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敏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我國的市場競爭力也在日益加劇,企業想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就必須提升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本文就針對關于建立健全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幾點思考進行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健全;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思考
之前的全面預算管理關注的只是企業的整體財務運營指標,并且管理方式較為單一、片面,若是持續走這條路線,企業的整體發展會偏離常規的發展路線,并且還很有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整個發展策略。因此,企業必須在全面預算管理方面進行深入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要保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一、目標分析
目前,我國的各大企業都形成了相對較為全面的預算管理概念,但是在理論上,各個企業還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傳統的全面預算管理的概念指的是“企業戰略”,這種策略控制著整個企業的資源預算管理,它能對資源預算進行一個有效、合理、科學的綜合性管理目標。這個管理目標主要由以下兩部分組成:
(一)全面預算管理有利于企業的戰略發展
“企業戰略”的發展,是企業運營的根本因素,也是企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想要實現這個目標,企業還必須經過長期的磨礪與努力。然而,全面預算管理的管理方式是通過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以數字化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想要企業能夠在一個正常的運營范圍內實現戰略的發展目標,就必須在企業的財務指標不健全的情況下,進行一些非財務預算指標的編制,以此來實現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目標。
(二)全面預算管理能為企業合理分配資源
在企業的運營過程中,企業自身的所有資源都是在一個限度范圍之內的,不能無限使用。所以,企業在某些項目資源的使用時,會和其他的一些因素產生矛盾,這樣會導致企業的整體利益受損。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的數據進行一個合理的歸集和優化,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資源分配不合理的情況,從而使企業的利益得到一定的保障。
二、編織思路分析
傳統的企業預算管理模式注重的是財政指標,但是,企業要想有個長遠發展方向,單單只注重財務指標是遠遠不夠滿足其需求的。財務管理指標的編制管理只注重了財務管理的結果,從而忽略了財務管理的過程。企業若想在市場競爭力中占據有利的位置,就必須改善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方式。全面預算管理的具體思路有以下幾種:
(一)在我國相關政策的控制范圍內,要結合企業的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企業適合的發展方式。
(二)運用某種適合的管理工具,對企業的戰略目標進行詳細、有效的統計,從而確定企業的戰略目標。
(三)根據企業自身的經營計劃,明確企業自身發展的影響因素,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達到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目標。
三、重點問題研究
企業在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的實踐上,通常會遇到以下幾個重點問題:
(一)明確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
企業的戰略目標,是企業的發展核心思想,它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控。制定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需要企業戰略目標符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及發展需要。
(二)培育積極環境
想要實現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不但需要制定企業的流程和制度,還需要通過企業的文化積淀來實現。這些文化一般由企業的發展歷史、管理方式、社會責任感等結構以及企業各部門的溝通組成。這些雖說是日常工作細節,但是有了這些細節,才能對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起到推動的作用。
(三)制定預算體制
上文提到了,傳統的全面預算管理只注重了財務指標,因此,想要完善企業的管理體系,就必須通過非財務指標來實行,例如企業內部的流程等。企業的發展目標想要得到有效的實現,就需要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的各項指標進行有效、科學、合理的改善、優化,可以通過公司內部的有關部門的管理人員或者是員工,進行共同的商討,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的戰略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
(四)可靠的編制方法和流程
這種管理方式,必須通過編制企業流程來進行全面預算管理。需要在不同編織者的不同角度出發,他們所產生的相互作用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矛盾的情況。那么,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想要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目標,就需要長期的思考、決策和商討后才能確定。想要保證全面預算管理的可行性和科學性,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就必須充分的考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性,以此保證企業能夠在最少的投資基礎上,得到最大的回報。
四、企業信息化管理
隨著我國的發展,如今各大企業已經逐步實現了信息化管理,這一因素能夠有效的提升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的可行性。在企業信息化實踐過程中,有許多企業都實現了信息化管理軟件的運用,這也為信息化管理的可行性與及時性提供了方便。企業的信息化管理,使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充分的結合,使企業能夠持續的更新和補充需要的數據資料,這能夠保證企業的決策性。
但是在肯定了許多的企業信息化系統優勢的同時,也發現了在企業信息管理系統中,有許多的非數字信息無法顯示。比如:企業人力資源的流動性對企業的影響有多大?企業一些潛在客戶對企業有什么影響?企業的專利發展能為企業帶來多少經濟利益?對于這些問題的經濟決策,我們不僅要根據全面預算的執行情況來分析,還要根據許多預算外的因素來考量。
五、資金計劃管理分析
資金是企業的流動“血液”,擁有的資金數量,是衡量一個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企業的資金數量是企業的運行命脈。在各種經濟危機及市場經濟的競爭力下,各大企業對于資金的需求十分迫切。為了保證企業沒有財務風險,一般企業都會保存大量的資金,以備不時之需。在企業的全面預算執行過程中,有許多的事項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而經濟事項的最終結果,會以數據的形式表現在企業的賬目上。因此,企業做好了相關的資金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會使企業的資金利用率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有許多大中型企業,已經實行了收支分開和資金集中的管理模式,相關的實踐證明,這種方式是較為有效的一種全面預算管理方式。
六、弱化預算考核
企業管理者往往會通過全面預算管理來進行企業的績效考核。但是通過相關的研究我們發現,只是運用單一的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進行績效考核,不但會使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失去工作執行力,而且有悖于企業價值觀的初衷。在這個因素的影響下,會導致企業的各項指標和發展力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弱化。因此,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只是企業發展策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能完全決定企業的發展和績效考核,并且,全面預算管理只是作為企業實施戰略的一項有效措施,其主要作用在于統一企業的上下思想,保證公司的戰略執行與理解存在一致性。所以,在業績考核時,適量的削弱全面預算管理制度的主導地位,能夠有效的對企業的發展起到推動性作用。
七、結束語
為了促使企業能夠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站穩腳跟,就必須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的同時,要將企業的利益放在企業發展的首要位置,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對企業進行有效的預算管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賈琳佳,孫承華. 關于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幾點思考[J]. 綠色財會,2015,06:41-44.
[2]黃珺. 關于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幾點思考[J]. 現代經濟信息,2011,14:106.
[3]陸林潔. 關于服裝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幾點思考及建議[J]. 現代國企研究,2016,14:53-54.
[4]陳英. 西藏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
[5]劉苗苗. 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4.
[6]王健. 關于電力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的幾點思考[J]. 經營管理者,2015,19:81.
[7]彭艷容.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4.
(作者單位:云南瑞升煙草技術(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