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君地
摘 要: 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了初中英語教學微視頻應用的優勢、微視頻材料的選擇和應用,介紹了課前、課中、課后三種微視頻形式,以探討如何在教學中合理、科學、有效地應用微視頻資料,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微視頻 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一、引言
微課(micro lecture),亦稱微課程,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指導思想, 通過在線學習或者移動學習,講授單一知識點或突破某個教學問題而特別制作的一種微小課程(ELI 2012)。此概念于2008年秋由美國的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并將其運用于在線課程。2011年,我國的胡鐵生老師將微課介紹到國內。之后,伴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微課進入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視野,微課研究開展得如火如荼。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微課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使教學更均衡化和個性化,具有重要作用和深遠影響。
中學英語課堂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學階段的英語課程在承擔著培養學生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的同時,還承擔著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微課,可以把信息技術的創新成果與教學進行深度融合,使英語教學活動具有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微課視頻的定義
微視頻又稱視頻分享類短片,是指個體通過PC、手機、MP4等多種視頻終端錄制、上傳互聯網進而播放共享的視頻短片的統稱。微課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胡鐵生,2013)。微課視頻具有短、快、精的特點,符合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它以不超過10分鐘的微視頻為主要載體,用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和課后自我測試、總結、反饋與知識內化之中,使傳統的課堂實現翻轉(曲倩倩,2015)。
三、微課視頻的應用優勢
1. 利用微課視頻,豐富教學形式。
在傳統英語課堂上,由于受到中考及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輔的單一教學模式。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強化語法教學,師生間缺乏必要的互動。微課視頻具有動畫、聲音、圖片、文字等諸多功能,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針對教材內容,插入相應的圖片、音頻等,從而豐富教學形式和內容,使知識更形象生動。
2. 利用微課視頻,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生的自控能力往往不強,他們偏愛于學習那些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微課視頻的形象性、多樣性、直觀性,將各種知識通過視頻形象地展現出來,使得學生感受到聽覺和視覺上的沖擊,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3. 利用微課視頻,創設英語情境。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最普遍的問題是缺少英語情境。英語學習,如果沒有相應的語境,學生在理解上就會有一定的困難。通過播放一些純正地道的英文對話、圣誕節或者萬圣節的視頻圖像,欣賞一些歐美國家的流行音樂等方式,微課視頻能很好地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創設出逼真的英語情境,使得英語教學更有效。
四、微課的設計制作和選用原則
1. 緊扣課標,突出重點。
英語課程標準是英語教學得以順利實施的指南。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學習和掌握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等。高品質的微課應強調概念,突出重點。微課的選題必須目標明確,緊扣課程標準,圍繞某一個知識點、教學環節、實踐活動等展開,并且定位準確,以期有效解決實際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等問題。
2.方式多樣,精彩有趣。
制作和選用微課時,教師應根據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深入思考,制作或選用形態多樣的視頻,包括小電影、紀錄短片、視頻剪輯、廣告片段等。圖片背景、視頻界面、旁白節奏不但要簡潔美觀、清晰生動,而且要做到教學環節形象生動、精彩有趣,啟發和引導學生,促使他們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回歸課堂,實用性強。
盡管少數微課為課堂提供借鑒,但總體而言,英語微課內容與教材配套程度不高,有些英語微課無法直接利用,需要再次加工和完善。優化微視頻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對提高微課的實用性有一定的價值。微課教學內容的組織與編排要考慮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符合他們的認知規律,明了易懂,讓微課與實體課堂緊密結合。
五、微課視頻的應用
教學微視頻該如何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呢?筆者認為,根據微視頻短而精且有利于自主學習的特點,基于其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可以把微視頻分為Pre-Micro-video, While-Micro-video, Post-Micro-video三種形式。
1. Pre-Micro-video(課前微視頻)。
(1)利用課前微視頻提前預習,降低難度。
在初中英語學習中,不少知識點或技能技巧對于學生來說是不太容易掌握的,如果在學生接觸這些內容之前,教師提前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自行觀看相關的微視頻,就可以達到預習的效果。例如,筆者在進行人教版《英語新目標》九年級Unit 7“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第一課時教學的時候,通過微視頻讓學生先預習:a.情態動詞should構成的被動語態,b.動詞allow的用法,c.six years old, six-year-old, six-year-olds三個詞組的用法及區別,d.詞組get ones ears pierced中get sth. done的用法等內容。這樣的微視頻強調了概念,突出了重點,達到了非常好的預習效果。
(2)利用課前微視頻導入情境,激發興趣。
筆者認為,在新課導入的時候可以利用微視頻創設恰當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在進行人教版《英語新目標》七年級上冊Unit 7“How much are these socks?”教學的同時,教師也可以播放一段關于購物的微視頻頻進行導入。視頻中一對兄妹正為父親挑選父親節禮物,對話內容涉及:a.顧客與營業員之間的日常用語“Can I help you?”及回答“Yes, please. I need a sweater for my father.”。b.詢問價格 “How much are...? How much is...?”等句型。c. 父親節送給父親的最佳禮物。學生觀看視頻后,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很快就掌握有關詢問價格、談論衣物、提供幫助、感謝他人等日常句型。
(3)利用課前微視頻開闊視野,提高素質。
教師課前可利用微視頻播放各類影像資料,如,電影、電視片段、紀錄片或有關新聞熱點評論等,介紹一些英美國家風土人情,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人教版《英語新目標》八年級上冊Unit 8“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Section B 2b是一篇有關美國感恩節的閱讀文章,課前,教師可以播放一些西方國家的感恩節慶祝活動片段,通過詢問了解節日所吃食物和活動方式,引導學生對比中西方節日文化的差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 While-Micro-video(課中微視頻)。
在日常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還會經常遇到一些額外的知識插入,如在練習課上遇到語法知識點擴充、閱讀課上遇到背景知識講解等。如果此時教師現場播放相關的教學微視頻,則不但可以調節課堂氣氛,而且可以減輕授課負擔,達到優質資源共享之目的。
(1)利用課中微視頻插入新知,發散思維。
人教版《英語新目標》八年級上冊 Unit 10“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是本冊教材的最后一個單元,主要教學內容是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和will+動詞原形構成的一般將來時。教師在教Section B第一課時,在引入新知后,就可以通過微視頻讓學生進行話語接龍訓練:“If you have a lot of money,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what will you do?...”. 畫面首先出現一大堆閃閃發光的金錢,然后是一座大房子和一輛車,然后出現一位老人……這樣操作不但訓練了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
(2)利用課中微視頻了解背景,拓寬視野。
閱讀課教學中,有時往往需要對文章背景知識或主人公進行介紹和補充,微視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人教版《英語新目標》九年級 Unit 9 Section B閱讀文章“Sad but Beautiful”介紹了已故民間音樂家“瞎子阿炳”和他的經典二胡曲目《二泉映月》。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運用微視頻教學資源插播一些有關阿炳的生活片段,直觀生動的影像定會使得學生非常同情阿炳的苦難生活;然后,教師播放《二泉映月》的音頻,使學生驚嘆于阿炳的貢獻和成就,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題sad life but beautiful music的深刻含義。這樣的課中微視頻無疑起到了畫龍點睛的神奇作用,意義非凡。
(3)利用課中微視頻搭建平臺,訓練口語。
在日常口語教學中,由于缺乏語境,學生很難將課堂上所學知識加以運用。這時,如果使用微視頻搭建口語訓練平臺,就使得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模仿語調、學說英語成為可能,有利于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學人教版《英語新目標》八年級上冊Unit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第一課時,教師在教完1b以后可以播放一名外教老師同他的一位學生的對話視頻。師生談論未來的生活,頻繁使用“People will/wont ...”和“There will /wont be …”等句型。學生在反復觀看模仿的基礎上,與同桌分角色表演,最后同學之間相互評價。課中微視頻的使用有利于降低口語訓練難度,提高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興趣。
3.Post-Micro-video(課后微視頻)。
(1)利用課后微視頻復習鞏固,查漏補缺。
課后微視頻可用于學生在課后自主復習知識重點和疑點。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所需的微視頻進行“補救式”的復習鞏固,查漏補缺。
例如,在教完人教版《英語新目標》九年級Unit 2&3兩個單元時,筆者就通過微視頻讓學生復習賓語從句的三種類型:a.關聯詞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b.由whether,if引導的賓語從句,c.由who,what, when特殊疑問詞等引導的賓語從句。同樣,在教完人教版《英語新目標》九年級Unit5,6&7三個單元時,筆者通過微視頻引導學生復習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和含有情態動詞的被動語態語法知識。學生自主復習,歸納總結,收獲很大。
(2)利用課后微視頻補充知識,拓展文化。
課后微視頻可用于閱讀課后的拓展和補充。微視頻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英語文化,為學習英語提供更好的條件。人教版《英語新目標》九年級Unit 2“I think the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介紹了一些中外節日,如中國的春節、元宵節、端午節,泰國的潑水節,西方的萬圣節、圣誕節等。在教Section B閱讀文章“The Spirit of Christmas”時,筆者利用微視頻不僅介紹了英國作家Charles Dickens的生平和他的主要著作如《雙城記》、《霧都孤兒》等,而且展示了西方國家人們過圣誕節的一些風情習俗。通過微視頻,學生更好地理解了文本中The Spirit of Christmas的真正內涵。
(3)利用課后微視頻自我評價,檢測成效。
課后微視頻還可用于學生鞏固練習、開展自我評價、檢測學習成效。人教版《英語新目標》七年級下冊Unit 9“What does he look like?”圍繞“描述人物的外貌”展開各種教學活動。通過對人物身高、體重、頭發等外貌特征的學習,使學生達到能夠生動、形象地描述人物肖像的目的。在教完單元內容后,筆者設計了根據圖片寫段落的練習,以檢測學生是否會從身高、身材、頭發及其他特征四方面具體描述一個人。視頻中,教師不做任何提示,恰當留白,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作業檢查結果顯示,學生很好地進行了自我檢測,鞏固了學習成果。
六、結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視頻教學資源的應用不但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符合教育的發展規律,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手段。微課可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在線共享,滿足學生和教師的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大大拓展了教學的時間與空間。雖然微視頻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面臨許多的問題和挑戰,但是越來越多的中學英語教師開始將它用于實際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英語微視頻教學的深刻理解和獨特的微視頻設計,讓微視頻教學和實際課堂緊密結合,達到強化教學效果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課程標準解讀(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彭青青.小學英語的微課設計與制作[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6(3).
[3]曹愛雅.國內外英語微課的對比與分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5(11).
[4]李建東.走進小學英語微課視頻[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