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平
【摘要】教師應該不斷優化家庭作業的設計,布置多樣化的家庭作業,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和內容,使學生能夠通過數學作業,得到有效的鍛煉,實現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文章立足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多樣化措施.以期通過筆者努力,找到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提升的可靠途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多樣化;布置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科學的方法布置家庭作業,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鞏固課上所學習的知識.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應用能力,起到很好的數學教學效果.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應該注重以學生為先導,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接下來,筆者將針對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多樣化實現路徑展開分析研究.
一、布置多元化的家庭作業,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在實現家庭作業多樣化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實際情感體驗,從生活化、應用性等角度出發,改善當前的不足.具體如下:
(一)布置生活化的數學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數學知識、增強學生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是數學教學的目標.所以,這就需要在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教師應該注重布置一些生活化的數學問題.這樣能夠增強學生理解,充分鍛煉學生實踐能力,保證數學教學的效率.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學生們思考一下三角形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在作業本上把這些三角形畫出來.”通過布置這樣生活化的數學作業,可以使學生結合生活常識思考數學問題,充分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布置應用性比較強的家庭作業
學以致用,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利用其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應該注重布置一些應用性比較強的家庭作業.這樣能夠讓學生充分鍛煉實踐能力,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圖形與變換”的時候,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實踐應用性的作業.例如,讓學生制作幾組不同的圖形,然后進行變換演示,從而熟練掌握圖形的變換方式,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
二、注重家庭作業的多元化形式,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自主性學習思維的發揮,是實現家庭作業多元化的關鍵.
(一)豐富家庭作業完成的主體
在傳統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家庭作業都是由學生獨立完成的,這樣雖然能夠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沒能夠體現出新課標要求的合作精神.所以,在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教師應該注重設計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家庭作業,可以是學生之間的合作,也可是家長和學生之間的合作.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提高作業完成的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在學習“公頃、平方千米”的時候,可以布置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作業,通過學生和家長之間的合作使學生對于相關知識有更好的了解,有效增強學生的知識積累,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增強家庭作業完成水平多元化
在傳統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使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例題,在作業中會布置單純的模仿例題的作業.這樣就會使學生只能夠掌握這個水平的數學知識,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為了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加充分的鍛煉,教師在布置適當的模擬習題練習外,還應該布置一些拓展作業,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有效鍛煉.例如,在學習“圖形的拼組”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圖形拆分的作業,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充分鍛煉,有效提高學生數學綜合能力.
(三)分層布置作業
由于每名學生在性格和理解能力上都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如果教師布置千篇一律的作業,那么就會難以使學生得到最充分的鍛煉.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布置數學作業的時候,應該注重分層布置作業,使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例如,在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的時候,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有針對性的作業.針對數學基礎比較好、理解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能力拓展的作業,讓學生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對于能力中等、數學基礎一般的學生,教師應該注重讓學生夯實圖形面積的基礎,讓學生從單個圖形逐漸過渡到組合圖形中,從而實現能力的提高.
三、注重作業評價的多元化
有效的作業評價,是強化作業布置效果的重要環節.而在實現作業多元化的過程中,教師必然要選擇多元化的作業評價策略.
(一)評價方式多元化
教師在對作業進行評價的時候,應該開展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首先,針對學生的數學基礎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找到基礎的薄弱點,然后有針對性地學習.同時,應該找到新舊知識結合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回顧學過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對于學生作業拓展情況進行評價,激發學生拓展學習的積極性.
(二)評價主體多元化
在進行數學作業評價的時候,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師一人評價的方式,應該注重主題的多元化.讓學生和家長都能夠參與進來,進行學生互評和家長評價相結合.通過多元化的評價主體,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加客觀公正的評價,能夠更加虛心地接受評價結果,有效提高作業的完成水平,提高學生數學綜合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優化家庭作業設計,針對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家庭作業,同時布置多樣化的家庭作業,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如此才能夠使得學生的學習水平得到提高,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樓燕.承繼傳統,完善教育——談傳統教育對現代教育的影響[J].考試周刊,2016(75):177.
[2]林瑞麗.新課程理念環境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打造途徑[J].新課程(小學),2016(08):176.
[3]蘇文玲.反思新課程理念下的“我”——由兩道數學題引發的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15(12):85.