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英
【摘 要】首先分析了中職數學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數學是很多專業課程的基礎,而目前的中職數學教學現狀并不樂觀,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中職數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措施,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促進專業課教學。 【關鍵詞】中職數學;教學改革;專業課
一、中職數學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數學的重要性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的科學,是揭示自然、社會規律的語言和工具,是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都要用到數學,數學已經成為人們必需的文化素養,數學教育大眾化已經成為時代的要求。數學是自然科學等的基礎,并在經濟和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大綱》指出:“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是從事科學和技術工作的基礎,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可以使我們更好地了解我們賴以生活的充滿信息的世界,數學教育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一直倍受人們關注的基礎課程,始終處于重要的地位。
2.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
中職數學教學與普通高中數學教學不同,中職數學是職業技術教育中的文化課,而非專業課。數學作為學習其它專業課的理論和技術工具,其應用非常廣泛,這在職業教育教學中早已得到證實。職業教育以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人才的培養目標,所以說,應該將數學作為中職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基礎,為學習專業課程服務。但是,傳統的中職數學教學中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從所用教材來看,我們目前使用的教材均為中等職業教育的規劃教材,具有較高的系統性和通用性。然而我們是中等職業學校,既然是“職業”學校,就應該具有“職業”特點,也就是要突出各專業的不同要求,每個專業應該有該專業自己獨特的教材。現在,專業課都有專業課的教材,而各專業的數學教材也應與專業要求相匹配,但是,目前為止尚無合適的與專業配套的數學教材形成。
(2)從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看,教學計劃中數學課與其它專業課設置界線分明,缺少學科之間知識的相互滲透。數學教學與專業教學嚴重脫節,導致學生學習目的性不明確,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應用一片茫然,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與專業課要求之間的關系知之甚少,而且數學課開課時間一般先于專業課,等到專業課教學中用到某一部分數學知識時,學生往往對已學過的數學知識忘得一干二凈,成過眼云煙了。所以說,目前的數學課教學并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功能。
(3)從教學方法來看,數學課的教學方式方法比較單一,一般以課堂純理論教學為主,“滿堂灌”的現象比較普遍,輔助教學手段缺乏。中職學校學生的基礎知識相對比較薄弱,學習被動,大多數學生沒有主動學習數學的愿望。不僅如此,他們對數學等基礎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產生排斥和厭煩心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基礎差,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覺得學習無用,學了也白學,與現實脫離,因此,學生厭學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而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好采取強行灌輸的形式。這種單一、機械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越來越反感,從而進入了惡性循環。
二、中職數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措施
傳統的教學方式在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學中與專業課教學嚴重脫軌,已經不能適應職業教育的特點。中職學校的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也不能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他們能否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主要取決于任課教師對數學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否和生產實際密切相關,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因此,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是加強中職數學的“實用性”教學,通過數學拓寬對專業知識的深入認識,讓學生懂得數學的價值。具體措施如下:
1.提高數學應用能力、促進專業課教學
(1)進行數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合理安排課程體系,注意授課內容之間的銜接和協調,統籌安排課程內容、教師資源與專業課之間的關系。
(2)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數學教學目標,并據此選擇適合的數學教學內容。針對各專業的不同需求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組織,靈活運用案例式、模塊化、任務驅動化的教學方法,以滿足專業課的項目教學的需要。
(3)數學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合作,鼓勵共同開發編寫中職數學教材,促進學生數學素質提高的同時也有利于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應用能力的提高,做到課程內容之間的靈活整合。數學教學過程中也要有意識地結合專業課內容進行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應用的能力,讓學生認識到實際生產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問題。在專業課教學中,也要注意運用數學的功能,用數學知識解決專業課中的相關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培養其數學應用意識,將書本知識與生產實際相結合,使學生的數學知識與專業技能兩方面都獲益。
2.探索數學課與專業課的聯系,制定服務策略
(1)合理制定與專業課相適應的數學教學計劃和服務宗旨。
(2)優化整合數學教學內容,以適應專業課教學需要。
(3)恰當地提出數學教學目標,以適應各專業特點。
(4)采用恰當的數學教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意識。
(5)結合專業設計案例,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
(6)開展數學建模比賽,深化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促進專業課教學。
總之,要根據本校設置的專業課合理安排數學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實施層次化教學,能夠使好學生“吃得飽”、中等學生“吃得好”、較差學生“吃得了”,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各有所得。
【參考文獻】
[1]趙林.中職學校數學課程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職教通訊,2016(3)
[2]凌貽清.中職數學課程現狀及改革建議[J].教育與職業,2014(20)
[3]趙亞聞.中職數學教學反思與探討[J].新課程學習(上),2013(6)
[4]何易.項目驅動教學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