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萁蓁++孫雅靜+毛雙梅
【摘 要】隨著高校資產規模不斷擴大,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機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績效考評機制缺失、經營性資產管理不到位等問題越來越突出,文章針對目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面臨的上述,提出了通過合理配置、建立考評機制、盤活存量資產等方式提高資產效益;通過建立與財務部門聯動機制,完善資產全過程財務管理等建議,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具有一定借鑒作用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國有資產;績效考評;預算管理
隨著國家高等教育投入不斷增加,教育資產規模逐步擴大,截至 2012 年底,教育部直屬高校、直屬單位資產總量達 7000 億元,其中事業資產 4260 億元。事業資產總量占中央事業單位資產總量的四分之一。資產規模的擴大,為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條件保障和物質支撐。
一、高校國有資產概述
(一)高校國有資產定義
學校國有資產是指學校占有、使用,在法律上確認為國家所有,能以貨幣計量的各種經濟資源的總和。它包括國家撥給學校的各類資產,學校所屬各單位和經濟實體按照國家政策規定運用國有資產組織收入形成的資產,以及接受捐贈和其他經法律確認為國家所有的資產。
(二)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內容
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包括資產配置、資產使用、資產處置、產權登記、資產清查、資產管理績效考核、監督檢查等。資產管理工作應遵循以下原則:
1.堅持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2.堅持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3.堅持安全完整與注重績效相結合的原則。
(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的主要任務
建立與學校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相適應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健全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合理配置、有效使用和規范處置學校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與完整,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切實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維護所有者權益,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學校履行社會職能提供物質保障。
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薄弱環節及原因分析
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普遍存在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重視不夠;管理機構不健全;資產使用和處置未按國家規定要求報批報備;對所辦企業監管不到位,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對資產配置論證不充分,存在閑置浪費現象等問題,影響了國有資產的安全與完整,未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管理目標。
(一)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國有資產是支撐學校事業發展的物質基礎。長期以來,高校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管理工作基礎薄弱,特別是沒有意識到無形資產也是一種極其重要的經濟資源,應把實物資產、無形資產和貨幣資產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管好、用好。
(二)制度建設不健全
應對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出租出借以及國有資產報廢報損、轉讓劃轉、對外捐贈等各類資產管理事項,制定國有資產具體事項管理規定,明確每一環節的審批程序和工作流程,使各類管理事項都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三)績效考評制度缺失
高校在國有資產績效考評體系建設方面一直處于摸索階段,尚未建立科學、可行的資產使用績效考評辦法,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使用效益進行考評。
(四)經營性資產管理不到位
目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難以實現對經營性固定資產的單獨管理,高校會計準則對固定資產的分類方法也無法適用于經營性固定資產管理。
三、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建設幾點建議
國有資產配置與使用的根本宗旨是為了滿足各單位履行職能和促進事業發展的需要。在財政教育投入不斷增加的形勢下,切實提高國有資產配置與使用效益,已經成為當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一項迫切任務。各單位要采取措施,切實提高國有資產配置與使用效益。
(一)合理配置資產提高效益。
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是一項基礎性工作,資產配置則是基礎中的基礎。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和自身發展需要,不斷加強資產配置工作,向合理配置資產要效益。按國家規定條件和標準配置資產,加強論證,從嚴控制。要堅持勤儉辦事業,反對鋪張浪費。
(二)以績效考評提高效益
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考評,是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高校應要按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原則,建立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的,建立覆蓋國有資產管理基礎工作、制度建設、配置使用的全過程、全方位考評機制考評制度,真實反映和評價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績效,切實提高資產配置與使用效益。
(三)建立健全資源共享機制
構建學校國有資產共享共用平臺。學校“碎片化”管理體制,使各二級單位之間資產不能共享共用,這是造成國有資產使用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建立國有資產共享共用平臺,是優化存量資產配置,提高資產使用效率的有力手段。學校應逐步將重大科研設備、實驗設備等科研平臺,由學校內部單位開放逐步走向社會開放,建立有序、健康的資源共享市場。
(四)盤活存量資產提高效益
盤活存量資產,實現資源共享共用,是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徑。首先,要建立國有資產使用調劑制度。對學校長期閑置、低效運轉的資產,要在學校各二級單位之間進行調劑使用,充分發揮資產效益。
(五)完善資產的全過程財務管理
充分發揮財務預算與財務審核功能,在資產購置、投資、處置等環節把好財務關,嚴格執行資產購置預算審批制度,根據大額資金核算要求等有關規定設置審批權限。借助財務管理部門預算管理系統,實現資產管理系統與財務系統的對接,建立學校宏觀層面下各部門的資產配置機制,從學校層面整體規劃審批使用單位資產購置預算。
(六)完善資產管理聯動工作機制
通過學校資產管理系統與財務管理系統的無縫對接,建立財務與資產管理部門聯動工作機制。通過預算管理建立資產使用單位與財務管理部門聯動資產管理機制,財務預算部門負責歸集、審批使用單位資產購置預算,在采購環節根據預算批復再次審核,確保資產購置按計劃進行。
四、結束語
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高校應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機制,努力開創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新局面,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條件保障。
參考文獻:
[1]葉青松.陸瑩. 對高校國有資產“四結合”管理體系構建的思考[M]. 會計之友, 2012(3)
[2]武紅玲.高校固定資產探析[M]. 財會通訊, 2008(1)
[3]邢瑞紅.建立高校固定資產管理與預算相結合的長效機制[M]. 西部財會,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