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耀華
摘 要: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把全體學生培養成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的遵紀守法的公民。文章從建立機制、明確目的,把握原則、豐富內容,加強調控、重在實效等方面,研究學校德育工作的調控機制。
關鍵詞:德育工作;調控;機制;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1-0011-01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是當今教育發展的方向。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的保障。德育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要依據《中學德育大綱》《愛國主義實施綱要》等文件精神,運用科學發展觀,全面審視學校原有的教育結構,潛心構建德育工作的調控系統,多層次地深入有效開展工作,使學生得以健康成長。
一、建立機制,明確目的
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學校的德育工作,當以“養成”教育為重點。狠抓常規,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規范化的思想行為由機械被動向自覺主動轉化的基礎工程,也是學校整體工作正常運行的基本保證。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與家庭、社會密切合作并充分發揮學校的主導作用。德育的各個途徑均應以《中學德育大綱》為指導,發揮各自的功能,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德育工作任務。其具體做法,主要是“三過硬一滲透”。“一滲透”指德育必須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中。“三過硬”指:一是制度化的行為規范教育過硬,每學期的期初、期末,班級、年段、學校齊努力,從不同的角度組織學生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材料,按既定標準對學生行為提出具體要求,嚴抓落實,力求完全合格,同時組織值日教師、學生督導隊在校門口和各班級進行儀容儀表等方面督導,務求實效;二是班會課的常規教育過硬,各項工作按“保常規、有專題、講實效”的要求進行,有的放矢,帶動全局,力求真正觸及學生靈魂;三是法制教育過硬,每學期召開兩次法制報告會(含交通規則教育)、兩次后進生幫教會(含安全教育),以簽訂“安全責任書”為起點,檢查效果,督促總結,努力提高學生的遵紀守法意識,保證其行為規范。
二、把握原則,豐富內容
如果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礎,那么適量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則是學生思想開始質變的“催化劑”。在夯實“常規”基礎的同時,學校必須突出各項活動的“主線”。比如,把校慶系列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把校園藝術節舉辦得有聲有色,利用校慶時機把傳統教育活動進行得轟轟烈烈。為此,必須堅持三項原則。第一,目的明確。德育活動的對象是學生,活動內容的確定、活動規模及其感染力度的設計,都要以是否能在學生心中產生良好的刺激為準則。活動教育的實質是情境教育,在制造聲勢、渲染氣氛的基礎上,應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動腦動手,盡量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達到思想感情的升華。第二,因事制宜。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以學生思想產生積極變化為標志,它離不開鮮明的針對性。如果德育活動和學生的思想動向、思想癥結毫不相干,那么,德育工作就毫無意義。例如,可以組織高二學生到英雄紀念碑前,舉行“成人宣誓儀式”;針對青少年的年齡特點和思想狀況,進行“交規條例”問卷測試,舉辦“向不文明行為告別”“向三廳兩室告別”簽字儀式;還可以組織“告別陋習創文明校園”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第三,因時制宜。學生思想行為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而社會的大氣候,自然是教師轉變學生思想的大好時機。作為德育工作者,始終要保持政治的敏銳性,結合時事新聞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加強調控,重在實效
第一,確立以文明班級創建為中心的評比系統。可以將學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內容整理成若干項目,按比例分配比分,設置評分細則,制成表格,日日檢查評估,月月打分評比,使之成為班級整體素質的真實寫照,成為班級形象的真實體現。同時,學校高度重視,不斷樹立評比權威,使之成為學校各項工作有序有量向前發展的有力保證。第二,建立家長、學校、社區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或“走出去”帶領學生到福利院、光榮院向孤寡老人送溫暖,傾聽他們對青少年所寄托的希望,到老區、到英雄紀念碑前緬懷先輩的業績,讓學生在廣闊的德育天地里陶冶情操;或“請進來”,請老紅軍到校為學生做愛國主義報告,請公安局領導為學生做法制報告。通過多方協作,學生的思想素質往往得到水到渠成的提高。第三,建立家長、教師、年段、學校四位一體的以班主任為核心的幫教網絡。素質教育的全面性原則,既指教育內容的全面性,也指教育對象的全面性,要提高所有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不落下一個后進生。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動。德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要不斷總結經驗,開拓創新,只有這樣,學校的育人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尚新爽.學校德育工作聯動機制的新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13(04).
[2]班建武.品德課程應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J].中國教育學刊,2015(01).
[3]高彩萍.大數據視域下學校德育工作的困境與出路[J].教育科學論壇,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