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民族小學 黃德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轉化學困生的策略
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民族小學 黃德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困生是一種較為普遍的教育現象,如何幫助這一類學困生的學習可以達到教學規定的相關要求、符合教育的質量標準,是保障并提高教學教育質量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因此,需要對數學學困生加以關注,并幫助他們走出數學學習的困境。為此,文中主要針對小學留守兒童中的數學學困生成因進行了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探討了小學留守兒童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小學數學;留守兒童;學困生;成因;轉化措施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員的流動越來越頻繁,在筆者所在學校中,很多學生的家長都進入到了大城市中打工,忙于生計的家長們很難分出時間對孩子的學習進行良好的輔導,他們的孩子成了留守兒童,再加上祖輩的溺愛,也沒有幫助孩子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能力,這就使得很多留守學生在學習上出現了困難,特別是數學這一學科,因為有著較強的邏輯性,使得這些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困難。為此,需要就小學留守兒童數學學困生的成因開展分析,并積極尋找轉化措施。
1.家庭教育存在不足
很多留守兒童都是與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是其他的親戚一起生活的,他們的基礎薄弱,對于留守兒童的數學學習關注較少,很多時候只是從衣食住行上滿足留守兒童的需求,而對于孩子的學習品質、行為習慣以及心理健康基本沒有關注過,并且認為這些都是教師的事。雖然有部分家長對家庭教育較為重視,但是通常都是教育不得法,難以發揮效果。
2.留守兒童對數學缺乏興趣,缺乏明確學習目標
留守兒童很多都沒有想過為何要學習數學、數學學習之后有什么用這一類問題,并且簡單地認為學習是家長與教師的要求。這種被動的心態讓他們逐步形成了“應付心理”,在學習上懶散、缺乏興趣,只對玩感到有興趣,同時,成績也很難對他們產生刺激。
3.學習能力不足,良好學習習慣欠缺
小學留守兒童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方法不好,對于新知識的理解能力不足,課堂上很難完全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并且思維較為單一,很多時候只能進行機械模仿,有時甚至即使是簡單的計算題模仿也會出錯,而遇到綜合性較強的題目就完全不知道怎么做。這些學困生的學習習慣通常也不好,如上課注意力難以集中、小動作多,不善于思考、不喜歡發言,做作業馬虎,甚至抄襲別人的作業等。
4.留守兒童心理不健康導致數學學習困難
有很多留守兒童的心理都處于一種不健康的狀態,他們在學習上不愿意主動思考,更多的時候都是依賴于老師和同學直接告訴他們答案,并且自信心不足,總是擔心回答錯誤會被別人譏笑。他們在心理上有巨大的困擾,為他們帶來了額外的學習壓力,并且因為很多都較為孤僻,努力學習的意志力不足,最后形成自卑、厭學等心理問題。
1.激發數學學習興趣,建立學習自信
很多留守兒童數學學困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受到來自于周圍的嘲笑乃至是訓斥,這很容易讓他們產生自卑情緒,進而對外來的幫助也產生抵觸,或者是直接用沉默來進行回避。因此要想對留守兒童數學學困生進行轉化,就必須要從感情入手,通過融洽的師生關系來激發出他們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私下可以通過較為隨意的方式和學困生開展交流,在談話的過程之中,通過話語的暗示,讓學困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信任以及希望,又或者是可以針對學困生進行適當的輔導與補課,利用耐心的指導、融洽的情感幫助他們樹立起學習自信。
例如在教學加減法相關知識的時候,有學困生對于加減法中的計算規則并不能夠清楚地理解,因此在計算的時候容易出錯,長久下去很容易失去興趣與信心。為了幫助學困生樹立信心,專門針對他們設計了一些題目。在前期的時候設計的題目是:2+5=? 4+9=?5+7=?這些題目較為簡單,當他們回答正確之后,對問題難度進行提升,設置問題:2+5-4=? 4+9-5=? 5+7-4=?這樣將減法融入其中,對他們的綜合運算能力進行進一步的提升。當他們可以對這些問題也進行正確作答的時候,就可以繼續設置出難度更高的問題,這樣逐步地提升問題難度,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加減法的知識,促使他們產生數學的學習興趣以及信心。
2.開展分類教學,讓學困生也可以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對于留守兒童數學學困生來講,讓他們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是幫助他們提升學習效果的重要舉措,而分類教學就能夠發揮出這樣的效果。為此可以將班上的學生分為三個層次:A層是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B層是具備一定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生,C層為學困生。對于C層的學困生,應降低要求,要求他們掌握一些基本的東西,并且在課堂教學中設置他們也能參與的問題。例如在比的教學中,設計了如下的幾個問題:比和除法、分數有什么關系呢?(這是基本知識,C層學困生也可以找到答案)什么叫作比?(需要進行歸納總結)比、分數與除法三者的區別是什么?(需要具有較強理解能力)為什么數學中的比的后項不能夠為零,而體育比賽中卻可以?(需要有較強的想象力)通過這樣具有層次性的問題,為學困生提供參與回答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更好地表現自我。
3.讓學困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多關注留守兒童數學學困生,要求他們形成遵守紀律、不曠課、不遲到早退的習慣,同時培養他們形成復習、預習、會聽課、會討論、會合作的習慣,并幫助他們養成認真完成數學作業的習慣。另外,還需要加強勤奮刻苦學習習慣的培養。只要形成了良好的習慣,那么就很容易提升學習效果。
其次,需要加強對他們家庭作業的有效檢查。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加強和留守兒童家長的聯系,要求他們督促孩子及時、按時完成作業,幫助學困生養成按時完成小學數學作業和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同時,還需要與家長一起為留守兒童學困生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促使學困生轉化。
總之,如今留守兒童越來越多,其中的數學學困生也有很多,如何對他們進行轉化,是我們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都應該積極思考的問題。學困生的轉化需要我們教師努力思考解決辦法,特別是在新課改逐步深化的今天,作為小學的數學教師,必須要積極參與到其中,更新自身教育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小學學困生的轉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1]蘇潔.淺析轉化小學數學學困生的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4(01):118-121.
[2]劉仲剛.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心理特點及干預研究[D].魯東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