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
摘 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規劃也成為當前政府和人民比較關注的一個重點話題。而在實施城市規劃的過程中,時空動態評價又是影響城市規劃實施的主要因素。通過建立健全時空動態評價機制,不但能夠對城市規劃的優缺點進行檢視,還能夠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城市規劃;時空動態評價;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 TU9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7)04-116-2
0 引言
城市化建設是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體現之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全國上下各個城市都加快了城市擴張的速度,而城市擴張需要做好城市規劃的工作,所以各地政府都對此引起了重視,積極開展城市建設規劃工作,采用時空動態評價機制完善城市規劃中的不足,并對城市規劃實施工作進行指導,以便于更好的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發展。建立健全時空動態評價機制,不但能夠對城市規劃的優缺點進行檢視,還能夠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 城市規劃實施中的時空動態評價概述
城市規劃的時空動態評價包括兩部分內容,一個是以時間為評價標準的評價機制,另一個是以空間為標準的評價機制。兩者綜合起來就是對整個城市進行科學合理規劃的動態評價機制。而運用時空動態評價機制實施城市規劃,能夠更好的提升城市規劃工作的整體水平。
在城市規劃的空間動態評價方面,因為局限于對城市規劃實施效果的描述,不僅對城市規劃在內的空間擴展影響因素分析沒有涉及到,而且也沒有涉及到對城市規劃空間控制成效的時間和空間的尺度對比分析都沒有涉及到。所以,在實際的城市規劃空間動態評價上,還需要相關人員認真識別城市規劃在城市擴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對城市規劃中的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進行對比,做出客觀詳細的城市規劃實施評價結果。而怎樣識別城市擴展驅動力的時間和空間維度特異性,還需要負責城市規劃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認真分析,為實施城市規劃的時空動態評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 城市規劃的時間動態評價
以畢節市為例,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到二零一五年之間,畢節市共實施了兩次城市規劃。如果要對城市規劃進行時間動態評價,還要在畢節市兩次城市規劃的基礎上,對其采取有效的動態分析。畢節市中心城區 2010 年常住人口規模為 85.09 萬人,2014 年常住人口規模為 87.15 萬人,4 年來常住人口增長了 2.06 萬人,已超過現行總體規劃預測到2015年的 65萬人口規模目標。究其原因,一是現行總體規劃采用的人口現狀數據不準確,201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實際值為 85.09萬人,而現行總體規劃采用現狀數據為 37 萬人,導致預測值偏低;二是目前中西部縣域經濟發展加快,區域化格局不斷加強,畢節市中心城區整體常住戶籍比呈下降趨勢,人口流出速率開始逐步減緩,部分外流人口回流。畢節市的城市格局相對比較分散,通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各區的經濟水平已達到小中城市的規模,而畢節市的城市規劃時空動態評價機制,還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本市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時間動態評價分析措施。
對各個時期城市規劃自變量與因變量的函數關系進行分析,并從時間角度動態評估城市規劃方案,不同時間段Logistic內部的l__bdtwn、l__cty、g__agri、l__twn、l__tam、g__corf以及s__rrl其實就是畢節城市規劃過程中的相關區位變量,而與之相對應的分別為:鎮行政邊界吸引力、新城中心吸引力、農業用地適宜性、鎮中心吸引力、河流吸引力和城市中心吸引力等。
動態評估城市規劃時間課件,畢節市城市規劃期間,城市擴展的驅動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而且,政府和市場在城市擴展中起到的作用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具體的表現就是時間的加深,在很大程度上減小了城市擴展中政府驅動力影響,市場影響城市擴展機制也逐漸增加。
除了上述的分析以外,從城市規劃的時間動態評價中可以了解到,畢節市在進行城市規劃時,城市規劃的吸引力中心并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而發生任何改變,表明畢節市實施城市規劃任一階段的城市吸引力中心均為城市主中心。通過以上時間動態評估能夠將畢節市城市規劃過程中未充分保護農業用地直接反映出來。
3 城市規劃的空間動態評價
從根本上說,城市規劃時間評估與空間動態評估存在類似性,空間動態評估在評估城市規劃方面的主要作用在于有助于城市規劃工作者能夠清晰人事城市規劃期間的空間異質性,通常而言,城市規劃空間動態評估和時間動態評估存在密切相關性,而且兩者只有結合起來才能對城市規劃的整體效果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
畢節市是以區域劃分來實施城市空間動態評價的。畢節市中心城區 2010年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28.56平方公里,2015年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52.16平方公里,2010-2015 年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新增23.60平方公里,年均增長約為 4.7平方公里。現行總體規劃中心城區 2015年城市建設用地面積達到77.63平方公里,5年的城市建設用地實際增長量遠未達到該用地規模。從空間角度動態評估城市規劃過程中,具體是從空間角度劃分市域,同時對相關變量系數進行規劃,這和時間動態評價中的區位變量相同,意思就是城市規劃方案中各規劃項目的吸引力,也可以稱之為規劃影響程度。
從畢節市城市規劃的空間動態評價中可以看出,不同空間區域規劃的變量系數不僅不相同,而且相互之間具有很大的差異。其中,畢節市德溪片區中的城市規劃影響程度最小,七星關區的各規劃項目吸引力最大。除此以外,遠郊區縣的城市規劃作用效果明顯高于近郊和中心地區的規劃作用效果。從上述的分析結果中可知:由于近些年城市規劃綜合發展模式的全面實施,會在很大程度上縮小遠郊地區和城市中心城市的發展差距,由此我們可知,畢節市在進行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對于城市區域間的協調發展比較重視。另外,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快,進城務工的農村人員數量也越來越多,給城市主城區周邊的區縣經濟開發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再加上城市主城區區域內人口數量在不斷減少,主城區區縣城市規劃受影響的程度越來越大,同時也加重了區縣發展的難度。因此,在城市規劃期間,不同區域協調發展極為關鍵,且城市區域與區域協調可持續發展對城市規劃進程具有很大推動作用。因此,在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城市周邊區域必須將其區位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減輕城市規劃壓力,由此才能夠對城鎮化建設形成推動作用。
城市規劃動態評估城市空間,同時還應該對各區域規劃項目加以重點考慮,例如城市區域規劃中的建筑高度和綠地面積等。只有考慮到城市規劃中的這些內容,由此才可以從整體環節評估城市規劃空間動態。對城市周邊遠郊區縣區域,在實施城市規劃時,還要將一般的城市空間動態評價作為參考依據,在具體的規劃過程中,必須與自身區位特征相結合,制定對自身區位發展有利的城市規劃方案,然后,城市規劃人員還要綜合空間動態評價和時間動態評價的整體效果,借助當前經濟發展的良好機遇,以城市主城區的發展為中心,促進遠郊區縣的城市發展建設。做到以上兩點,不僅有利于遠郊區縣的城鎮化建設,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推進城鎮一體化項目的開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遠郊區縣的和諧穩定發展,以此使遠郊區縣大眾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時空動態評價是城市規劃工程中一項長期的評價項目,它不僅可以對城市規劃起到全面評價的效果,還有助于科學合理的實施城市規劃。另外,城市規劃時空動態評價中的城市狀態是規劃城市形態,在對城市實施規劃的過程中,人們可以借鑒相似的方法對所確定的其他城市采取時空動態的評價措施,對城市的綠地率和建筑高度等進行評價。而且,對城市擴展后城市規劃時空動態效應進行識別,還能夠對城市規劃缺失進行模擬,科學預測城市規劃后的發展效果,有效規避城市發展中的相關不利因素,以便更好的促進城市的發展建設,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楊月,任娟,張凌.淺析城市規劃實施的時空動態評價[J]. 江西建材,2015(02):12.
[2] 譚彩蓮.城市規劃實施的時空動態問題探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6(14):158+160.
[3] 劉玉,潘瑜春,陳秧分.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時空動態研究[J].經濟地理,2012(05):43-48.
[4] 龍瀛,韓昊英,谷一楨,沈振江,毛其智.城市規劃實施的時空動態評價[J].地理科學進展,2011(08):967-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