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軍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貿易的有效流通,對于英語的應用已經越發廣泛,甚至已經成為人才參與市場競爭的必備素養。高職英語教學就是培養市場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在對學生英語專業知識的強化中實現就業能力的集中鍛煉。本文主要立足于對高中英語教學現狀的研究,探析合作式教學模式對于提升高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實現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順利達成。
【關鍵詞】合作學習模式 高職教育 人才培養目標
合作式學習模式主要起源于美國,由于實踐效果顯著而被廣泛的應用于諸多領域。最近幾年,合作式學習方式在各大高校,學科中也得到推廣。合作式教學模式推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方式中顛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替代了學生在被動的知識積累中學習效率低下,喪失學習興趣的負面影響,在老師的引導中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實現學生個人專業素養與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合作式學習模式與高職英語教學現狀研究
合作式學習模式主要立足于團隊成員之間的分工合作以實現集體目標的達成,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專業能力,溝通能力,交往能力的鍛煉與綜合素質的提升。合作式的學習理論結合了廣泛的知識背景與理論分析,能夠幫助學習者在內在思考與外在統一的過程中,發展高層次的知識理論學習,在合作式的學習模式中學習者能夠得到多方面的能力鍛煉,對于團體目標的實現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這一新型學習模式具備了在高校廣泛推廣的內在潛能。
目前,高職英語大班教學難以滿足教學要求。英語的學習需要在知識理論的深入講解中排除學生的知識誤區,抽象性的學習體系需要老師在邏輯的搭建再現中保障教學質量,對于高職英語課程的教學實施,在以市場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下需要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這些教學要求的實現都需要在小班授課中得以強化,倘若學生人數過多,老師很容易因為照顧不到而降低教學質量,或者因為精力有限對學生的管理有所松懈。為實現有效的師生交流,保障教學質量的提升,改善大班教學勢在必行。
教學模式僵化單一,缺乏創新意識。目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主要采用以老師為主體的理論講解方式,在傳統性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對專業的學習熱情,難以實現個人內在動力的激發,在大班教學的課程操作中,學生的學習質量與課程參與度都得不到保障。這種教學狀況的發生一方面來自于高職學生英語基礎的參差不齊,生源的差異性加大了課程教學的難度;另一方面,在于老師的教學形式缺乏創造力,在僵化呆板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缺乏課程參與熱情,難以在有效的師生互動中尋求解決個人知識盲點的方法,對于專業技能的提升與個人知識素養的鍛煉也就無從談起。
二、合作式學習模式的操作要點
1.合理劃分合作學習小組。為保障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效果的實現,合理的劃分合作學習小組是關鍵因素。學習小組的規模以兩到六人最為恰當,依據對小組成員能力的檢測與各自擅長的部分劃分任務,讓小組成員在明確個人的職責后開展高效的合作學習。小組由主持人,記錄員,發言人以及其他團隊成員構成,各個團隊角色必須積極履行個人的職責,為團隊目標的實現做出自己的貢獻。
2.確團隊任務。高職英語的合作式學習需要在團隊目標的指引下提升操作效率,比如說,團隊可以以老師布置的教學任務為主題展開討論,深入分析任務的主要操作特點,依據團隊的現實情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計劃,對主體目標進行任務細分,保證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有具體的任務,在對細分任務的達成中實現個體價值,并且積極的調動團隊成員的參與度。與此同時,對任務的進展進行積極的跟蹤確認,對突發情況做出及時的計劃調整,在團隊目標實現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個人能力。
3.科學評價成績。合作式的學習方式需要在團隊目標的實現中提升個人的價值感與團隊凝聚力,所以,科學的評價方式是參與合作式學習的重要實施要求。團隊內部可以建立有一定參考依據的評價標準,可以充分結合個人評價,同學評價以及老師評價三個部分組成評價體系的核心要素,對于表現突出的個人與團隊老師都需要適時的給予表揚與獎勵,對于表現不夠突出的學生,老師需要采用為鼓勵為主的引導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對英語課程的學習信心,在飽滿的精神狀態中投入對英語課程的重新學習。
三、合作式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注意要點
1.英語學習與專業知識的有效結合。高職學生對英語課程學習熱情不夠在于現有的英語學習難以與個人的專業知識背景進行有效結合,對于學生的就業也沒有直接的幫助,所以在開展合作式的學習方式中老師應該注重英語與學生專業的有效結合。
2.發揮老師的指導監督作用。合作式的學習方式需要充分發揮老師的監督指導作用,否則課程的進展就會有流于形式的危險。觀察和適度介入是老師發揮監督指導作用的常用方式,老師需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談些帶有鼓勵性的建議,幫助學生修正個人的學習方向。適時的反饋是保障學生不偏離教學任務的有效方式,也為老師幫助學生解決困難提供了指導性意見。與此同時,老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任務進行科學的評價,督促。在操作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適度的介入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團隊任務,實現個人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合作式的學習模式在高職院校英語課程的應用中具有積極的促進因素,對于調節學生的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課程參與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具有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明確個人的教學定位,在適度的課程介入中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并且在適度的監督,指導的過程中激勵學習進行可持續性的學習行為,改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谷仙春,韓照紅.任務型語言教學:一種新型的教育理念[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