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廷 王佳欣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課堂教學的改革已成為整個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課堂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等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教學的效率,具有高效性的“合作學習”模式便廣泛開展起來。當今社會是一個注重合作的社會,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識已成為彼此間相互交流、溝通的重要方式。在課堂教學中當然也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就小學數學中小組合作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實踐探究
學習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在知識的學習中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與他人合作只能故步自封,通過小組合作教學不僅能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還能培養學生間的凝聚力和團結力。小組合作學習使師生之間關系的發生了重大轉變,在學習上形成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多邊互動,有效地為學生的溝通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臺。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含義及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方略,是指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學生在學習中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學習問題的一種學習模式。它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為基本動力,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教學形式,以創造良好學習氛圍、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是一種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溝通,發散多種思維方式,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教學的策略
小組合作教學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為了有效促進小組合作教學的實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合理地進行分組,讓小組學生方便學習
在小學的數學課堂中進行合作教學時,小組的劃分很重要,小組安排合理才能有效全面地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分組前可以先了解一下每一位學生對數學的掌握情況,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帶動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一起學習,在小組的學習中能夠相互幫助、共同進步。例如,在學習一年級下冊“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教師就可以安排算術學習好的學生和算術較差的學生在一個組,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讓擅長算術的學生在小組內當一個“小老師”,幫助帶動組內算術差的學生一起學習,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學習“認識人民幣”這一章節時,教師也可以采用此方法,讓對錢比較熟悉的學生幫助對錢還不怎么了解的學生,通過彼此間的交流溝通,讓學生高度參與其中,學起來更快速。
2.將自主探索和小組合作相結合,發揮最大的學習效果
因為很多小學生對學習還沒有深刻認識,無法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在數學課堂上開展合作教學的時候,有的學生就養成了依賴小組成員的壞習慣,只靠小組內的同學回答問題,自己卻不對遇到的數學問題展開思考,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將自主探索和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有效的結合,雙管齊下,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三年級課本中學習“面積”時,教師既可以安排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學習探討,也可以單個讓學生自己思考回答問題。比如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測量計算課桌表面的面積,因為課桌面積較大,這就需要學生之間通力合作,讓各個小組成員通過共同努力去解決這個數學題,而讓學生自己測量數學書本的封面計算其面積,通過這兩種方式的有機結合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教學效果更顯著。
3.給出指導,指引學生正確學習
小學生大多心智還不太堅定,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難免會出現不專心學習的情況,因此在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要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小組學習中,充分了解各個小組的學習狀況,在學生思路出現偏差時及時糾正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例如,在“圓柱與圓錐”的學習中,讓學生討論生活中常見的圓柱或圓錐,可能學生一不小心就偏題聊到別的地方去了,這時候教師就要將他們的思路重新拉回課堂,或是通過紙張圖形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物體時,他們也可能拿著紙張做起了與課堂無關的東西,因此,教師要仔細觀察每一位學生在小組內的學習狀況,以便隨時做出調整,使學生的專注力提高,充分調動他們數學課堂的積極性。在“圓柱與圓錐”的學習中,為了讓學生更專心地投入其中,教師可以多給學生一些實物,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計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指引學生更專注認真地學習。
總之,小組合作教學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學模式,盡管它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由于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其在我國小學教學課堂上的應用還不是特別成熟,還有許多不穩定因素存在,因此,在小學實行小組合作教學還需要不斷地摸索。教學本就是一個長期不斷變化的學習活動,只有緊跟時代步伐,不斷為創新發展,我國的教育模式才能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馬騰飛.對于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深入探討[J].學周刊,2012(3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