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長垣縣第一中學 王 萍
解析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
河南省長垣縣第一中學 王 萍
數學是高中教學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相關課堂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高中數學教師受傳統應試體制影響,仍然采用講授式教學,而學生只能被動聽講,雙方在課堂上基本上無互動,不利于提升教學效果,再加上學生認為數學知識難以理解,長此以往會消耗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此就有研究學者在數學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教學策略,由此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本文則從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創設生活教學情境以及借助教材和學生生活經驗等分析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望給予數學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改變傳統教學方式,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與學生展開良好的溝通互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多數高中數學教師對生活化教學還停留在淺層階段,缺乏良好的課堂掌控能力,導致學生陷于單純的理論知識中。《標準》指出:“關注數學的不同分支和不同內容之間的聯系,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對此,有必要將數學教學生活化,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加深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高中數學生活化的前提在于教師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即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并在此基礎上準確把握數學教學的方式和內容,由此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毫無疑問,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教師,其教學理念和教學觀念對于學生有著巨大影響,所以教師應積極改變自身教育觀念,盡可能使數學知識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在目前的數學教學環境下,需要將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奉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尤其在生活化數學教學中更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學會自主學習,逐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等差數列時,教師就可借助以下教學案例:某人得到一家公司的聘用,老板說目前年薪為1萬元,這里有兩種方案供你選擇:第一種,每一年加1000元;第二種,每半年加300元。試問,如果你打算在該公司工作5年,究竟用哪種方案得到的收入多?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真實效果,既能幫助學生更容易地理解數列的相關知識概念,也能調動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此外,數學教師除了要更新教學理念外,還更應該致力于提高自身素質,可以說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有著直接聯系。在開展生活化高中數學中,要求教師屬于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由于數學屬于高度概括現實生活中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學科,學習數學能使人的思維更加敏捷和活躍,再加上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問題有著緊密聯系,可用生活實例說明數學定理、數學概念和數學問題等。同時,數學教師還應具備人文素質,即引導學生將所學數學知識聯系生活實踐,并運用數學思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由此真正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
數學教學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與學生學習效果和課堂教學效率有著緊密聯系,生活化教學活動即重現生活畫面,啟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思維,在課堂活動中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與他人合作、動手動腦的機會。高中生活化數學教學的主陣地為課堂,數學教師所設計的課堂關系到是否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要不斷引導學生感悟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例如,某玩具制造商制造出一套球形瓶裝玩具,其中瓶子的制造成本為0.8πr2,r是瓶子的半徑,單位則為厘米。現已知每出售1ml的飲料可使制造商獲利0.2分,且制造商能制作出6cm最大半徑的瓶子,問制作多大半徑的瓶子能使每個玩具獲得最大利潤?通過將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結合,可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再以《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課為例,教師可借助現代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商品競猜錄像。視頻中主持人先說:“大家可以猜一猜這件商品的價格。”此時有觀眾A說:“4500。”主持人:“太高了!”觀眾B說:“2500!”主持人:“又低了!”觀眾A繼續猜:“2900。”主持人:“低了。”在來來回回的猜價中以3000的價格賣給觀眾B。教師問學生:“如果讓你猜,你會怎么猜這件商品的價格?”學生回答:“先對商品價格進行估算,如果報價高了則降低100元,低了則上漲50元報價,每隔10元上升報價。”這種教學方式完全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課標》中認為: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是刻畫自然界規律和社會規律的科學語言和有效工具。數學學科的抽象性和確定性決定了數學的學習與語文、英語不同,需要教師將教學內容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雖然我國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推進新課程改革,但教師在突破教材束縛方面還需要一定的勇氣。雖然數學課堂確實應該傳授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但是如果教師不知道學生真正需要掌握什么知識或喜歡學什么,那么學生學到的只是單純的教材上印刷的黑白字體,絲毫沒有數學語言。因此,數學教師應創造性地處理現有教材,盡可能把數學問題生活化,使生活問題實現數學化,從而使數學內容成為富有生活性和現實性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和思維方式解決現實問題,不僅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更能促使學生進一步提高數學水平。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策略效果顯著,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和素質教育強調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很多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其最大的魅力為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有效應用,客觀生動的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從而喜歡數學,熱愛數學,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真正實現數學教學目標。
[1]盧闖.讓數學與生活互動——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3(55):56-56.
[2]楊曉明.讓數學與生活互動--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分析[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4(10):22-22.
[3]危少峰,章國平.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6(7):32-32.
[4]齊忠新.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探析[J].數理化學習:高三版,2015(1):51-51.
book=24,ebook=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