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磊
【摘要】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是多元化的,但是針對小學生年齡小的特點,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對小學生效果比較明顯,學生能夠真正地學到數學知識.數學來源于生活,發展于生活,更實踐于生活.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小學生處于懵懂的階段,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小學生把數學中的知識點生活化,便于理解,更便于培養小學生從小具有數學思維意識和數學素養.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如何運用生活化教學更好地引導小學生學好數學這門科目.
【關鍵詞】小學生;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小學階段的小學生,心理年齡小以感性認識為主,數學科目的知識點又比較抽象,所以需要借助生活化教學將數學形象思維化,進而便于理解學習.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要把數學內容和生活實際問題相結合,盡量把兩者合二為一,讓小學生明確地感受到小學數學和周圍生活有密切的關系,自覺和自愿地在生活中去學習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做一個愛思考、愛鉆研和愛學習的好學生.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含義
所謂生活化教學,便是教師將有關數學知識的生活經驗有目的地運用到數學課堂中,將數學知識置于學生實際的生活中,目的便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親切感,有濃厚的興趣學習數學知識,將數學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和生活化.使小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和探究各種學習方式,能夠自己努力獲得學習小學數學的能力,使小學生想象力豐富,把疑難的數學內容通過想象生活化去解決它,這樣把生活化和數學結合起來,使學生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數學的源泉便是生活,生活的實踐便是數學的運用,兩者有著不可分離的關系,所以小學數學生活教學的意義非常廣泛.第一方面可以讓小學生有興趣學習數學,又可以提高數學的課堂效率,起到如虎添翼的效果;第二方面可以開發小學生的大腦思維力,使思維能力逐漸提升,也可以提高手、眼和腦的協作能力,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第三方面可以降低教師教學的難度,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數學內容,使教師樂教和學生樂學.這些都展現出了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的策略研究
(一)利用小學數學理論實踐于生活
數學內容的學習應該是充實的、有意義和更具挑戰性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聯想數學知識,使之對實際生活進行觀察、了解、發現問題和總結理論.所以教師要利用數學理論實踐于生活.比如在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如果只靠教師講理論再進行習題練習,學生可能會腦子迷迷糊糊的,知識內容了解不透徹,這時教師可以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有一天,小嚴的爸爸買了一個大蛋糕,小嚴家里總共有6個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和自己,爸爸讓小嚴把蛋糕分一下,這時小嚴切成大小一樣的六塊,那么請問小嚴和爺爺總共占了蛋糕的幾分之幾呢?”這時小學生都用筆自己在紙上畫著分析著,最終得出答案是13.這樣經過實踐練習不但讓小學生深刻地理解和認識了分數,更在實踐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提高了小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引導小學生在生活中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善于利用小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情境,引導小學生參與進來
創設好的數學情境,一是為了讓學生在好的環境中學到數學知識,二是為了讓小學生全部參與進來,共同學習和共同提高.三是為了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運用實踐中發現的規律解決問題.所以教師要利用生活中的經驗,創設好的教學情境.運用思維能力創設情境.比如在學習分數的大小時,可以設置這樣的情境,全班分為三大組進行比賽,對17,37,57,77的大小進行比較,利用的學具是正方形紙片.分別拿四張紙片,派三組的代表組長上講臺折紙,看哪一組折的最快,答案準確性高.然后其他小學生討論哪個最大哪個最小呢?原因又是什么呢?等待臺上的小學生折完后,臺下的小學生觀察出問題紛紛解釋道,因為分母相同只需要比分子大小就可以了.這樣既讓全班小學生都參與進來思考問題,也使設置的生活化教學情境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三)掌握好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尺度
無論采取何種教學方式,最主要的就是要掌握一個度.對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也是一樣,要把握好生活化教學的尺度,不能夠過多地使用,不能夠每堂課都使用,否則長期下來會導致小學生厭倦的心理.要在思維難度高的地方引入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也不能夠單純地運用生活化問題引起小學生的興趣,要結合教學內容有目的地進行生活化教學.
四、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確實是有利于小學生身心全方面發展的有效教學方式之一.教師要合理運用生活化教學,讓小學生都能輕松理解教學內容,理論結合實踐地去思考數學問題,培養小學生成為有數學素養的好學生.
【參考文獻】
[1]杭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讓數學課堂洋溢著“生活”的氣息[J].課程教育研究,2012(35):133.
[2]吳玉亞.構建生活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探討[J].小學教學參考,2012(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