可以嘗試學生互評的方式,既是對其鑒賞能力的鍛煉,又能拓展思路,提高總結概括能力。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問題。在寫生中,不能太過依賴模仿,而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在幼兒美術教學中增設戶外寫生環節,不僅僅是教育改革、提高教學水平的需要,更是進行美育、實現藝術的重要途徑。走進生活和大自然,從中尋找快樂,感受外在世界和美術的魅力,師生互動,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表達個性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1]王奇宇.戶外寫生讓學生熱愛生活[J].現代交際,2013,20(10):221.
[2]姚志敏.寫生考察課在美術教學中的意義[J].考試,2009,22(9):8-9.
[3]楊俊峰.戶外寫生在美術教學中的意義[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5,30(18):203-204.
[4]章曙光.藝術來源于生活——論戶外寫生在美術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2016,28(10):135.
[5]張國娟.大班幼兒戶外寫生的組織與指導[J].教育導刊月刊,20136,26(1):48-50.
陸萍,1989年生,女,蘇州市骨干教師,主要從事幼兒園教育教學、教研科工作,中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