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小學語文是學生正式步入學習的啟蒙學科,學生將在這一階段學會識字、寫字,學會口語交際,學會如何記錄。為了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這些技能,語文作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要求學生能夠熟練這些技能、要求老師能夠從其中及時了解學生的水平,很多老師把這一目標絕對化,因此,小學生所做的作業量巨大,歸根結底主要在掌握知識上,忽視了小學生語文學習的主要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設計;高效少量
我們的小學語文教育作業的設計還停留在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背誦抄寫成為最常見的作業形式,許多想要偷懶的學生會選擇把語文作業放在最前面或者最后寫,問及為什么,得到的回答是:“因為語文最簡單啊!”在學生的眼中,語文儼然成為一門沒有技術含量,也沒有趣味性的學科,對待語文作業也只是敷衍交差,恰恰違背了語文作業布置的最終目的。
一、小學語文作業布置的現狀
1.作業類型單一
目前小學的語文作業大都是以抄寫生字為主,所謂的課前預習也只是讓學生讀兩遍課文,勾畫出將要學習的生字詞,所用的輔導資料、練習題也是這些內容的重復。在學生的心目中,語文作業意味著不是背誦就是抄寫,偶爾要求寫作文,模式也十分單一:寫的人好像都是同一個人;描寫自家的貓貓狗狗,也好像都是同一品種的克隆體;老師所做的批改,也主要以對錯區別,沒有其他的評語或者建議,尤其在作文的批改上,對作文內容的評價十分稀少,主要集中在字詞錯誤和簡單的語法錯誤。這種單一的作業類型使得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陷入了一個抄抄背背的死循環,升入中學以后,就出現了中學老師所說的基礎薄弱。
2.作業量大
現在出現了很多的家作輔導機構,其是一種專門在放學后監督小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機構。據了解,這些輔導機構每天監督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差不多在三個小時左右,如果有的學生完成速度比較慢,時間還會增加一到兩個小時。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窺出一些信息,那就是小學生的作業到底多到了什么程度,這些作業中語文占了最主要的一部分,每天學生花一堆的時間在抄寫和背誦這樣的作業上面,但是,如果我們了解一下小學生的記憶模式就會知道,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忘得一干二凈。
3.學生對作業的敷衍
由于作業的數量十分多以及作業類型十分單一,導致很多的小學生在做語文作業時都是處于一種“磨洋工”的狀態,因為不需要動腦,也沒有趣味性,也就寫寫停停,所以做語文作業的效率普遍很低,做出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書寫潦草等問題屢見不鮮。
二、如何優化小學語文作業布置
1.作業設計應靈活新穎
作業布置應經常翻新,倡導調動學生的整個感官去學習。例如,在講完《小兒垂釣》這首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地選擇表現形式來展現這個故事,有的學生可能會選擇講故事的形式,有的學生可能會畫一幅畫,還有的學生也許會找幾個小伙伴,一起將這個故事表演出來,這種作業模式不僅調動了學生主動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還訓練了他們口語交際能力或者其他特長。另外,老師在檢查作業完成情況時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知識問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既達到了高效作業的目的,同時又培養了他們的合作能力。
2.作業布置應“取其精華”
在各個領域,我們都強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布置語文作業也應當如此,小學生精力的集中程度本來就比較低,如果布置了一堆的作業,或許其中有一些作業真的可以起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作用,但是由于作業量太大加上作業布置質量的參差不齊,使得學生的完成度并不是很好。因此,我們覺得在小學生的作業布置上應盡量做到“少而精”,將一些抄寫背誦盡量變成課堂作業。在課堂上學生由于精力集中以及學習氛圍濃厚,完成作業的情況也會更好,家庭作業則可以布置一些比較輕松有趣的。
3.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專注”
現在很多家長陪自己的孩子寫作業的情況都是孩子在一邊“吭哧吭哧”地寫,而家長在一邊優哉游哉地玩手機,遇到孩子問時才給他們講解,或者直接等寫完了檢查,殊不知這種狀態會使學生產生一種對作業的反感情緒,他們在心里就會想“為什么我要一個人辛辛苦苦地寫作業,而爸爸媽媽可以玩兒呢?”有了這種心理以后,孩子們還能專注地寫作業嗎?因此,家長們在陪伴孩子們寫作業時不要一直盯著他們,這樣會給他們造成一種被窺視的不安全感,也不能就自己一邊兒涼快去了,家長們也應該進行學習,可以在旁邊看自己的書或者進行自己的工作,要給自己的孩子造成一種“你看,你不是一個人在學習,家里人也在做作業”,營造出一種有助于學生作業效率提高的家庭學習氛圍。
總之,小學的語文作業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要讓這個環節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我們在作業設計中還要花費更多的心思,更好地優化小學的語文作業的結構,達到高效少量的目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他們進入中學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田慧生.關于進一步更新教學觀念的幾點思考[J].人民教育,2005(9).
[2]賴配根.要溫度,也要深度[J].人民教育,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