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軍


【摘要】目的 探討導致高齡老年冠心病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危險因素,并且研究具體的社區治療方案。方法 選擇我社區2014年05月~2016年02月高齡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作為觀察組;同期選擇社區非冠心病患者70例作為對照組;針對導致高齡老年冠心病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且研究有效方法展開社區治療。結果 患者的個人年齡、患者患有糖尿病疾病以及患有高血壓疾病等系列因素,均會導致高齡老年冠心病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同患者的性別以及患者的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未表現出相關性。結論 對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研究有效方法給予社區治療,可以將患者對于心血管疾病預防知識認知度顯著提高,進而可以顯著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管理力度。
【關鍵詞】高齡老年冠心病;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社區治療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3.0.01
在眾多心血管系統疾病中,冠心病較為普遍,此種疾病惡化程度較快。對于高齡老年人群,其自身機能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減退,從而使得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嚴重[1]。為了降低高齡老年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此次研究主要將我社區高齡老年冠心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導致出現心血管病的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且研究有效方法展開社區治療,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社區2014年05月~2016年02月高齡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作為觀察組;同期選擇社區非冠心病患者7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81~91歲,平均年齡(85.53±1.25)歲;對照組男39例,女21例;年齡80~90歲,平均年齡(85.59±1.29)歲。兩組患者性別以及平均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兩組高齡老年患者的基本資料(性別以及年齡等)、FBG(空腹血糖)水平、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FIB(纖維蛋白原)水平以及相關疾病史等進行認真檢查[2]。
1.3 觀察標準
①高血壓判斷標準:高齡老年患者在未選擇降壓藥治療后,患者的DBP(舒張壓)水平≥90 mmHg,或者患者的SBP(收縮壓)水平≥140 mmHg[3]。②Ⅱ型糖尿病判斷標準:患者餐后2 h血糖水平≥11.1 mmol/L,或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血壓因素比較
在SBP水平以及PP水平方面,觀察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糖尿病疾病比較
在患有糖尿病疾病概率方面,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年齡因素比較
不同年齡的高齡老年患者在患病率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 論
3.1 高血壓因素的影響
伴隨著患者自身年齡的不斷上升,患者的收縮壓水平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增加,對此根據患者的收縮壓水平可以對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進行有效預測。所以需要對患者的血壓水平進行有效控制,對于心血管疾病的出現可以進行有效預防。
3.2 糖尿病因素的影響
當患者表現出胰島素抵抗的情況后,會導致自身凝血系統處于激活狀態,會對纖溶系統產生抑制作用,進而出現了血栓的現象。對此需要通過對患者實施飲食指導干預以及實施健康教育等,合理選擇對應藥物進行治療,對于心血管疾病的出現發揮顯著的抑制效果。
3.3 年齡因素的影響
伴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患者的動脈壁內膜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增長,對此存在較高概率患有冠心病疾病。但是對于年齡的增長無法阻止,所以缺乏對應的干預方法。
綜上所述,對于高齡老年患者,存在諸多因素會導致其患有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的現象,對此合理展開社區治療干預,最終可以將出現心血管意外的概率顯著降低
參考文獻
[1] 郭元芳,楊 波,成少永,等.冠心病高血壓及無基礎心血管病患者房性早搏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5,9(28):3930-3932.
[2] 范書英,羅 荷,吳文靜,等.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首次發病前缺血性心血管病風險評估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1):1263-1266.
[3] 王 芬,陳 風,過 晶,等.高齡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分析與干預狀況[J].醫藥前沿,2015,5(3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