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天菊
摘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朝著最適合發揮自己才能的領域邁進,努力使他們在這個領域中富于競爭力并獲得成功,增強自信,富于創造性,應是我們每位教師創設最佳教學情境的理念。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
現代數學理念要求一個高素質的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必須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的原則,在創設情境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要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想方設法調動他們求知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意識,使他們在教學過程中探索知識,掌握知識,促使知識逐步升華。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如何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
一、激發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從心理學角度講兒童天真幼稚,好奇心強,喜歡在歡樂中生活和學習,因此,在創設情境時,我緊緊抓住數學本身特有的數字魅力及其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性,努力挖掘與學生生活最貼近的素材、進行深加工。用生動的語言、語態,真摯的情感,優美的數學意境,生動的畫面等去感染學生。常常借助形象的事物、模具、線段圖、有趣的表演、動聽的音樂、兒歌、活潑的游戲、動人的故事等為學生創設愉悅的情景,并充分利用形、光、聲、色等信息功能去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如在低年級教學比多比少時,我創設了一組學生喜愛的圖畫:4只潔白的小兔子、每只都抱著一個心愛的大紅蘿卜、5只鮮艷的大公雞和3只拼命向前爬的小蟲子、6朵漂亮的鮮花和2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幾幅圖畫一貼出同學們個個睜大了眼睛。我趁勢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小兔有幾只?蘿卜有幾個?兔子的只數和蘿卜的個數怎樣?大公雞有幾只?有幾條小蟲子?它們都能吃到一條小蟲子嗎?公雞的只數比小蟲子的條數怎樣……同學們紛紛舉起了小手,搶著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些小動物形象逼真,蔬菜和鮮花色彩鮮艷,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注意力,使學生愛學數學,樂學數學,進而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二、樹立學生主動參與意識
課堂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影響學生學習情緒、參與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為創設最佳教學情境,我時刻牢記把微笑帶進課堂,把尊重、理解、信任帶給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后進生,我盡可能多地給他們提供展示的機會,用愛及時去鼓勵他們,常用“我覺得你能行”“大膽試試看”等語言,使他們樹立信心。教師富有情感的投入會點燃學生心中創新的火花,激起學生積極參與的情緒,使學生身心得到解放,又能使學生受到鼓舞、感染,產生情感共鳴。
除此之外,我在創設情境時,注意創設懸念情境,使學生有主動參與的要求,創設空白情境,使學生有主動參與的空間,創設成功的情境,使學生有主動參與的體驗,努力營造創新的教學氣氛。
三、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精神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之間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展。”因此在創設情境時,要結合教學內容,多為學生創設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擺一擺、拼一拼、講一講來獲取新知。
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我是這樣創設情境的:讓同學們分成若干個小組,拿出自己準備好的長方體實物,仔細看一看、摸一摸,認真地數一數,用數字來表述一下長方體的特征,并派小組代表說一說,我及時地把學生說出的散亂的特征展示出來,面對這些散亂的知識點,我及時地啟發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和小組合作的創造力,再歸納整理一下這些特征。這時同學們的熱情很高,討論得很激烈,并最終達成了共識。正像我課前設想的那樣,同學們把長方體的特征由面到棱、再由棱到頂點,歸納得既具體又有條理。整節課,我完全放手讓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去發現、去歸納。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探索學習的精神。與以前單純的“灌述式”講述長方體的特征相比,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前者。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主動探索的同時,自身素質得到提高。
四、鍛煉學生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創新素質的核心,數學教學應充分發揮數學學科的思維功能,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就要求教師要精選教學內容,提供創新素材,對教材進行創造性的加工和使用,設法引導學生突破常規,多角度、多層次進行大膽思維嘗試。多設計一些開放型練習題,讓學生去尋求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創造性人才。
五、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挫折感是學生學習上的最大障礙,有的學生可能因此而一躍不振。只有成功的體驗才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在創設教學情境時,盡量關注每一個學生,給他們發揮各自潛能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活動中主動探索,并從中體驗其成功的樂趣。老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成為學生的朋友,平等相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特別是后進生,更要讓他們感受到“我也行”盡量創設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激發潛能,并且成功不分大小,一視同仁,都要給予激勵性評價,讓師生們一起分享每一個人的成功與快樂。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情境的多樣性,正是教無定法的體現,也是學生個性發展的差異性所必需的,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創設情境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要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想方設法調動他們求知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意識,使他們在教學過程中探索知識,掌握知識,促使知識逐步升華。
(作者單位:甘肅省漳縣四族學區, 甘肅 定西 74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