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光富
【摘要】 一些教師是傳統教育模式下調來的物理教師,他們的思維模式依然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之下,看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這與我們的職業教育定位是相違背的。
【關鍵詞】 電子 定為 培養 學以致用 成就感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12-108-01
0
我們是一所中等職業學校,我們需要培養的是主要面向就業的學生,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但是我們以往的教學模式卻不是這樣。拿電子電工專業來看,一些教師是傳統教育模式下調來的物理教師,他們的思維模式依然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之下,看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這與我們的職業教育定位是相違背的。首先,我們的學生并不會參加什么升學考試,我們也不是培養什么理論型人才,我們是面向就業的,學生的就業目標群就是藍領工人,要求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領域的動手實操能力,其次,我們的學生對于長篇的枯燥理論是厭倦的,他們本身對于文化知識的接受度就不是很好,如果我們再把專業課上成存文字說教的理論課,就會極大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如何讓電子專業的學生學好專業課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一點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分析教學定位,明確培養方向
東南沿海的珠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電子制造產業極為發達,對于電子專業對口人才的需求量特別大,需要大量的產業工人,而直接在社會上招聘很難找到有相應專業素養的工人,那么職業學校的電子專業學生就成為了非常受相關企業歡迎的人力資源來源。我們電子電工專業的教學定位就是培養具有一定專業素養的學生,培養的方向目標就是面向就業的電子產業工人,他們跟沒有就讀過職校電子專業的社會人員有一定的專業能力差別,能夠勝任一些有一定技術要求的崗位,甚至管理崗位。
明確教學培養目標,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好教學活動,所以我們作為電子專業教師,必須在教學的伊始,就想清楚這個問題。
二、搞清楚職業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調整教學模式
職業教育電子專業的很多教師是從傳統教育抽調上來的物理教師,他們長期處于應試教育的模式之下,很容易把一些傳統教學的思維帶到職業教育中,比如過分強調書本理論,整節課都坐在教室,教師不停講述,學生不停記錄,這樣的教學模式,在職業教育的大背景下,是行不通的。因為我們的學生,他們對于長篇累牘的理論講授是厭倦的,中考的失敗已經充分證明了他們對于理論教育的討厭程度,加之職業教育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也不在此,我們職業學校并不需要把學生送到高一級學校,絕大多數學生畢業即就業,所以,我們不存在什么升學考試,我們所需要面對的是就業考試,就業考試并不需要學生做卷子,而是需要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能夠利用所學專業能力動手解決實際問題。
一句話概括:教師少說一點,學生多做一點。把電子學科的教學主陣地從教室搬到實訓室,每一天讓學生都接觸到不同的問題,通過教師的講解,解決掉這些問題,一個個問題的解決就能夠累積起學生的專業能力,讓其實現從一個失敗的初中畢業生到一個優秀的產業藍領工人的轉變。
三、把握教學整體脈絡,明確學生知識能力體系構成
電子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怎樣的知識能力體系,是我們每一個電子專業的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初就應該搞清楚的事情,那么在專業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就能像拼裝積木一樣,把這些學生需要具備的知識能力組裝起來,讓學生走上工作崗位能感到學校所學都是能夠學以致用的東西,沒有無用的東西參雜。下面我就談幾點我認為的電子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知識能力:
(1)掌握相應電子電工設備控制元器件及控制系統的相關專業知識,了解相關常見元器件的性能及特性的專業知識。
(2)具備作為新世紀藍領產業工人所必須具備的文化知識,掌握最常見電子電工設備的調試、修理、存儲、采購等基礎知識。
(3)可以熟練掌握常用檢測儀器的使用,必須具有調試、安裝、維修及檢測世面常見的電子電器的能力。
(4)具備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能夠很好地融入一個集體,有良好的溝通表達和學習能力,具備較強的職業精神和一定的專業素養。
四、多開展社會實踐,讓學生感受的學習的價值
可以這么說,電子電工專業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也離不開電器設備的使用,所以我們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電器設備,這些設備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故障,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只能夠廢棄,浪費錢財不說,還污染環境。我們的專業教學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們的學生有能夠讓這些出現故障的電器設備恢復功能的能力,那么,就用起來唄!如何用?協調相關部門,經常在廣場小區開展一些義務的電器維修活動,讓學生們動手實踐,在教師的指導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幫助居民們維修電器,在收獲居民們贊許的同時,學生也收獲了學習的成就感,感受到了學習的價值,從而堅定了學習的信心。
電子專業的教學從來都不是枯燥的,也不應該是枯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