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
摘要:本文結合筆者所在學校的實踐,介紹了制藥實訓基地建設運行及所取得的績效、成果。實訓場所的擴建、布局的調整、資源的整合、設備添置及師資培養,有效改善了實驗實訓條件,提高了人才培養水平,促進了學校發展,滿足了企業需求,提升了社會服務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績效。
關鍵詞:制藥實訓基地 建設運行 績效
實訓基地是職業學校學生技能實踐的重要載體,是職業教育區別于普通教育的重要特征。實訓基地建設作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是學校和企業發展的需要,是學生就業能力和實踐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徑。實訓基地運行的績效是指根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的目標定位,對照相應評價標準,科學規范地對實訓基地運行的過程和結果合理地進行綜合評價。
筆者所在學校制藥技術實訓基地為2012年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2014年又立項為省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基地項目。通過近幾年的不斷建設,基地在硬件基礎、軟件水平、功能應用、運行管理等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高,促進了學校的發展,滿足了企業需求,提升了社會服務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一、基地建設
1.建設思路
制藥實訓基地建設以服務區域經濟為宗旨,以培養滿足醫藥行業和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制藥人才為導向,對接制藥職業崗位群和專業技術領域,體現規范化、信息化等實訓基地建設理念,全方位滿足學生實驗實訓、仿真模擬訓練、專業培訓、技能鑒定的需要,能完全滿足國家及省技能大賽方案中設備等的要求,承辦市化學檢驗技能大賽,服務產學研,服務創新創業教育,成為區域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中心、技能教學研究中心、技術創新推廣中心和創業孵化中心。
2.設備配置
基地建成新制藥實訓大樓,計4000平方米,新增大型儀器設備9臺套,其他儀器設備257臺(套),模擬仿真軟件43套,新增工位數200個;建成數字化教學環境,實現信息點全覆蓋、百兆帶寬到桌面,網絡安全、運行穩定,實訓教學和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
基地設備配置的合理性主要考慮以下因素:①滿足“服務學生、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的宗旨;②滿足企業對高職學生的用人需求,以及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滿足實驗實訓的需要,確保實訓工位;③設備選型與企業生產實際相結合,保證實訓基地的教學實訓設備先進,種類齊全,并在技術指標上達到現代企業生產一線設備的水準,使學生在校就能掌握生產一線的專業技能,畢業后即可上崗工作;④進行市場調研和科學論證,以達到功能齊全、數量夠用、價格合理、經濟耐用;⑤體現信息化、現代化的特色。
3.師資培養
利用基地實驗實訓條件,加強對青年教師實踐技能的培訓,青年教師通過高級工技能鑒定、獲得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資格,有效提高實驗實訓的指導水平;開展優秀團隊、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利用基地實驗實訓條件開展科學研究,提高教師產學研、技術創新能力。
二、運行管理
1.管理制度
基地管理融合企業管理理念,滲透企業管理文化,機構、制度健全,執行規范、有效。有設施設備、實訓耗材等物資管理制度,實訓教師、學生等人員管理制度,勞動保護、安全操作等生產管理制度,技能教學研究、產學研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實施信息化管理。
2.教學科研運行
建立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多元評價體系,對接職業資格標準,強化綜合實踐能力考核。對教學文件、實習實訓項目及相關資源、教學過程、學生實驗實訓評價進行信息化管理。依托基地開展技能教學理論和實踐研究,推廣技能教學研究成果。
三、績效分析
1.促進學校發展
實訓基地的建設和運行,為制藥類技術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堅實的實踐基礎,促進了學校制藥類相關專業的建設和發展,相關專業近幾年均被評為省五年制高職教育特色專業,市重點專業;制藥專業群被評為市重點專業群。
(1)促進了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①以行業標準和企業的要求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成立了由醫藥行業、企業專家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對各專業的建設方向、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及與之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提供咨詢和指導。學校根據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完成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選取教學內容,與企業緊密合作,開發與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校本教材,并在實施過程中及時增添新技術、新工藝。課程體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滲透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技能證書考核要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對接。
②以崗位技能訓練為中心來安排教學過程。緊密結合企業的生產實踐活動,精選教學內容,以“理論夠用、強化技能”為原則,將課程模塊化、綜合化,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和關聯性,突出了理論為實踐所服務的宗旨,強化實驗實踐教學,學生操作能力強。
(2)促進了實踐教學手段與方法的改革。進一步改進實踐教學方法,積極探索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課堂與實驗地點一體化等教學方法,并開展設計性、研究性實踐項目以及教、學、做相結合的體驗性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建立實訓課程資源庫,進行仿真模擬訓練,通過工作環境的模擬和訓練,強化了學生專業技能,豐富了實踐教學的內容和方式,提高了實訓教學的效果。
(3)促進了教師的發展。基地的建設,促進了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及教科研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基地專任教師主持國家級、省級及市級教科研課題數量、質量均有提高,在省市級技能大賽、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專業課兩課評比中多次獲獎。
利用基地資源,結合學生的科技興趣開展創新教育,組織參加創新大賽,屢次獲獎,專利申報逐年增加。
2.滿足企業需求
基地依托職業技能鑒定所,開展了發酵工、壓片工、制粒工、藥物分析工等項目的中、高級職業技能培訓和考核,年培訓及鑒定超500人次,每年為無錫及江蘇地區培養五年制高職制藥類專業技能型緊缺人才約300人,近年來中級工通過率100%,高級工取證率超90%。畢業生在企業得到廣泛好評,就業率均超過95%。
3.推進服務成效
(1)服務地方,開展各類職工培訓?;胤e極響應國家政策,主動為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和外來員工解決技能培訓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農民就業技能,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步伐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加大對農村勞動力的培養力度,很好地實現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服務區域經濟的社會價值,成為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和向企業輸送技術工人的人才輸送基地。
利用基地師資、設備等有利條件,為無錫市人社局和藥監局開展全市醫藥人員藥學(藥品)初中級資格考試輔導培訓、藥師考前培訓、繼續教育、成人學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服務兄弟院校,開展各類技能培訓及鑒定。主動服務兄弟學校,開展專業培訓,為兄弟學校開展《藥物制劑工》《醫用商品購銷員》《化學檢驗工》等工種技能培訓、鑒定,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3)依托基地開展市級以上教學研究活動,多次承辦市級技能大賽。
(4)服務兄弟單位,參與解決生產、技術難關,項目研發,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制藥實訓基地的建設和科學運行管理,改善了實驗實訓條件、科研創新條件,提高了實驗實訓效果,為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的開展提供了更好條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