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安保人員是日常生活生產中的安全衛士,需要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包括電氣事故。但是電氣事故有觸電危險性,安保人員只有接受過培訓,在處理電氣事故的過程中才能保護好自己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本文通過案例闡述了如何做好安保人員安全用電培訓教學。
關鍵詞:保安培訓 案例教學 分析 思考
一、教學案例
2016年7月26日是三伏天初伏的最后一天,艷陽高照、烈日炎炎,正午時分,氣溫高達37攝氏度,南寧人紛紛躲在家里享受空調。筆者和幾個朋友坐在球場邊的樹蔭下閑聊,享受著偶爾吹過的微風。突然球場另外一邊傳來噼噼啪啪的聲音,循著聲音望去,發現那邊立著一根電線桿,電線桿上邊的電線伴著煙霧冒出半米高的火焰,一邊還在往下掉著燃燒物。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燃燒的電線分成了兩邊,其中一邊仍掛在電線桿上,而另一邊則掉落在球場內的水泥地面上。電線分開后也停止了燃燒,但是掉下的燃燒物瞬間引燃了電線桿下邊的青草,青草旁停放了一排嶄新的電動車(為了防盜,電動車用鐵鏈串鎖在了一起),如果電動車燃燒起來損失就更大了,必須快速滅火。一位值班的保安看到了這個情況,他快步往電線桿旁邊走去,查看火情。作為一名擁有電工技師資格證的專業電工,筆者知道斷裂后掉落在地面上的電線會產生跨步電壓,走過去的保安有觸電危險,于是大聲提醒他不能走過去,應該先通知人斷開電閘。在筆者的提醒下,他走了回來,一邊打電話聯系主管,通知斷開電閘,一邊找來了干粉滅火器,在確認斷開電閘的前提下用干粉滅火器撲滅了火焰。從發現電線起火到熄滅地面火焰,一共所用時間在5分鐘以內。
二、教學分析
1.起火原因
仔細查看電線結構,我們發現電線桿上有一組主干線經過,在電線桿這里引下兩組分支,兩組分支分別通過兩根電纜走地下引向不同的兩個方向,為兩個區域供電。起火的是引下兩組分支中的一根分支接頭。分支線材是19根線芯的架空絕緣鋁絞線。線芯連接后由絕緣膠布包裹。眾所周知,鋁材有個缺點,就是容易被氧化,其被氧化后形成的氧化鋁會增大接觸電阻。當供電量無限增大時,問題容易出現在線路最薄弱部分,也就是接頭位置。空調的大量使用,導致電線上電流增大,加上接頭被氧化或老化而引發的接觸不良,促使接頭部分的發熱量增加。當熱量達到接頭絕緣層的著火點時,絕緣層冒煙、著火。著火的熱量反過來作用于接頭,材料受熱膨脹加速接頭兩邊分開,分開的接頭所產生的電弧又加速絕緣層著火。如此循環導致接頭起火燃燒,燃燒物也就是絕緣層隨之落下,引燃地面的青草。
2.保安滅火
當出現起火事故時,巡邏的保安立即走近查看,在確認電線起火后,及時用對講器報告部門領導,告知斷開電閘;并迅速找來干粉滅火器,將燃燒著的青草撲滅。撲滅火災后,堅守在現場,等待部門領導和主管電工來查看情況;在查看結束后,與增援的同事一起拉起警戒線,將事故現場隔離。從整個事件的處理過程來看,面對火災保安的反應迅速,說明他的責任心是比較強的;能利用周圍的消防器材,會使用消防器材撲救初起火災,符合“巡邏保安員發現火警、火災處理”的要求;在處理事故的過程中,他的報告及時、講述清楚;發現安全隱患后,積極處理直至最終拉上警戒線,始終堅守在事故現場。他的整個操作,符合保安員消防安全行為規范。唯一沒有處理好的是,他沒有意識到斷落在球場地面上的導線對他及其他有可能參加滅火人員的人身威脅,險些釀成新的觸電事故。
三、教學側重點
安保人員是小區的安全衛士,他們直面危險,需要更多知識和技能的武裝,安全用電常識應該作為一個培訓的側重點。
1.安保人員有必要進行安全用電的培訓
電是很危險的,我們日常生活生產中常使用的220V、380V電壓,只要流經人體,在1分鐘內就可以讓人死亡。安保人員在處理火災或其他突發事故的時候,不可避免要和“電”打交道,只有知道用電安全知識和技能,才能有效保護自己,也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小區。培訓要有針對性,針對管理的區域,將用電的線路布局、安全隱患、處理方法等培訓到位;培訓的內容以夠用為原則,既能做好觸電事故的防范,又區別于專業電工的高要求。
2.供電部門要提供必要的信息
電線斷落于地面,會引發跨步電壓觸電,對進入該區域滅火的人員存在威脅。如果安保人員有供電部門的電話,斷閘的問題可以快速解決,滅火也可以快一些。電線斷落是有規律的,比如路燈、存在分支等有接頭的端子,如果供電部門能將電話號碼印在電線桿(或路燈桿)上,一旦出現事故,行人或安保人員就可以及時打電話通知相關人員斷開電閘,為事故的處理節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