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琳琳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順利完成了預算體制的優化,財政支出體制的優化,稅制轉型等任務,在很大程度上為我國社會主義特色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提供可靠保障。近年來,市場競爭環境越來越激烈,需要相關政府部門進一步加大財政稅收工作力度,并提出更有效的措施,以便于更好地適應當今復雜的市場發展要求。
[關鍵詞]:財政 稅收工作 稅制轉型 改革策略
一、我國財稅體制的現狀分析
(一)各級政府的職能與支出責任不相符
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地方政府財政問題非常突出,不同地區之間缺乏一個良好的溝通機制,使得地區間的財力不均衡狀態比較嚴重。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地方政府職能劃分不夠合理,呈現出政府職能與支出責任不相符的現象,根本無法應付復雜、變化多端的財政事物。轉移支付結構不合理,支付制度發展也不夠完善,難以同時平衡縱向財政和橫向財政。一般性轉移支與專項轉移支付在規模上走兩個極端,不均衡現象日益嚴重,且轉移支付資金分配和管理不透明、不規范、主觀隨意性很大,從而使得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二)相關體制不夠完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我國財政稅收工作的起步比較晚,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相關財稅體制的發展與改革。甚至出現稅收體系存在缺陷非稅收入沒有納入政府收入體系的管理范圍的情況。在體制不夠完善的情形下,漏掉了許多有利于調節社會分配功能的重要稅種,難以做到充分地發揮稅收的調節功能,不利于我國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與創新,不利于中央宏觀調控的順利進行,也不利于生產要素的優化分配。
(三)財務核算虛假,稅收監督不到位
在財政稅收工作過程中,因為各項財務核算必須依靠人為進行,從而在受各種利益因素影響,許多工作人員往往都難以堅守職業道德,而隨意篡改經營指標,作假賬目。此外,稅收監督不到位,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監督體系,使稅收出現監督的真空。根據調查顯示,我國偷稅、漏稅、逃稅已經趨向于社會化,普遍化,嚴重地影響到我國財政稅收工作。例如,一些不法分子視國家的法律法規而不見,大肆偽造、虛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違法數額巨大,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四)企業腐敗嚴重,侵蝕稅基
我國存在不少企業管理層不重視國家稅收工作,腐敗嚴重,并侵蝕到國家稅基的情況,是我國社會發展中的問題。有些地區甚至屢禁不止,愈演愈烈,已經發展成為全社會毒瘤和頑癥,從而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我國的稅收工作以及對國家稅收體制構成嚴重的威脅。企業腐敗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是往往都是反映在財務上,例如侵吞國家資財、偷稅、漏稅、侵蝕稅基等現象。
二、深化財政稅收工作的策略
(一)不斷推進會計改革,提高執行效率
雖然目前我國的財政稅收會計已經逐步與國際接軌,采用了以申報應征數作為核算起點的會計算法,并建立了基層征收機關分戶稅種明細賬。但由于我國所處的國情,使得在基層會計實踐中,缺乏有效的監督而使得財政稅收工作缺乏完整性、真實性、有效性,影響了稅收計劃利會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因而,國家相關部門必須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稅收會計改革,提高其執行效率,以便于更好地反映稅源以及稅收收入的情況,進而為提高稅收工作做鋪墊。
(二)不斷建立與健全與我國社會體制相適應,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稅收制度
在財務會計稅收工作中,若要切實地提高稅收工作效率,必須不斷建立與健全與我國社會體制相適應,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稅收制度,才能更好地適應我國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這就要求國家相關部門必須逐步提高直接稅在國家稅收入中的比例,合理調節直接稅間接稅的比例.不斷改變傳統、低效的以間接稅為主的稅收體系。在盡可能減輕納稅人經濟負擔的前提下,定期調整宏觀的稅負水平,取消不相稱的體制收入,確保政府規范性收入,擴大預算管理范圍。此外,還要加快個人所得稅改革,適當降低工薪收入的稅收負擔,實行綜合申報與分項扣除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并推進稅收減免制度相關改革。
(三)建立、健全財政支付模式
隨著當今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財政工作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引進國外先進的支付經驗,提高我國財政的支付水平。同時,還要求國家相關政府部門要科學合理搭配、資金來源可靠穩定科學支付體系,適當提高專項轉移支付比例,合理搭配一般性轉移支付。對于財政轉移支付的分配方法,必須實現公開、透明、廉政、合理、科學的資金分配制度,充分結合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確定與之相適應的財政轉移支付模式。
(四)要規范社會初次分配,提高各項收入的透明度
建立國家中長期預算與中長期發展規劃相協調的新型復式國家預算體系和相應的預算管理體制。國家相關政府部門要繼續深化稅收改革,完善稅制,調整稅率,加強對個人過高收入的調節,加強稅收征管工作,限制畸形消費,反對揮霍公款。要把稅收政策與支持發展、培養稅源結合起來。在執行稅收職能過程中還要注意防止一些地方在征稅過程中隨意采取一些不適當的做法而影響企業和經濟的發展。此外,還要健全完善復式預算體系、擴大國家預算覆蓋范圍,保障社會以及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盡可能地將政府的所有涉及財政性收支的活動納入預算管理的框架之中,提高各項收入的透明度。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財稅體制改革的深化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高。因為,財政對國家建設的保障能力的不斷提高,是我國社會和諧穩定的有力保障,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支持了國家重大改革開放措施的出臺和重要方針政策的實施,促進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為我們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然而,在日益復雜的外部環境下,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必須與時俱進,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不斷引進國外先進的經驗,并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進一步深化改革我國財政稅收工作,切實地提高我國稅收水平。
參考文獻:
[1]完善財政稅收政策以市場機制促建筑節能發展[J].中國住宅設施,2008(05).
[2]胡楊.社會廉政評價:經驗與趨勢[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2).
[3]周知民.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五論[J].新長征,2011(09).
[4]李燕凌,吳松江,胡揚名.我國近年來反腐敗問題研究綜述[J].中國行政管理,2011(11).
[5]張增田,王海戀.反腐倡廉形勢:概念辨析與科學評估[J].中國行政管理,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