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俊南
摘 要:問題情境是強化課堂教學實效的有力途徑,我們可以聯系實際,創設啟發性問題情境;突出重點,創設針對性問題情境;靈活設計,創設趣味性問題情境;釋放空間,創設互動性問題情境這幾個角度切入,搭建多元數學問題情境,感受數學問題魅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問題情境 多元化 數學課堂
問題情境的創設與使用一直是高中數學教學的一個熱門話題。它既是新時代背景下教學方式創新的必然產物,更是從根本上強化教學實效的有力途徑。因此,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勢在必行。關于這個內容,我們應當從“問題”與“情境”兩個角度來把握。“問題”要素表明了教學開展的重點與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應勤于提出好的問題,用問題提升學生的思維熱度。“情境”要素則表明了教學開展的影響與要求,問題的提出與回答應形成一種整體性的氛圍,要將每個學生都納入進來,共同感受數學的魅力。
一、聯系實際,創設啟發性問題情境
問題對于數學教學來講具有多重作用,首要一點就是啟發作用。我們都知道,在真正有效的知識學習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占了很大比重。只有學生自覺主動地思考和鉆研,才能收獲最理想的學習效果。那么,如何才能讓這個主動的思維過程開始呢?教師的啟發與引導就至關重要了。為了使學習開好頭,教師要在課堂中巧妙引入啟發性的問題。
例如,我曾在教學一開始就向學生展示了一道習題:如圖1,某商店欲在門前立一個廣告牌,以三腳架為支撐。已知該三腳架中,∠ACB=60°,且底邊BC的長需大于1米,AC邊比AB邊長0.5米。為了讓廣告牌保持穩定,需要使AC邊的長度盡可能縮短。那么,AC邊最短能達到多少?面對這個問題,學生很自然地隨著已知條件列出了一個一元二次方程,結果發現,想要求得最后答案,需求出這個方程的最小值。這種知識需求也成了主體教學的有效啟發,關于最值問題的教學便很順利地展開。
啟發學生思維的方式有很多,聯系生活實際是其中一個比較快捷且有效的途徑。數學理論源于生活,從要施教的知識內容中尋找到實際生活的影子并不困難。另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數學,相比單一的理論來講要生動靈活得多,更容易與學生產生共鳴,將他們引入到問題思考的軌道上來。這一步的邁出,實際上就是思維啟發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