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時堰鎮后港小學 萬紅芳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優化策略
江蘇省東臺市時堰鎮后港小學 萬紅芳
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包含了大量的“概念”,而小學生的身心和智力的發展尚處于初期階段,身心的發展和知識儲備仍有限,具體的思維占主導地位,有時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義。此時,小學數學教師若不能采用恰當的方式指引學生去理解吸收這些概念,就容易導致小學生對概念的學習僅僅停留在字面,并不能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內涵。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優化策略
概念是人們對客觀存在的事物的本質屬性經過大腦加工得到的概括性總結,也反映了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用高度壓縮的形式彰顯了事物的共性,涵蓋了大量的知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小學生初入學校,是各項能力和素質的發展初期,思維仍處于直觀的、具體的階段,抽象思維和發散性思維能力較弱,語言組織能力也有所欠缺,對這些小學生而言,掌握大量抽象而又概括性極高的數學概念具有較大的難度,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如何采用較好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數學概念的教學,引導小學生去深刻理解數學概念,對保證小學生又快又好地學好小學數學、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簡要提出了幾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優化策略。
數學概念是客觀存在的事物的數量和空間形式的本質屬性的反映,通常用抽象性的符號、術語和名詞表示出來,而這些抽象性的語言往往難以理解,也就不容易被小學生吸收和掌握。
例如,平行四邊形的定義為:在同一平面內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在實際教學中,若教師僅僅讀概念,讓學生背定義,死記硬背,就忽略了這一概念的實際形成過程,沒有對概念的講解和分析,學生在只是記住了定義之后仍然無法認識平行四邊形,更無法理解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和性質。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準備一些平行四邊形的物品,讓學生看到數學概念的具體化過程,直觀地認識圖形,課后也可以指引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平行四邊形,比如,電視機、窗戶、牙膏盒、菱形的窗格等物體的形狀,這樣,學生就在實際生活中發現了具體的平行四邊形,加深了對這一概念的認識和理解。又如,在“三角形的穩定性”這一知識點的學習中,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地講解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四邊形不具有穩定性,那么學生就無法真正理解“穩定性”的內涵,無法深入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的這一較大的性質差異。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動手用“拉一拉”的方式體驗這一特性,學生在實際操作后就會發現,三角形沒有任何變化,而四邊形的形狀、大小、角度等都發生了變化。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總結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知識點,學生就能主動并透徹地理解“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概念。
不同的學生因為智力發育、生活環境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班級和同一年齡的學生,對新事物的接受和認識能力也存在差異,數學概念學習的速度也不一樣,在數學概念的教學中,如果數學教師只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就必然會導致有些學生不能完全理解。概念的得出很大程度上依靠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經驗,從感性的素材中加以抽象總結概括,找出事物的本質,從而得出概念。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至關重要。
課堂教學總是在一個特定的情境下發生的,在壓抑、沉悶、枯燥的氛圍中和在自由、民主、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小學生學習數學概念的速度和效率也有很大差異,在后一種氛圍中,學生之間有積極的交流、互動,從而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相互探討的興趣,有利于思維的開發,并能喚起生活中的經驗,想象生活場景,有助于對所學數學概念的理解和吸收。
例如,數學題目:學校舉行運動會,本班有3個男生、2個女生參加長跑,4個女生、3個男生參加跳遠,5個女生、4個男生參加了扔鉛球,每個人只能參加一個項目,那么參加運動會的總共有幾個男生、幾個女生?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實際模擬讓學生站在不同的位置,對應參加的項目,實際計算得到結果,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課堂上交流、互動,營造輕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寓教于樂,快速地理解“加法”的概念。
數學的概念貫穿于各階段的學習過程中,每一個數學概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整個數學知識體系里它們都彼此聯系,前一個數學概念的理解對后一個數學概念的學習具有基礎性的作用。若想在小學數學的學習、計算、理解和推斷中做到運用自如,就需要深刻理解不同數學概念之間的內涵和外延,把握彼此之間的關聯性,真正理解并能有效運用它們。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明確不同數學概念之間的關系,指引學生去領悟數學概念間的關聯性,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數學概念“克、千克、噸”以及“市斤、公斤”的教學中,數學教師應當明確這些重量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可以用具體的事物,比如用“蘋果”來表示“克”,用“卡車”來表示“噸”,假設“卡車”裝載的貨物是“蘋果”,那么“卡車”的重量是多少倍的“蘋果”,此時也可將“市斤”、“公斤”引入其中,不僅能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重量單位,也知道了不同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這樣,學生在學會了一個單位后,就能通過聯想自然而然地學會一系列的重量單位。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中,對數學概念的教學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小學生以后學習更高等的數學知識的基礎性內容,是數學素養的重要形成時機,小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意識到數學概念的重要性,把握不同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采用直觀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創造輕松、自由的上課氛圍,讓小學生快速、準確地理解數學概念,同時還應當指引小學生主動地發現不同數學概念之間的關聯性,舉一反三,系統地理解數學概念,并能夠在牢固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