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東艷
摘 要: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學生的學習離不開大量的閱讀,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提取書本中的知識,幫助他們在課外時間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是廣大語文教師需要共同解決的課題,圍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與‘學的有效結合”這一主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與學結合
小學生普遍年齡較小,缺乏學習的自覺性,一般需要教師加以引導與監督,但是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遠遠超過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致使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無法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只是一味地被動接受教師所傳遞的知識,不能很好地做到知識技能的運用,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充分保證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有效結合是提升學生語文閱讀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為了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能夠有空間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進行自主自愿、高質量的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首先就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期待中閱讀,在閱讀中感受到快樂。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豐富自身的教學手段,引領學生步入閱讀的世界。創設情境在閱讀教學中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通過教師給學生創設閱讀情境,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也能夠讓學生對閱讀保持濃厚的興趣,比如,為學生創設一個與閱讀教材相符合的情境,在學習有關春天的文章時,教師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一般的教學課堂會立即響起大家的讀書聲,但并不是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在這樣的方式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的學習之中,部分同學只是跟著大家的步伐,別人做什么也就跟著做什么,實則并不注意自己閱讀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而教師利用教室里安裝的多媒體,在學生閱讀之前放出一些有關春天的音樂,讓學生感受到冰雪融化的叮咚聲,鳥兒鳴叫的聲音,在這樣一種濃厚的春天的氛圍下,再要求學生進行文章的閱讀,一方面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在這樣較為真實的環境中閱讀可以獲得更為真切的閱讀感受。另外,還可以試著將閱讀教材中的內容變得生動鮮活,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比如,可以對文章中的故事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演出,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文章中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改變,學生對這種形式的學習通常是積極性較高的,并且也可以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能夠主動配合教師完成文章的閱讀,也能夠與教師一起交流改編的想法,對文章有更為深刻的理解。
二、分析整理教材,明確重點難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能力往往決定著整個班級學生閱讀水平的好壞,所以從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出發,是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和質量的關鍵,教師要明確自己的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認真備課,仔細分析研究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講解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表達清晰,讓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也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并且在每一堂課的教學之后都要針對這堂課中對問題講解的方式以及學生的反饋進行分析總結,在一段時間的經驗總結之后,得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僅要關注自己課堂的教學質量,更要關注班級內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自己的學生,并且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不要千篇一律地搞集體化教學,注重學生思維邏輯的發展,也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目標。
三、促進師生和諧,構建高效課堂
學生在面對老師時,往往有畏懼心理,這種心理往往導致他們不敢很好地表現自我,從而造成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缺失,不能夠及時地幫助學生提高閱讀學習的效率,所以要讓學生主動地聽取教師的指導,也要能夠把教師當成無話不談的朋友,信任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遵循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耐心指導學生所出現的問題,鼓勵學生相信自己的能力,讓學生獲得學習的自信心,并且在課下的交流中,也可以和學生交流一些有關學生生活上的事情,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朋友,或者是最近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在這樣的交流中也便于教師對學生更為全面地了解。更重要的是,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老師完成各種活動的教學任務,能夠很大程度地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并且教師與學生的和諧關系能夠更好地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教”與“學”的結合。
總而言之,語文閱讀的教學其實就是“教”與“學”的結合,是教師與學生雙方都要努力共同完成的目標,所以教師需要積極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在與學生建立良好關系的同時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王麗梅,張立云,趙玲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科技創新導報,2013(3).
[2]柳化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現代交際,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