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佰勝
〔摘 要〕創新是創造的前提基礎和事先準備。我們美術教師應該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為兒童提供豐富的創新機會和良好學習環境,重視培養兒童的創新思維,促進兒童創新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 兒童美術 創新思維 培養
一、現代美術教育中兒童創新思維能力的特點及培養的必要性
(一)美術是什么。美術,是以一定的物質材料,如紙張、顏料、畫布、木條、金屬、石頭等占據一定空間、具有可塑性的平面或立體的形象,以反映畫家客觀及主觀世界感受的藝術形式。美術的范圍非常廣,總的可以分為:觀賞性美術和實用性美術。美術與其他藝術門類不同,是因為其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
(二)兒童美術創意的特點。兒童美術雖屬于美術范疇,可是兒童的年齡的特定屬性決定了兒童美術創意的獨特特征。創造力是人類區別于動物最根本的特性之一。而創意是通過具體的創造活動和作品來表現的。美國的美術教育家羅恩菲爾德(Victor Lowenfeld)指出:“創造性是人類所具有的本能,是一項天生的直覺,它是我們解決和表現生活困難的主要直覺,兒童尚未學習如何去使用它以前,就懂得使用。”任何藝術的學習首先應該是模仿,創新思維是指在藝術勞動中,發現一種新的方式處理對客觀事物反映的思維過程,創新思維能力就是通過這樣的思維過程和活動,創造出超越或高于原型的藝術作品。它的根本特征也就是在原有的事物活動中,產生新的想法,從而在對事物處理的過程中不斷改變、進步和超越。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和新形勢下人才觀念的更新,培養兒童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使命顯得更為迫切。
(三)培養兒童創新思維能力的必要性。美術是一門講究個性和特點的學科,它的顯著特征就是創新。一件美術作品的最大價值就是它的藝術成就,而藝術成就是不可復制和模仿的,就像蒙娜麗莎的微笑,世界上只有一個蒙娜麗莎,無論你模仿得多么逼真,它的成就也只屬于達芬奇。作為藝術家要想達到一定高度,就必須具有創新思維能力,除了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術技巧,還要有自己個性和新的思維、主張。只有將技巧和創新能力兩者完美結合來完成的作品,才具有藝術價值。由此看出,美術教育不僅僅是教育兒童掌握描繪事物的理論和技術能力,更要重視培養兒童的實踐、創新思維能力。在歐美許多發達國家,兒童的美術活動大多是建立在以培養創新能力為出發點上的,故形成娛學結合的學習模式。作為我國發展態勢良好的兒童美術教育形式,是有必要向國外借鑒及學習的。
二、傳統美術教育中阻礙兒童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問題
我國的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美術課堂教學,如兒童的主體意識增強,但是,受長久傳統教學的影響,我國目前的美術教育仍然是根據自己的專業和條件,對兒童傳授不同的繪畫技能訓練和美術理論知識。在培養兒童的創新思維能力方面還做得不夠,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
1.教師缺乏創新,抑制了兒童創新思維的發展。我國目前大部分美術教育工作者已經習慣了傳統的照本宣科和“一言堂”的灌輸式教育方法,依照教材或是給兒童一幅畫或一個素材,來教兒童如何畫,為了使兒童更好的掌握某一繪畫技巧,不斷在課堂上進行重復演練。這樣單一枯燥與兒童缺乏互動的教學模式,沒有考慮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2.受傳統教育影響,我國的教學課堂大多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上面講,兒童在下面聽,教師處在教學的主體位置,兒童的思路需要跟著教師走,且教師所說的話一般是不容兒童質疑的。主要的授課形式就是教師畫什么,兒童跟著畫什么,而且必須要畫的和教師一樣或接近,否則就被認為是教學 “失敗”。另外兒童所畫的作品評價也是根據教師一個人的標準和眼光來評判,這種專制型教學模式,極大地阻礙了兒童用自己的行動去發現知識、質疑知識,缺乏探索和求異精神,不利于兒童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3.我國目前的美術教學中大部分是在教室中進行,讓兒童畫一些靜物、道具,或者按老師要求依葫蘆畫瓢臨摹一些作品。這些傳統的繪畫表現形式,已經滯后于當今時代的進步和發展,跟不上新的美術思想和潮流。且美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如果只是局限在一定空間范圍內,不貼近大自然,兒童的思維也好像被帶上了枷鎖,很難創作出有自己個性、獨特、新穎的作品,也會僵化兒童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現代美術教育中對兒童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從而激活兒童創新思維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兒童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他才會全身心投入,積極思考,主動去發現和探索新的知識。那么首先在教學的內容上,應該選擇有利于激發兒童求知欲、觸動兒童好奇心和調動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教學內容,然后運用科學合理有趣的教學方法,吸引兒童積極主動地學習,激發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表現欲望和創作的沖動,也就是說,美術教師在教學時不要照本宣科,而是對整堂課進行設計,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創設新的教學情境,讓每位兒童都參與進來。基礎繪畫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讓每位兒童都畫出同樣的畫就顯得毫無意義。比如:老師在給兒童上欣賞課或是介紹新的作品時,可以采取用視頻介紹作品、放一些合適背景音樂,介紹完后讓每位同學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將剛介紹的作品與自己最了解的一個流派做比較,給兒童營造一個良好教學情景,在這樣的情景中,兒童不但調動了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還會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激發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培養兒童的探索求異精神。一個人的藝術成就是不可以復制的,同樣,兒童的創新思維也不是老師能“手把手”教出來的,有時候,創意就在某一環境或某一個點上突然出現。這種出現需要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來滋生,所以只有老師與兒童達到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更好的激發兒童大膽的去表達自己的見解和個性。藝術就要不斷創新和張揚自己的個性,有時候還要突破權威,培養兒童大膽求異的精神。對知識提出質疑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研究的過程,是一個新的探索的過程。只有不斷質疑,不斷探索,兒童的創新思維能力才能不斷得到發展。另外,在作品評價方面要進行拓展,比如,先讓兒童介紹自己作品的創作意圖和意境,在實踐過程中所作的努力,然后給自己的創作成果打分。再讓同學們用兒童自己的眼光,對各位同學的作品作出評價。最后老師再作出全面評價,從學習態度、能力、繪畫技巧、創新等各方面積極挖掘兒童的閃光點。適當、正確的評價方式可以讓兒童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對以后作品創新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擴大兒童的欣賞范圍,開闊兒童的視野。擴大兒童的欣賞范圍,開闊兒童的視野是培養兒童創新思維能力的基礎。只有不斷學習和了解更多藝術形式、風格和流派,才能拓寬自己的視野,從而從不同角度去考慮作品,創新作品。不但要學習國內古典繪畫,也要接受國外新的藝術思想和流派,只有這樣,才能在藝術的海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并從中找到自己的方位和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美術學科不僅僅是一門普通的學科,而且是一門體現藝術、涉及多門課程的綜合性學科。因此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美術教育不但要學好美術理論知識,還要研究和學習其它各門學科給美術領域帶來的影響,為自己創新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國家對人才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面對這樣的形式,我國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培養兒童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從我國現代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可以看出,我們在培養兒童的創新思維能力方面還有欠缺。對于這些棘手問題,美術教育界已正在尋找培養兒童的創新思維能力的途徑,我們不能用一時之法解決所有問題,而應該隨著事情的不斷發展,用發展的眼光跟上潮流變化,用創新意識去解決美術教育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所存在的問題,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責任編輯:馮顯榮)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魏勇剛.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3]王世琴.淺談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2(24).
[4]陳鵑.淺談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2013(7).
[5]徐亮節.在美術教育中提高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建議和措施[J].美術教育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