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海龍
【摘要】目的 探討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對內科急癥進行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5年5月1日~2016年5月1日來院就診的內科急癥患者92例進行臨床研究,同時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6例。對對照組采用單純的西醫治療,相對于對照組來講其主要就是在單純的西醫治療基礎上實施中醫聯合治療,然后對兩組患者的療效進行分析對比和統計。結果 通過對比分析,研究組的治療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加強對于內科急癥患者的特征以及中醫有關只是的剖析,在實現對患者實際情況掌握的基礎上選擇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在治療效果當中有很大的作用,同時對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有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方法;內科急癥;治療
【中圖分類號】R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2..02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medical emergencies
ZHAI Hai-long
(Yixian County City, Baoding Province, Hebei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Hebei Baoding 074200,China)
在對內科急癥治療當中通過中西醫治療是治療的重要部分,同樣也是內科急癥醫學當中的重要部分。對中西醫內科急癥的治療當中,采用中西醫的結合以及對中醫內科急診的作用體現和西醫當中內科急診的相關優勢,能夠使得內科急癥患者取得良好的醫療服務,能夠確保醫院的效益提升。為了分析中西醫治療內科急癥的治療效果的對比分析,本文選擇我院收治的實施一定治療的患者92例在實施中西醫治療之后,通過細致的觀察以及分析,所獲得的效果非常好。以下主要就對中西醫結合治療內科急癥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5年5月1日~2016年5月1日來院就診的內科急癥患者92例進行臨床研究,其中男53例,女39例,平均年齡在(49.82±2.14)歲,平均出血量(798.34±115.26)mL,原發疾病:胃潰瘍26例、肝硬化54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2例。根據治療順序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兩組患者在性別以及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中西醫診斷成因
1.2.1 中醫診斷
過量飲食或者飲食不規律以及過度飲酒,經常食用辛辣食品,胃有積熱,迫血外溢而吐血,熱傷胃絡?;蛘咂⑽甘д{,釀濕生痰,痰火擾動胃絡也能夠導致產生吐血情況。如果腸道熱郁,陰絡灼傷,也會導致便血產生。七情所傷,郁怒傷肝,肝氣郁結,氣郁化火,肝火犯胃,損傷胃絡,或素有胃熱,由于肝火過于旺盛也會導致吐血情況產生[1]。
1.2.2 西醫診斷
對于西醫當中的觀點,相對于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主要是因為一些上消化道及肝、膽、胰疾病所造成的;還有少部分患者是因為全身性的疾病所導致的。對消化道疾病所導致的出血首先呈現的癥狀就是消化道產生潰瘍。這在大部分消化道出血案例當中占比為50%,并且在這50%當中,還有十二指腸潰瘍或者占比為30%;并且按照順序分為肝硬化食管,胃炎以及胃癌和胃粘膜脫垂,十二指腸炎,十二指腸憩室,胃動脈硬化和肝、膽疾病[2]。對于全身性的疾病所導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主要體現在:血液病、尿毒癥、應激性潰瘍、心血管疾病、胃血管瘤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1.3 方法
對于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的西藥治療,只是指導患者進行臥床休息以及嚴禁飲食,實施對靜脈注射營養液,并且在此基礎上實施相應的止血藥以及制酸劑等藥物;對于患者的血型進行確認,在此基礎上進行血容量的補充,在實際的抗生素治療以及感染避免當中,把100 μg奧曲肽和20 mL生理鹽水72 h持續的進行靜脈泵注,奧美拉唑初始靜脈注射劑量為80 mg/d,在第二天將其降到40 mg/d,如果患者在經過治療之后需要停止上消化道出血,同時這也需要進行給藥2~3 d來對療效進行鞏固,并且避免患者產生昏迷的情況。對研究組來講其主要就是在以上西藥治療的條件上實施中醫治療,將40~80 mL大黃注射液加入10%、200~300 mL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1次/d,三七粉吞服2次/d,5 g/次,白及粉溫開水送服2次/d,3 g/次。然而對其進行有效的記錄,之后對結論進行分析。
1.3 療效判斷標準
按照患者出血情況進行藥物治療到出血停止來進行對其療效的判斷:顯效,就是在藥物治療1 d之內確保停止出血;有效,在藥物治療1~3 d成功停止出血;無效,在采用藥物治療3 d沒有對出血情況制止,這就需要按照實際的狀態采用其他的止血方式進行治療。對于上消化道產生出血的患者其在符合以下幾個方面就可以判斷成功停止出血;(1)患者的臨床表現中面色以及甲床等色變為粉色或者紅色;(2)活躍腸鳴音消失;(3)對于吐血以及黑便等情況顯示,并且糞便的顏色變為黃色;(4)在采用實驗室進行對于患者的血色素實施檢查當中主要檢查項目就是上升,同時尿素氨的水平也在不斷的下降;(5)患者自身的相關體征都顯得較為平穩和正常;(6)在實際的實驗室檢查當中需要對于大便等相關潛血試驗結果其呈陰性。
1.4 統計學方法
對于所有所得到的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于這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式進行之后,研究組的治療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在通過中西醫進行結合治療的內科急癥患者的治療中,選用上消化道出血病癥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在治療之后大部分患者自身的臨床癥狀都在一定意義上都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對于上消化道出血情況也得到了控制。并且在出院之后也沒有留下相應的后遺癥或者副作用。在這當中,采用傳統的中醫或者西醫進行治療并不能夠治療徹底,采用對于我院患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以及有效的分析,將其治療優勢充分體現[3]。采用中西醫綜合治療方式主要就是采用西醫的對癥治療方式對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控制,繼而采用中醫對其對癥治療,實現對患者的身體調理,以此來避免由于缺少相應的有效治療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并且還能夠避免病情蔓延;采用中醫進行治療可以按照患者的體質實際情況對于環境的合理控制,尤其對于一些過敏源能夠避免和識別。比如,對于一些具有過敏體質的患者盡可能的避免接觸一些過敏原,實現對于環境有效的調整等。同樣也能夠采用藥物實施治療和避免。
通過本分的研究,對于對照組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經過單純的西醫治療之后其總效率只有67.39%,所產生的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對于研究組患者在采用單純的西醫治療基礎上加強對于中醫的治療,其所產生的療效為91.30%,高于對照組。因此,這就說明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上消化道出血能夠將患者的療效提升。
總而言之,對于中西醫治療來講能夠對本質和表象進行綜合治療,同時在治療效果當中其也是非常明顯的,有一定的優勢。在對內科急癥患者的治療當中,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非常有效果,以此就需要加強其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唐鐵梅.探討中醫內科急癥治療[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18:33.
[2] 黃 斌.中西醫結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30例臨床觀察[D].北京中醫藥大學,2008.
[3] 黃文清.中西醫治療慢性腹瀉的108例分析[A].《醫藥衛生》組委會.全國醫藥衛生學術論文集[C].《醫藥衛生》組委會,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