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津
摘 要:伴隨著新媒體環境的到來,大學環境發生了顯著的改變,許多負面的思想、觀念進入到高校校園當中,導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難度越來越大。對此,為了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本文詳細分析了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G206
文獻標識碼:A
一、通過新媒體開展負面案例教育
新媒體是當代社會的必然產物,其中既具備了許多的負面信息,同樣也具備許多有正面意義的信息。在實際的教育中,不能直接對新媒體中不良信息、負面信息進行強制性的排斥或壓制,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1]。首先,應當調整并充實德育的相關內容,并按照學校的實際辦學特點,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特征,努力體現積極內容,著重展現有教育意義、人生引導作用的文化內容。其次,有計劃性、目的性地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通過學生會以及各種學生社團等以組織為形式進行思想政治文化傳播;組織各種教育類活動, 將學校的主流文化貫穿在每一個宿舍、社團活動當中。最后,有效抑制負面思想文化的影響。對于一部分負面思想、文化的出現,不能簡單地杜絕和否定,應當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引導,減少不良文化的影響,讓學生了解不良文化對學生自身發展的影響,并采取座談會等方式討論不良新媒體與良好新媒體之間的差異和影響,并對個別典型的案例進行宣傳教育,讓學生自己正確應用新媒體,構建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例如,網絡中有大量的低俗文化,以游戲為例,大多數游戲廠商為了吸引青少年的興趣,在游戲當中加入大量的低俗內容,讓學生在虛擬空間中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這樣就造成了青少年心靈的扭曲。對此,可以在網絡中選取大量的實際案例,將大量因為網絡游戲而低沉、扭曲的青少年作為教學案例,描述新媒體的負面影響,并講解一些正確游戲的途徑,從而實現借助新媒體減少新媒體內部負面因素影響的教育目的。
二、借助新媒體,創建全新教育途徑
目前,新媒體逐漸成為高校學生獲取信息、參與社會以及討論生活等行為的主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認識新媒體力量,充分借助新媒體對高校學生進行引導教育。在有效強化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基于新媒體的全新教育渠道[2]。
第一,需要強化新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路化與信息化建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正確認識傳媒機構與企業,采用各種措施,體現新媒體信息傳播的開放性與及時性,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借助數字報紙、論壇、微信等多種途徑,將社會主義建設、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等傳播到每一個網絡終端中,并為大學生創建及時性的網絡教育。第二,針對大學生的實際教育需求,開創各種教育資源。
三、通過新媒體,優化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新媒體技術的快速傳播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須持續提升自己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力,并開發新媒體的教育功能,努力強化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時性、有效性。
教育者必須完善自身的網絡應用能力與分析能力,強化對新媒體和相關應用工具的認識與學習,并熟練掌握多種新媒體應用技術,從而掌握信息的主動權,應用分析網絡輿論、引導教育等方式幫助學生從網絡中正確篩選信息,并借助信息傳播途徑將信息傳播到校園當中的各個地方,借助這些負面信息和正面信息的及時展示,讓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正確的認識、正確看待新媒體當中的信息。
四、結論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有效創新和改善,應用全新的教學手段、教育內容、教學理念,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徹底優化,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正確認識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遏制社會不良風氣、歪風邪氣的必要性,從而提升教育實效性,真正展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王 華,李倩倩.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1):139-141.
[2]路 璐.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體環境中的創新思路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5(2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